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03、东城区的名人故居(三)

(2016-10-31 14:40:07)
标签:

田汉故居

欧阳予倩故居

蔡元培故居

李济深旧居

陈独秀旧居

                                  东城区的名人故居(三)

 
 

 陈独秀旧居

 

       《新青年》编辑部旧址(陈独秀旧居)位于箭杆胡同20号。
        陈独秀旧居院门坐南朝北。整个院落占地不大,东西方向与南北方向长度相等,均为17米,院落的东南方向缺角。现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依据陈独秀早年在北京从事革命活动的时间来考证,他在此院居住的年代应在19171919年之间,并在此从事《新青年》的编辑等革命活动。 

103、东城区的名人故居(三)
北京市文保碑
 
103、东城区的名人故居(三)
北京市说明牌
  
103、东城区的名人故居(三)

103、东城区的名人故居(三)

103、东城区的名人故居(三)
 
103、东城区的名人故居(三)
院门
  
103、东城区的名人故居(三)

103、东城区的名人故居(三)

103、东城区的名人故居(三)
院落西北角
 
103、东城区的名人故居(三)

103、东城区的名人故居(三)

103、东城区的名人故居(三)
正房
 
103、东城区的名人故居(三)
院落东北角
 
103、东城区的名人故居(三)
北耳房
 
103、东城区的名人故居(三)
南房
 
103、东城区的名人故居(三)
东房二间
  
103、东城区的名人故居(三)

103、东城区的名人故居(三)

103、东城区的名人故居(三)


 
 
 
 
                                                  田汉故居

       田汉故居位于细管胡同9号院,此院在二十世纪20年代由迟氏兄弟所建,1949年售予法院,1953年,中国戏剧家协会根据周恩来总理指示为田汉购得此宅。当时田汉与夫人安娥一家住在里院,秘书居外院,后来田汉又将老母亲从湖南接来同住。在这个小院里他完成了《白蛇传》、《谢瑶环》等优秀京剧和话剧《关汉卿》等作品。1968年12月10日,因“四人帮”迫害,田汉冤死狱中。1976年唐山地震,安娥在搭抗震棚时不慎跌下猝死,不久其母也相继去世。二十世纪70年代末,该院成为宿舍。
       该院为一两进四合院。坐北朝南,金柱大门一间,硬山顶合瓦清水脊。门内原有一影壁,现仅存帽头部分。一进院倒座房四间,东厢房两间,西厢房已改建;北房五间,中间一间为过厅。二进院北房三间带前廊,东西耳房各一间,东配房各三间。该院建筑皆为硬山顶合瓦过垄脊屋面。
       该院是我国著名戏剧家、中国革命戏剧运动奠基人和戏曲改革运动先驱者田汉(1898-1986)建国后在北京的居住之所。1986年被定为东城区文物保护单位,名曰“田汉故居”。现在该处院落仍为剧协宿舍,院内主要建筑基本保持原状,只是田汉原住的北房前廊被改建。


103、东城区的名人故居(三)
东城区文保牌

103、东城区的名人故居(三)
东城区说明牌

103、东城区的名人故居(三)
东城区说明牌

103、东城区的名人故居(三)

103、东城区的名人故居(三)
大门

103、东城区的名人故居(三)




                                             欧阳予倩故居

       欧阳予倩故居位于张自忠路5号,此院原为时子和医院。1949年应中国共产党的邀请,欧阳予倩从香港回到北京参加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同年11月携全家迁居于此。这里曾是一个文化名人荟萃的场所,著名作家曹禺、作曲家光未然等都曾寓居此院。
       院内建筑为中西合璧式。大门一间为近代式砖拱门楼,东西两侧有南房各四间,临街墙面辟拱券式窗,北面为平廊,接东西房各二间。院中部为一幢西式建,平面近似正方形,砖石结构,四坡顶,水泥板瓦屋面,檐口有砖砌多层线角装饰。西面辟五个券窗,东、南两面居中一间辟有门,五级台阶。南面主入口有门廊一间,两坡顶,三角形门楣,四根爱奥尼式柱子支撑,东西两侧为瓶式的廊凳。房东南角设有太阳房,八角攒尖式屋顶。其东有一座北房为院内正房,面阔三间,前后出廊。再北后房五间,前出廊。其西建有中式排子房五间。欧阳予倩先生曾居于西北部的宅院,有北房三间,前廊后厦,东耳房一间,西耳房两间,均为硬山合瓦过垄脊,室内为木地板铺装。
       欧阳予倩(1889-1962)是我国杰出的戏剧艺术家、戏剧教育家、中国戏剧奠基人之一,生前为中央戏剧学院院长。该处建筑于1986年以“欧阳予倩故居”之名公布为东城区文物保护单位。
 
