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22、海淀区的寺庙(七)

(2017-06-01 06:35:29)
标签:

周家巷关帝庙

周家巷娘娘庙

双林寺遗址

紫竹禅林

海淀区的寺庙(七)

  

 周家巷村有两座寺庙:


周家巷关帝庙

       关帝庙位于周家巷,现存硬山大脊正殿三间,已复建一新。现为村残疾人服务中心。
       北京市不可移动文物目录: 110108943210000200 周家巷关帝庙待定苏家坨镇
  
222、海淀区的寺庙(七)

222、海淀区的寺庙(七)




周家巷娘娘庙

       娘娘庙位于周家巷,创建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重修于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坐北朝南,四合布局,分为东西两院。东院正殿面阔3间,硬山箍头脊,东西配殿各3间。西院形制与东院同。今存两院正殿及东院东配殿,庙内有古柏和古松7株。现为周家巷社区敬老院使用。
       北京市不可移动文物目录:110108943170000193 周家巷娘娘庙明苏家坨镇
 
222、海淀区的寺庙(七)
海淀区娘娘庙

222、海淀区的寺庙(七)

222、海淀区的寺庙(七)




紫竹院公园内有两座寺庙:


双林寺遗址

       双林寺塔基位于紫竹院公园东南门处。双林寺建于明万历四年,权宦冯保在西直门外建一家庙,并用自己的号,命名为“双林寺”。明万历五年,冯保督建万寿寺时,将自己的家庙双林寺进行的扩建。这位万历皇帝的宠宦笃信佛教,看中此地是藏风得水的上佳宝地,就想把双林寺作为身后的坟茔地。但没能如愿,终于获罪被贬,双林寺从此归为皇家所有,成了皇家寺院。
       双林寺塔位于双林寺后,是一座密檐式砖塔,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1620),为八角形九层密檐式砖塔。座北向南,匾额上题名为“藏经楼”。清朝末年,双林寺已颓废,新中国成立时,尚有砖塔一座,明朝石碑一通。后砖塔出现裂缝,为保证游人安全,于一九七五年拆除,且未保存任何资料。
   
222、海淀区的寺庙(七)
 
222、海淀区的寺庙(七)
2017年在原址处作标志性修复
 
222、海淀区的寺庙(七)
 
222、海淀区的寺庙(七)
原址处堆砌土丘,加装石护栏。
 
222、海淀区的寺庙(七)

222、海淀区的寺庙(七)
从外墙窗户可看到地下挖掘出的塔基砌石
 
222、海淀区的寺庙(七)
  
222、海淀区的寺庙(七)
                   双林寺塔模型展于紫竹院行宫报恩楼
  
222、海淀区的寺庙(七)
双林寺塔旧照
 
222、海淀区的寺庙(七)
纳兰性德与双林寺的交集
 
222、海淀区的寺庙(七)

                            双林寺碑拓片展于紫竹院行宫报恩楼



紫竹禅林

 

       紫竹禅林位于紫竹院公园北部,与福荫紫竹院,即紫竹院行宫相连。紫竹禅林的历史比福荫紫竹院还早,先有禅院后有行宫。

  

222、海淀区的寺庙(七)


  清代,北京西北郊陆续建立许多皇家园林,帝后由水路出游的次数逐渐增多,由于紫竹禅院西靠广源闸,北临南长河,南面的大湖又正是古高粱河的发源地,优越的水系状况恰好是藏舟设坞,转闸换船的理想场所,因此乾隆十六年时(1751)在禅院旁添建了行宫,用来承办帝后换船的相关事宜。
       当时的行宫比现存的面积要大,包括有三处湖泡,75间房屋,6座亭,37间游廊,4座平桥,两座码头和一座船坞。紫竹院从单一的寺院功能转变成为皇室提供换船、休息、娱乐、礼佛等多种功能。

 

222、海淀区的寺庙(七)


       清朝光绪十一年(1885年),寺庙和行宫得到重修,有《重建紫竹院碑记》,而此时紫竹院已不是万寿寺的下院了。据《重建紫竹院碑记》称,“城之西数里长河地方有古刹紫竹院者,乃万寿寺之下院”。碑文称,万寿寺方丈德果和尚“因下院众多,势难兼顾”,恐不利焚修之事,即与广化寺魁一和尚商量办法,“勿论僧道士庶,永助焚修”为目的。魁一和尚当即与白云观方丈高云溪、监院姚霭云羽士商酌,二人推荐名“刘素云者,修建庙宇,济危救困,不可枚举。至于舍药施茶乃其余事可推谓功德之主也。其人生而聪慧,长而博学,言行忠信,作事仁慈,忠孝耿耿,儒道兼优,乐善好施,可谓手屈一指。因而德果和尚笃慕善缘,愿将此庙奉送与刘素云羽士永为焚修之住持之所也”。刘素云入庙后,见寺院“年久废弛,殿宇倾塌”,“曰:似此胜境,何凋零至此?”因发愿重修庙宇。新修殿堂有:“大殿三十楹,东西耳殿各三楹,东西客堂各三楹,司房三楹,厨房三楹,华祖殿三楹,灵官殿三楹,南客堂六楹,三清殿三楹,东西静堂各三楹,报恩楼九楹”等等,“大兴土木之二三载有余,焕然一新,更名为福荫紫竹道院”。自此,本为禅院的庙宇转而成为道观。

              
222、海淀区的寺庙(七)

  1900年至新中国成立前,福荫紫竹院命途多舛。行宫中的百余间房屋曾惨遭八国联军的洗劫,再加上清廷的衰败和日军的侵占,北平解放时,建筑群仅剩下报恩楼、前殿、山门区和东西跨院的部分房屋。
  此后,遗留下来的建筑也因种种原因一直出租,2009年,在市公园管理中心的支持下,福荫紫竹院于2014年才得以复建修复。


222、海淀区的寺庙(七)
天王殿山门
             
222、海淀区的寺庙(七)


222、海淀区的寺庙(七)

222、海淀区的寺庙(七)
山门左侧:重建紫竹院碑记


222、海淀区的寺庙(七)
山门右侧:福荫紫竹院碑

              

222、海淀区的寺庙(七)
一进院

         
222、海淀区的寺庙(七)

222、海淀区的寺庙(七)
大雄宝殿


222、海淀区的寺庙(七)
               
222、海淀区的寺庙(七)
                    
222、海淀区的寺庙(七)
东配殿:珈蓝殿

            
222、海淀区的寺庙(七)

222、海淀区的寺庙(七)
西配殿:祖师殿

            
222、海淀区的寺庙(七)


二进院:


222、海淀区的寺庙(七)

 

222、海淀区的寺庙(七)
正殿观音殿


222、海淀区的寺庙(七)
                 
222、海淀区的寺庙(七)
                
222、海淀区的寺庙(七)
东配殿:地藏殿

          
222、海淀区的寺庙(七)
西配殿:弥陀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