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台区的寺庙(一)
在中国的建筑类型中,有一种建筑叫寺庙。
对与宗教有关的“寺”的解释为:僧众供佛的场所,僧人所居称寺,道士所居称观。
庙的历史比寺更早,最早的“庙”是奉祀祖宗、神佛或前贤的地方,又称“宗庙”。如习惯上皇家的祖庙称太庙,名人或先贤的庙称祠堂。
佛教建筑除寺和庙外,还有些称禅林、刹、庵、殿、阁、宫、院、洞、佛堂等。
北京作为数朝古都,即是政治文化中心,也是宗教中心,那遍布街巷胡同中的寺庙构成京城的一大特色。
最早的寺庙建于东汉时期,是现存于密云云峰山上的超胜庵。据统计建庙最多的历史时期是明代,计有1045座。各个时期累加数量达4315座。但经过千百年的自然风化、战乱焚毁和社会变革,目前粗略统计北京仅存有寺庙770座,占原有总数的17%,这是一个令任何人都无可奈何的冰冷的数字。
在这些文化遗产中既有巍峨堂皇的皇家名寺,也有简约小巧的深巷小庙。那不同的建筑风格具有各自不同的魅力,足以让不同的人产生诸多不同的感想。今天随着人们保护文物意识的增强,一些寺庙得到了修复,虽然有的修复水平不高,达不到整旧如旧的标准,但我认为修复总比不修复强,修复也是一种怀念。
笔者循着历史的踪迹,根据所查到的资料,走访市内的多处寺庙,并从中选取部分展示。
目录:
序号
|
名
称
|
(一)
|
长辛店(娘娘宫、火神庙、老爷庙)、沙锅村(海潮庵、朝阳寺)
|
(二)
|
张郭庄(福生寺、真武庙)、大灰厂(丰台娘娘庙、高庙)
|
(三)
|
怪村(万佛寺、吉祥庙)、刘家村(二郎庙、皂君庙)
|
(四)
|
二老庄老爷庙、南苑乡关帝庙、卢沟桥岱王庙、于家胡同达园寺
|
(五)
|
护国万行寺碑、羊圈头华严庵、大富庄老爷庙、王佐镇老爷庙
|
(六)
|
南营老爷庙、下庄娘娘庙、留霞峪菩萨庙、北岗洼三官庙
|
(七)
|
王佐三圣神祠、万佛延寿寺观音像、后甫营西庙、宛平城兴隆寺
|
(八)
|
千灵山景区(朝阳三慧洞、极乐洞、观音洞、关公洞、龙王庙)
|
(九)
|
丰台药王庙、中顶庙、昭忠祠、大王庙
|
长辛店地区有三座寺庙:
娘娘宫
位于长辛店大街中部路西长辛店一小,娘娘宫为清代建筑,坐西朝东。娘娘宫邻街曾有高大的门楼,门额上刻娘娘宫的石匾,里面是宽敞的大院。西面是高大宏伟的正殿,殿前设月台,南北各有配殿三间。早年由道士看管,每年农历四月初九至十一的庙会期间,香火极盛,人们进香求子,捐钱唱戏。1949年后,门楼和正殿因坍塌而拆除,1988年南配殿因损坏严重亦拆除,目前存有北配殿。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长辛店铁路工人为了声援爱国学生的斗争,曾在娘娘宫组织了救国十人团、各界联合会,开展街头讲演等活动。1920年初,由工人运动骨干史文彬、陶善琮等人创办的夜班通俗学校由北墙缝胡同迁至该处,邓中夏等人率领的北京大学平民教育讲演团,经常来这里宣传讲演,对启发工人觉悟起了较大作用。后工人夜校改为劳动补习学校迁出娘娘宫,这里就成为工人们重要聚会的场所。
1921年5月1日,上千名工人在此纪念自己的节日,1922年的8月和1923年的“二七”大罢工,都是在娘娘宫召开的大会。

丰台区文保碑

2013年换为国家级文保碑



火神庙
位于长辛店大街196号,是一座道教宫观。火神庙坐东朝西,始建年代无考。现尚存山门和正殿,为明代建筑。山门是砖砌仿木结构的三间拱券门,门额上有“敕建延祚善庆宫”石匾,雕二龙戏珠。内有天王殿三间,2007年区财政曾拨专款对山门进行了修缮。2010年底市文物局投资修缮了火神庙正殿。
长辛店火神庙在解放前香火极盛,每年阴历的四月初八,来长辛店赶集、住店、售鞭炮的商贩,都到火神庙烧香祈祷,保佑免遭火灾。人们称这一天为“火神庙会”。后来,这一天便演变成了大集。附近十里八村的高跷、旱船、太平鼓、少林会等民间社火团体也都要在这一天赶来亮出自己的绝活儿。
丰台区文保碑
长辛店火神庙是长辛店二七大罢工的纪念地之一。民国初期,贯穿南北的平汉铁路(北平到汉口)是国内最重要的一条交通动脉,20年代的时候这条铁路的收益属于直系大军阀吴佩孚,1922到23年间年初,在全国工运的狂潮下,平汉铁路工人发动成立总工会,各地工运代表纷纷响应发动了平汉铁路的大罢工,当时长辛店火神庙为警察局驻地。1923年2月6日夜,镇压罢工的军警逮捕了长辛店罢工工人的骨干成员12人,关押在火神庙。次日,3000多工人涌到火神庙前,要求释放被捕工人时,军阀下令开枪屠杀,在工人奋力反抗的过程中,葛权贵(时任工人纠察队队长)、杨诗田、辛可红等多人壮烈牺牲,火神庙前流满了工人的鲜血。同一日,在平汉铁路沿线各处,都发生了军阀屠杀罢工工人的事件,成为历史上著名“二七”大惨案。

2013年作为“警察局驻地旧址”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前殿
老爷庙
位于长辛店大街128号。老爷庙坐东朝西,正殿三间,南北配殿各三间,构成完整的三合院。正殿与殿后戏楼相连,戏楼呈方形,占正殿三分之二的宽度。戏楼雕梁画栋,气度不凡。老爷庙建于民国初年,亦叫“山西会馆”,是当地商号集资兴建、铺户集体活动的地方。民国以来至1949年以前,长辛店商会设于此处。如今长辛店社区服务中心在此办公。

丰台区文保碑

丰台区文保碑




正殿与殿后戏楼相连,戏楼呈方形,占正殿三分之二的宽度。



戏楼雕梁画栋,气度不凡。


正殿

北配殿

南配殿
沙锅村有两座寺庙:
海潮庵
位于王佐镇沙锅村,座北朝南,门前有一条小河沟。创建年代不详。从遗构看,是民国初年的建筑物。现存建筑有:山门一间,上写“古刹海潮庵”。砖砌仿木结构,上覆灰筒瓦。正殿三间,大式硬山调大脊,灰筒瓦,前出廊。原殿内有白描壁画,现已被刷毁无存,但房屋内立柱、大梁上的图案彩绘还清晰可见。原东西配殿已被轻钢彩板房取代,已成为出租房、寺庙房屋年久失修,毁坏严重。
正殿后一棵高大的楸子树
朝阳寺
位于沙锅村海潮庵西南,曾为村委会所在地。创建年代不详。朝阳寺座西朝东,原有山门、两进殿。山门、一进殿已无,现存有二进院正殿三间,两侧耳房完整。正殿的南北配殿是在原基础上后盖,除正殿及耳房外形有些遗留外,内部已无仼何遗迹。

丰台区文保牌
在正殿右侧有一横躺着的石碑,字迹不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