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441、北京老戏楼(门头沟)

(2019-05-25 06:13:26)
标签:

圈门戏楼

灵水村龙王庙戏台

东斋堂戏台

马栏村戏台

沿河城戏楼

北京老戏楼(门头沟)



圈门戏楼
  
       位于圈门370路汽车终点站。大戏楼在窑神庙东南百余米处,创建于明代,整座建筑构件精美。大戏楼坐东朝西,建在1.2米高的巨石台基上,为勾连搭式。后台建筑为硬山调大脊,灰筒瓦,面阔三间,进深一间,前台为悬山卷棚顶,略小于后台。在台口两侧立柱与横梁交接处巨大木质透雕腾龙,造型典雅古朴,耍头部泥塑狮面,生动传神。戏楼内现有道光十年(1830)黑地金字“歌舞升平”匾。戏楼是为祭祀窑神演戏之用,旧时每年腊月十七,都要在这里举行盛大活动。由各窑摊钱,演大戏三天,乞求窑神保存佑窑工平安,多出好煤。大戏楼现保存完好。
  
441、北京老戏楼(门头沟)
门头沟区文保牌
 
441、北京老戏楼(门头沟)
  
441、北京老戏楼(门头沟)
 
441、北京老戏楼(门头沟)
 
441、北京老戏楼(门头沟)
 
441、北京老戏楼(门头沟)
 
441、北京老戏楼(门头沟)
 
441、北京老戏楼(门头沟)
 
441、北京老戏楼(门头沟)
 
441、北京老戏楼(门头沟)
 
441、北京老戏楼(门头沟)
 
441、北京老戏楼(门头沟)
戏楼背面后台出入口
 
441、北京老戏楼(门头沟)
未修复前状况




灵水村龙王庙戏台

  

       村内古戏楼建于明代,与南海火龙王庙山门相对,坐南朝北,建在石砌台基之上,硬山皮条脊,灰筒瓦顶,面阔三间6.8米,进深8.7米,台口高2.64米,硬山皮条脊,灰筒瓦顶,有滴水。八柱,五架梁,戏台中部有隔扇,分为前后台。隔扇左中右设三个门,利用其出台和回台。至今保存完好。每年风调雨顺庆丰收,逢年过节,都要在这里唱戏。灵水村历史上有戏班子,唱的是蹦蹦戏,蹦蹦戏是评剧的前身。

   

441、北京老戏楼(门头沟)

  门头沟区文保碑

 

441、北京老戏楼(门头沟)
    
441、北京老戏楼(门头沟)
    
441、北京老戏楼(门头沟)
  
441、北京老戏楼(门头沟)
  
441、北京老戏楼(门头沟)
  
441、北京老戏楼(门头沟)
    
441、北京老戏楼(门头沟)
   
441、北京老戏楼(门头沟)


 
东斋堂戏台

  
       斋堂城遗址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斋堂村,是东通京师、西达河北省至蒙古高原的大道,明代建城于此,扼守古道通途。城呈方形,长宽各1里。城有东西二门。清嘉庆年间,清水河暴发山洪,老城被席卷而去,只有东门“廓清”保存至今,旁边一座古色古香的老戏台,曾成就过“京都六合班”的辉煌。烽烟尽,锣鼓歇,云烟梦境转头空。
  
441、北京老戏楼(门头沟)
门头沟区文保牌

       《北京门头沟村落文化志》:“古戏台 东斋堂村东城外南侧,有一座古色古香的古戏台,建于明朝。坐南朝北,面阔三间全长是8.28米,南北进深8,18米,悬山卷棚顶,板瓦筒瓦合瓦。木过梁内侧有清道光十五年(1835)墨书题记。台口高2.5米(现在因大街垫高,台高不足1米),台口宽6.82米,进深4.7米;后台进深3.90米。花岗岩台基,高1.2米。5架梁10根柱。后墙4根柱,中间4根柱,前台前脸有2根柱子。后台两边有出将入相的两个门。台顶是由板瓦和小洞瓦覆盖。大板瓦在下面为仰瓦,上有小筒瓦盖住。前后檐瓦都有雕花。戏台保存完好。”
   
