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西城区后海北沿46号。始建于清朝康熙年间,为大学士明珠的府邸花园,乾隆年间为和珅别院,嘉庆年间为成亲王永瑆王府花园,后为光绪父亲醇亲王奕譞府邸花园,清末又为末代皇帝溥仪的父亲醇亲王载沣的王府花园,即摄政王府花园。新中国成立前夕,这里已经荒芜凋敝。后周恩来总理受党和政府委托,筹建宋庆龄同志在北京的住宅,于1961年将这座王府花园整饬,并在原有建筑迤西接建了一座两层小楼,筑成了一座优雅安适的庭院。1963年至1981年,宋庆龄在此生活工作了18年,直至逝世,1981年10月中央决定把此处住所命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宋庆龄同志故居
”,并由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国家级文保牌
宋庆龄从青年追随孙中山先生投身革命,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七十年来经历风风雨雨,这里的一切,再现了这位极不平凡的伟大女性的品德、情操和永不休止的理想追求,也再现了自二十世纪开始她为之献身的中国革命史实的重大事件的侧画。1915年宋庆龄不顾家庭反对毅然与流亡之中的孙中山先生结婚,从此宋庆龄为了孙中山救国救民的事业,为了自己“求中国自由平等”的理想,历尽艰险,百折不挠,至死不渝。在几十年革命生涯中,以她崇高的威望,为中国人民的革命建设事业团结了不少国际友人。白求恩、斯诺、柯棣华、马海德等,都是由宋庆龄介绍,从此成为中国人民永不分手的挚友。她不仅是新中国的缔造者之一,而且也是建设新中国的卓越领导人之一。宋庆龄为发展妇女儿童的文教福利事业,倾注了大量心血。
宋庆龄故居既保留着王府花园的布局和风格,又融入西方别墅特点,是一处中西合璧的园林。园内有上百年的西府海棠、两百年的老石榴桩景和五百年的凤凰国槐等古树名木。明珠之子清代第一词人纳兰容若曾在此吟诗填词,园中现留有其亲自种植的两棵古树。有宋庆龄养护过的西山松、盆栽石榴和龙眼葡萄等各种南北方名花佳卉,宋庆龄最喜爱的观赏鸽更给庭园增添了和平的气氛。每到四月份海棠花开的季节,赏花游客络绎不绝。

宋庆龄塑像
故居庭院南、西、北三面均有土山,土山内侧有由后海引入的活水,绕园一周。其中南湖为较大的一处水面。原王府花园内濠梁乐趣、畅襟斋等一组清代建筑,现已恢复宋庆龄生前原状(大客厅、大餐厅)。古建筑群以西的一中西合璧两层楼的主体建筑是宋庆龄的寓所(后建),兼办公、会客,称主楼,内有原状陈列。建筑群与南湖之间为草坪。南湖南岸有明代两层楼建筑称南楼。南山东侧有扇亭;西侧有听雨屋。院内有重点保护古树23株。有长廊迂回曲折,纵贯南北,连接南楼与北建筑群。新文物库依西侧大墙而建。宋庆龄生平展在新建文物库一层。

门票
园内原有古建筑为:前厅“濠梁乐趣”、后厅“畅襟斋”、侧厅“听鹂轩”、东厅“观花室”。超手回廊南接“南楼”,北通东厅,东接王府宅院,回廊中间建有“恩波亭”。南湖对面的假山,错落有致,筑有“扇亭”和“听雨屋”。


参观示意图

故居大门

内宅门厅:




大客厅:


主楼和大客厅(右)







国旗旗杆:
大客厅南面的草坪上是国旗旗杆,为宋庆龄在此接见外宾时使用。


畅襟斋:

大客厅北侧为畅襟斋,两建筑中间形成一个小院。



1963年6月14日庆祝中国福利会成立25周年酒会在此举行

院中立有一个 石柱,石柱的底座有九条龙,是过去王府的老物件。这根石柱形状奇特,不仅美化庭院,更重要的是还有两个用意,一是立于畅襟斋与大客厅南北两个门口之间,起到影壁的作用;一个是它的形状像一把宝剑,可以起到辟邪的作用。
西府海棠:
在畅襟斋前的小院里,有二株清朝醇亲王府原栽的西府海棠古树,这二棵海棠每年四月十日前后海棠花盛开,是当时京城赏花的一处盛景。在整个北京城生长二百多年的海棠树仅有六株。



主楼:
故居的主楼建于1962年,是一座中西合璧的两层楼房,外观仿古,与内部景致和谐一体。庭院当中,可见清碧的湖水将主楼和草坪紧紧环抱。








小餐厅

会客室

书房

卧室兼办公室
和平鸽舍:
在主楼的西北侧后湖畔,建有一个和平鸽舍。宋庆龄生前极爱鸽子,工作之余经常亲自去给鸽子喂食。




南楼:





南楼后身



箑亭:






听雨屋:





醇亲王载沣的弟弟载洵题字
恩波亭:






瑰宝亭:
此亭是为纪念宋庆龄逝世周年而建的,形状像五瓣梅花,比喻宋庆龄的一生像梅花一样高洁,芬芳。


方毅题字:国之瑰宝


著名书法家赵朴初题额“瑰宝亭”
凤凰国槐:




老石榴桩景:
据传这盆老石榴桩景是植于清朝乾隆年间,原为皇家之物,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栽种在明代的紫砂盆中,宋庆龄生前十分喜爱这株老石榴。1988年被有关专家誉为“国宝盆景”。


龙眼葡萄:


明开夜合树:


西山松:


子抱母:


紫丁香:


岁岁平安石:
为高约3米的太湖石,因太湖石形如一位鹤发老人,故名为“长寿石”,石上刻有“岁岁平安”四字的楷书,据说是这个花园的故主成亲王永瑆所题。



“岁”字写得颇有深意:他将繁体字“嵗”中左下部笔划“一少”故意写成“一小”,寓意庭院的主人和客人不是“过一年少一年”,而是“过一年小一年”,希望越活越年轻。
接福石:




儿童秋千:


宋庆龄生平展:
“宋庆龄生平展”以数以万计的珍贵历史文物和图片展示了宋庆龄先生几十年来为了孙中山救国救民的伟大事业,为了自己“求中国自由平等”的崇高理想,历尽艰险,百折不挠,至死不渝的革命生涯。











每年的1月27日宋庆龄诞辰纪念日、5月29日宋庆龄逝世纪念日,都组织相应的主题纪念活动。人们在这里缅怀宋庆龄为新中国奋斗毕生的光辉业绩,追念她为人民鞠躬尽瘁的崇高精神。她崇高的品德,情操,光辉的业绩将会在人们心中永存!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