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头沟区的清真寺:城子清真寺
《龙泉文化丛书》——《名胜古迹》:伊斯兰教于7世纪中叶传入中国,元代传入门头沟区境内。清代光绪年之前门头沟没有回教。直到1945年,他们为了建清真寺,合资建起了一座小煤窑,命名“胜利窑”。约定将收入的1.5%用于修建清真寺基金。后因煤窑发生死亡事故,遭受重大损失,煤窑被迫关闭。基金没有积攒起来,清真寺也未建成。
新中国建立初期,穆斯林修建清真寺的愿望得到了市民族事务委员会的支持。市民委为胜利煤窑投资,并改名为“回民合作煤窑”,计划将煤窑的盈利部分做为建寺资金,后回民合作煤窑关闭。1951年经过乡老们商议,将回民煤窑的六间房和原有的煤场改做清真寺。改建的清真寺位于城子西坡崇化庄,由于用困难,穆斯林洗礼感到不方便,为此,乡老们计划把清真寺迁到有自来水的城子大街。1954年3月,成立了修建清真寺委员会。9月份,市政府批准在城子大街建寺。穆斯林集资在城子大街盖起了几间砖瓦房。做为大殿、水房、阿訇室。从此,门头沟回民有了自己的活动圣殿“门头沟清真寺”。
文化大革命,伊斯兰教活动受到冲击,阿訇离开清真寺,清真寺被改造成了自行车修理铺。1978年后,落实了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由乡老出面,请回阿訇,收回了清真寺。在区政府的帮助下,对清真寺进行了整修,穆斯林恢复了宗教活动。参加活动的穆斯林达400余人。
党的十一届三中代表会后,城子清真寺因陋就简,整理了寺有房屋14间。1988年清真寺进一步扩展,并建成两层小楼,上层是礼拜殿60平方米,下层有接待室、阿訇住房等。
2003年,门头沟区对城子大街拓宽路面,清真寺列入拆迁范围。2004年新建的清真寺建筑面积由原来的770平方米扩大到1233平方米。
2014年,由于城子大街重新规划,清真寺迁建在了东辛房东街路南,起建了两栋三层大楼,使清真寺进一步现代化。前面一栋为清真大楼,准备商业用途,以此养寺;南边一栋为清真寺,一层为男、女水房和讲堂,二层为会议室和寺管会办公用房、东侧为阿訇室,三层是礼拜大殿。

清真寺正面的清真大楼
清真大楼后身

从东南角看清真寺

清真寺主楼


主楼后身


清真寺主楼大门

原址旧照(2014年位于城子大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