441、北京老戏楼(门头沟)


 

 
马栏村戏台
  
      斋堂镇马栏村,明代为圈放马匹之地,故名马栏。这里是一处古老的村落,也是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司令部所在地。马栏村内除留有挺进军大量遗址外,还有过街楼、古庙、戏台等景观。古戏台为清代建筑,坐南朝北,建在一米高台基上,台基以当地石料砌筑,面阔三间,悬山卷棚顶,筒瓦板瓦合瓦,檐柱四根,中部有隔断,分前后两台,檐檩及枋间施旋子彩绘。

441、北京老戏楼(门头沟)

441、北京老戏楼(门头沟)

441、北京老戏楼(门头沟)

441、北京老戏楼(门头沟)

441、北京老戏楼(门头沟)

  

沿河城戏楼
  
       沿河城位于永定河边南岸,是明代修建的内长城的一座重要城堡,与所辖的几十座沿字号敌台共同构成永定河谷地的防御体系。城不大,呈东西走向,城内有一条东西向的主街,沿着地势起伏,街中有近年修复的一座老戏楼。戏楼建于明代,戏台口朝北是下坡处,戏楼为一座四不靠的单独建筑。戏楼为四柱三开间后檐加长的建筑,中间立木槅扇门分出前后台,东山墙后部设进出后台的小门。
  
441、北京老戏楼(门头沟)
门头沟区文保牌
 
441、北京老戏楼(门头沟)


 

 
张家庄戏楼
  
       清水镇张家庄村地处灵山脚下109国道旁,张家庄村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保存有多处建筑古朴,明清风格的完整四合院,如王会忠院,王会中是戏班大班主。村中近年修复了百年老戏台。村中戏台为清代创建,坐东朝西,悬山卷棚顶,屋顶后坡延长为三间后台,前后台中间砖砌隔墙,设了三个拱卷门,后墙无窗户,台口四根明立柱,两边砖砌山墙,南边山墙有拱卷门和石台阶。
  
441、北京老戏楼(门头沟)
门头沟区文保牌
  
441、北京老戏楼(门头沟)
   
441、北京老戏楼(门头沟)
 
441、北京老戏楼(门头沟)
 
441、北京老戏楼(门头沟)
  
441、北京老戏楼(门头沟)
  
441、北京老戏楼(门头沟)
  
441、北京老戏楼(门头沟)
戏台旧貌
 


 
大村娘娘庙戏楼
  
       大村地处门头沟区雁翅镇北部群山中。村外东山坡香子台有座娘娘庙坐东朝西,创建于明代,西对庙山门是一座戏楼,称娘娘庙戏楼。娘娘庙戏楼顶为筒瓦屋面卷棚顶,戏台三面敞开式,台口宽8.2米,进深6.9米,台基座高1.1米,于近年修复。
  
441、北京老戏楼(门头沟)
门头沟区文保碑
 
441、北京老戏楼(门头沟)
    441、北京老戏楼(门头沟)
 
441、北京老戏楼(门头沟)
 
441、北京老戏楼(门头沟)

 
 
  

田庄娘娘庙戏台
 
       《北京门头沟村落文化志》:娘娘庙 位于村西青茶山,与白瀑寺、妙峰山为一体。寺后有五百年茶树一棵,高十余米,主干粗40多公分,在门头沟境内实属罕见。另有四百多年松树3棵,苍翠雄浑,与娘娘庙建筑互为映衬,更显神秘古朴。娘娘庙有正殿及东西茶棚,另有戏楼。
 
441、北京老戏楼(门头沟)
 戏台后身
  
441、北京老戏楼(门头沟)
从戏台两侧石台阶进庙
  
441、北京老戏楼(门头沟)
戏台
 
441、北京老戏楼(门头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