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15、海淀区的寺庙:觉生寺

(2017-05-05 07:12:03)
标签:

觉生寺

大钟寺

杂谈

海淀区的寺庙:觉生寺



       觉生寺位于北三环路联想桥北侧,建于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雍正帝下旨敕建,到雍正十二年(1734年)冬天正式获赐名觉生寺,现觉生寺山门的“敕建觉生寺”匾额乃由雍正帝御笔手书。根据雍正帝在雍正十二年(1734年)所立的《敕建觉生寺碑文》记载,雍正帝选址西直门外曾家庄(今海淀区内)建寺,乃在于该处高朗干爽,林木佳茂,而且“右隔尘市之嚣,左绕山川之胜”,适宜用作“寂静清修之地”。该碑文又记载,雍正帝有云“以无觉之觉,觉不生之生,所谓觉生也”,是故雍正帝为寺庙取名觉生寺,希望借佛寺“振其大觉之道,达夫正觉之旨”。
       北京市不可移动文物目录:110108913180000273 觉生寺清中关村街道

   

215、海淀区的寺庙:觉生寺
国家级文保碑

   

       觉生寺最初为皇家佛教寺庙,到乾隆八年(1743年),乾隆帝将位于万寿寺的永乐大钟移到觉生寺,故觉生寺又被俗称为“大钟寺”。乾隆帝在位期间,曾多次亲赴觉生寺祈雨,至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更下令辟觉生寺为祈雨场所之一,此后祈雨活动一至持续至清末。
   
                                  215、海淀区的寺庙:觉生寺
                                 觉生寺示意图
  
       寺坐北朝南,占地面积3.8公顷,由南往北依次为照壁(已毁)、山门、大钟寺钟鼓楼、天王殿、大雄宝殿、后殿、藏经楼、大钟楼和东西翼楼,另有六座配庑分布于两侧。
  
                            215、海淀区的寺庙:觉生寺
 
       大钟寺于1985年辟为古钟博物馆,馆内展示中、外古代钟铃共400多件。1996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正式成为受国家保护的古迹。

215、海淀区的寺庙:觉生寺
门票
   

山门
    
215、海淀区的寺庙:觉生寺

215、海淀区的寺庙:觉生寺
山门全景

  
215、海淀区的寺庙:觉生寺

215、海淀区的寺庙:觉生寺

215、海淀区的寺庙:觉生寺

215、海淀区的寺庙:觉生寺
山门上方“敕建觉生寺”匾额由雍正皇帝御笔手书,额上刻有穿云飞龙九条。


215、海淀区的寺庙:觉生寺
门前一对石狮

215、海淀区的寺庙:觉生寺
门前八字照壁浮雕有特色
 
215、海淀区的寺庙:觉生寺
       大门东侧的铜钟,每年春节期间举行庙会时,供游客撞击祈福。
   
天王殿
  
215、海淀区的寺庙:觉生寺
天王殿

215、海淀区的寺庙:觉生寺

215、海淀区的寺庙:觉生寺
天王殿东侧钟楼

215、海淀区的寺庙:觉生寺
天王殿西侧鼓楼
  
       大钟寺中收藏并展出了四百多座古钟,钟的种类、数量、时间跨度均堪称中国之最。展厅中每一处成列成排的钟让人眼花缭乱。除永乐大钟之外,一、两人高的大钟比比皆是,让人啧啧称奇,大小形状各异的钟一组组排列成行,相映成趣。从用途来说,有朝钟、佛钟、道钟、更钟、建筑钟等。从来源来看,云集了北京众多名刹古寺中最具有代表性的钟,如天宁寺的铜钟,云纹铜钟,弘治道钟,张淮等造铜钟,三十五佛名铜钟,柏林寺铜钟,摩诃庵铜钟,药王庙铜钟,弥勒庵铜钟,铸佛铜钟,善缘庵铜钟等;还有不少国外收集来的国外铜钟精品。从制作时间上,从原始社会的陶钟到近代的金刚钟都有收藏,但主要以明清为主。可以说,大钟寺里收藏的每一口钟都是当时政治、宗教、音乐、民俗、军事、文学、金属冶炼等方面的文化载体。
  
