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海寺
净海寺位于大金丝胡同甲33号。净海寺原名槐宝庵,明天启时建,“后为清初达天和尚挂锡之处。内有古槐一株,其干南倾而枝北向,树心已空,叶犹茂盛,其势蜿蜒,宛如龙蟠。上系铁链如绠,询诸土入云,因达天参修时,此树尝为人祟,故制巨链以制之”(《燕京访古灵》)。
1965年前寺址系槐宝庵胡同5号。现在为大金丝胡同35号和甲33号院。据西城区文委编辑的《北京西城文物史迹》载:“探海寺位于大金丝胡同33号。占地面积东面1·3丈,西面13丈,北面5·6丈,南面3·7丈。寺坐北朝南。山门东向,横额上书‘槐宝探海寺’。殿三间,额上‘三观清梵’,署嘉庆二十四年十月吉日弟子池八稳书。观音殿三间及东西配殿个三间。共殿房17间。供奉泥像11尊。现前殿已拆建新房。现为民居。寺内有槐树一棵,树上曾有人安铁链一根,今已不得见”。
35号院由前殿、山门和前院组成。有4间建筑物。前殿又称天王殿,供奉着护法天神,匾额“三观清梵”。殿内东西两侧为供奉神像之地,中间为通道,用于走路。在前殿东侧有条通道与后院相连。甲33号院为正殿、西耳房、东西配殿及院子组成。共有建筑物10间。正殿即“观音殿”,供奉着观音大士神像。匾额为“无尽灯”。
西城区文保牌
观音寺
观音寺位于东明胡同(原观音寺胡同)16号。《什刹海志》对该寺的介绍:“寺始建年代不详。寺坐北朝南,依次有山门,前殿三间及东西配殿各三间,后殿三间及东西配殿各三间。今除山门外尚保持原建筑格局。今为民居。”
1928年、1936年北平市社会局分别对寺庙进行普查,1928年的记录为:“坐落德胜门内观音寺胡同二十号,建立年代失考,属募建,房屋十五间。管理及使用状况为除供佛外均出租。庙内法物有前殿三菩萨木像三尊,后殿观音木像一尊,大便长者,祗陀太子泥像两尊,供桌两张,木香炉两个,铁钟一口”。
1936年的记录材料为:“坐落德胜门内观音寺胡同二十号,建于明万历年,募建于前,私建于后。使用状况:供佛及寄宿僧人外,余房出租。庙内法物有供桌两张,瓷香炉一个,铁钟一口,铁磬两口,铁香炉一个,木质像六尊,铜质像两尊,泥质像十尊”。
综上所述可知:观音寺距今有400年历史。房屋十五间,化缘所建。供佛情况为:前殿供有菩萨神像三座;后殿供观音菩萨,另有两尊护法神像。观音寺殿宇早已经部分出租。
西城区文保牌
目前观音寺保留着前殿、后殿和东西配殿的建筑,2007年房管部门对前殿、后殿屋顶进行修缮,添置了吻兽。院内盖满了各种形式的房子,很难透过遮挡物看清现有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