103、东城区的名人故居(三)
东城区文保牌

103、东城区的名人故居(三)
东城区说明牌

103、东城区的名人故居(三)
东城区说明牌

103、东城区的名人故居(三)

103、东城区的名人故居(三)
宅院远景

103、东城区的名人故居(三)

103、东城区的名人故居(三)

103、东城区的名人故居(三)

103、东城区的名人故居(三)
院内建筑

103、东城区的名人故居(三)

             
 
 
 
 
                                               蔡元培故居

       蔡元培故居在东城区东堂子胡同75号。1917~1920年蔡元培在此居住。故居为东西各三进四合院格局,建筑面积368.49平方米。故居原门牌33 号,为东、西各三进的院落,原大门在中间。现分为75、77 号两个院落,蔡元培寓此时,将5间倒座作为客厅。二进院北房3间,前有走廊,左右各带1间耳房,东西厢房各 3间,南房4间,第三进北房5间,带走廊。北京故居于1985年10月,东城区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蔡元培(1868—1940),浙江绍兴人。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中进士,入翰林院任编修,曾任绍兴中西学堂监督。1902年,与蒋观云等发起组织中国教育会,创办爱国学社和爱国女学。1904年,与陶成章等组织光复会,被举为会长;次年参加同盟会,为上海分会会长。1907年,赴德国留学。1912年,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1915年,在法国与李石曾、吴玉章等倡办留法勤工俭学会。191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五四运动爆发后被迫辞职。1927年,任国民党大学院院长,后改任中央研究院院长。九一八事变后,主张抗日,与宋庆龄、鲁迅等组织中国民权保障同盟。有《蔡元培全集》存世。 1940年3月,蔡元培先生在香港病逝后,周恩来敬献了挽联:从排满到抗日战争,先生之志在民族革命;从五四到人权同盟,先生之行在民主自由。

103、东城区的名人故居(三)
北京市文保碑

103、东城区的名人故居(三)
东城区文保牌

103、东城区的名人故居(三)

103、东城区的名人故居(三)
宅院外景

103、东城区的名人故居(三)
103、东城区的名人故居(三)
进入院门后回看倒座房

103、东城区的名人故居(三)
院门过堂墙壁上的介绍

103、东城区的名人故居(三)

103、东城区的名人故居(三)
进入院门后可见二进院院门及右侧游廊

103、东城区的名人故居(三)

 

二进院内景


二进院东厢房


二进院西厢房

103、东城区的名人故居(三)
二进院正房

103、东城区的名人故居(三)
顺着长长的游廊走向后院

103、东城区的名人故居(三)
游廊通往后院北房

103、东城区的名人故居(三)
北房即为蔡元培先生居住和工作过的地方

103、东城区的名人故居(三)

103、东城区的名人故居(三)
蔡元培生前的卧室和书房

103、东城区的名人故居(三)

103、东城区的名人故居(三)
北房西侧立有蔡元培先生塑像

103、东城区的名人故居(三)

103、东城区的名人故居(三)
北房内现为蔡元培事迹展馆

103、东城区的名人故居(三)

103、东城区的名人故居(三)

103、东城区的名人故居(三)

103、东城区的名人故居(三)

 

 

                                               李济深旧居

       李济深(1885—1959)。广西梧州市龙圩区人。黄埔军校副校长;原国民党高级将领。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主要创始人领导人之一。早年毕业于北京陆军大学。曾留学日本。历任粤军第一师参谋长、师长,西江善后督办、黄埔军校教练部主任。1925年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军长。北伐战争期间,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参谋长、广东省政府主席、国民革命军第八路总指挥,留守广州。1927年曾参与蒋介石的反共活动。1933年联合十九路军蔡廷锴等在福建组织反蒋抗日的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积极响应中国共产党一致抗日的号召,反对国民党政府反共政策。
       1948年就任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主席。后历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副主席。1959年10月9日在北京病逝,终年74岁。

103、东城区的名人故居(三)
大门


 总目录: 

序号

名              

梁实秋旧居、崇礼住宅、段祺瑞宅、承恩公志钧宅、大学士宅

毛主席故居、杨昌济故居、梁启超故居、孙中山行馆、茅盾故居

陈独秀旧居、蔡元培故居、李济深旧居、田汉故居、欧阳予倩故居

老舍故居、黎元洪旧居、路易·艾黎旧居、朱启钤故居、婉容旧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