大雄宝殿
   
215、海淀区的寺庙:觉生寺
 
215、海淀区的寺庙:觉生寺
大雄宝殿

215、海淀区的寺庙:觉生寺

215、海淀区的寺庙:觉生寺
       殿内展出出土于1978年的湖北随州曾侯乙编钟。这套编钟出土后轰动世界,表明了数千年中国的青铜器制造工艺和音乐均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表明战国时期已经有完整的十二乐音体系。这套展品为1:1的复制品。

215、海淀区的寺庙:觉生寺
  
215、海淀区的寺庙:觉生寺
 
215、海淀区的寺庙:觉生寺
大雄宝殿东配殿
  
东配殿内展陈:
 
215、海淀区的寺庙:觉生寺

215、海淀区的寺庙:觉生寺

215、海淀区的寺庙:觉生寺

215、海淀区的寺庙:觉生寺

   

215、海淀区的寺庙:觉生寺

大雄宝殿西配殿

   

西配殿内展陈:

  
215、海淀区的寺庙:觉生寺

215、海淀区的寺庙:觉生寺
觉生寺模型

215、海淀区的寺庙:觉生寺
觉生寺早期壁画

215、海淀区的寺庙:觉生寺
觉生寺早期雕花石窗

215、海淀区的寺庙:觉生寺
乾隆题:觉生寺瞻礼诗

215、海淀区的寺庙:觉生寺
觉生寺界桩
  
观音殿
                  
215、海淀区的寺庙:觉生寺

215、海淀区的寺庙:觉生寺
观音殿

   

215、海淀区的寺庙:觉生寺

殿内展陈的乾隆朝钟
                      
215、海淀区的寺庙:觉生寺

215、海淀区的寺庙:觉生寺

215、海淀区的寺庙:觉生寺

215、海淀区的寺庙:觉生寺
     
215、海淀区的寺庙:觉生寺
  
215、海淀区的寺庙:觉生寺
观音殿西厢房
   
西厢房内展陈:
 
215、海淀区的寺庙:觉生寺

215、海淀区的寺庙:觉生寺

  
藏经楼
  
215、海淀区的寺庙:觉生寺
  
215、海淀区的寺庙:觉生寺
藏经楼
 
215、海淀区的寺庙:觉生寺
 
215、海淀区的寺庙:觉生寺
藏经楼内展陈
                 
215、海淀区的寺庙:觉生寺
    
215、海淀区的寺庙:觉生寺
    
215、海淀区的寺庙:觉生寺
藏经楼东配殿
 
215、海淀区的寺庙:觉生寺
东配殿内展陈
 
215、海淀区的寺庙:觉生寺
  
大钟楼
  
215、海淀区的寺庙:觉生寺

215、海淀区的寺庙:觉生寺
       寺内最具特色的核心建筑为大钟楼,立于巨大青石台基之上,两层,上层顶为圆形,下为方形,象征“天圆地方”,楼内两侧有楼梯盘旋而上,上层各面均设有窗户,透光性好,可使钟钮和钟身顶部十分清楚。
 
215、海淀区的寺庙:觉生寺
       永乐大钟被移往大钟寺,是因为当时阴阳家有言京城“不宜有金声”,而大钟寺所在刚好座落于青龙白虎及朱雀玄武的方位中,避免了“帝里白虎分不宜鸣钟”的禁忌。加上大钟寺位处京城以北,而北方属土,大钟属金,能取其“金土相生”之意,因此大钟寺成为存放永乐大钟的理想地方。
  
215、海淀区的寺庙:觉生寺
门楣上的“华严觉海”为乾隆皇帝亲笔题写。

215、海淀区的寺庙:觉生寺
大钟楼西配楼

215、海淀区的寺庙:觉生寺
大钟楼东配楼
 
215、海淀区的寺庙:觉生寺
钟楼全景
 
215、海淀区的寺庙:觉生寺
永乐大钟右边帝王题字石碑

215、海淀区的寺庙:觉生寺
       钟楼顶部天花板上画着皇家才享用的蓝色金团花。门楣上挂着一幅功德匾。上面记载着引善不昧的捐款人姓名和功德无量的赞誉。
  
215、海淀区的寺庙:觉生寺

215、海淀区的寺庙:觉生寺
       永乐大钟世称“钟王”。铸于明代永乐年间,至今已有五百多年历史。大钟通高6.94米,钟口直径3.3米,钟唇厚度220毫米,重约四十二吨。《大英百科全书》将永乐大钟排在世界著名大钟的前列。大钟以铜为主,是采用无模铸造法一次铸成的,没有磨削加工的痕迹。

215、海淀区的寺庙:觉生寺
       钟下青石台基上砌有八角形散音池,池深70厘米,直径4米,距离钟口1米,既可减低钟架的高度,又可有很好的共鸣作用。
                       
215、海淀区的寺庙:觉生寺
八角形散音池

                    
215、海淀区的寺庙:觉生寺
       悬钟的架子以粗大的木梁制成,8根主柱顶部向内倾斜,主柱上3根横梁巧妙地将力过度到主柱上,分摊到更多断面之上。

215、海淀区的寺庙:觉生寺
       悬钟的架子以粗大的木梁制成,8根主柱顶部向内倾斜,主柱上3根横梁巧妙地将力过度到主柱上,分摊到更多断面之上。
 
215、海淀区的寺庙:觉生寺
       这套红色的撞钟杆,用钢丝绳悬挂在适当高度,杆下设有滑槽和弹簧缓冲装置,确保对钟的撞击力在适当的范围内。
                
215、海淀区的寺庙:觉生寺
       钟身内外整齐地铸有汉文、梵文书写的佛教经咒 100多种,是铭文字数最多的大钟。钟身内外整齐地铸有佛教经典17种,总计227000多字,字体工整、坚韧、相传明朝书法家沈度的手笔。
   
215、海淀区的寺庙:觉生寺

215、海淀区的寺庙:觉生寺

215、海淀区的寺庙:觉生寺

215、海淀区的寺庙:觉生寺
 大钟的正面下端有“大明永乐年月吉日制”的铭文
                 
215、海淀区的寺庙:觉生寺

215、海淀区的寺庙:觉生寺
大钟上方青铜悬挂构件

215、海淀区的寺庙:觉生寺
 
九亭钟园
  
       建于1994年,占地面积2200平方米,建筑面积700平方米,共有九座钟亭,32间钟廊,是大钟寺为悬挂全国各地有地方特色的古钟而扩建的。
 
215、海淀区的寺庙:觉生寺
园中有各种风格的中式亭子9座
                   
215、海淀区的寺庙:觉生寺
       庭院里陈列着40余口古钟,最早的是宋代熙宁年间铸造的,距今900多年。按年代顺沿分别有宋、元、明、清各代古钟。
                 
215、海淀区的寺庙:觉生寺

215、海淀区的寺庙:觉生寺

215、海淀区的寺庙:觉生寺
 
215、海淀区的寺庙:觉生寺

215、海淀区的寺庙:觉生寺
       明成祖朱棣在永乐年间曾铸造了3座著名的大钟:1.大钟寺的永乐大钟。2.北京钟鼓楼的大钟。3.九亭钟院的一座大铁钟——永乐铁更钟。这是中亭的全景,亭内放置着永乐铁更钟。
                       
215、海淀区的寺庙:觉生寺
       永乐铁更钟作为报时钟悬挂在北京城内的钟楼上,后永乐报时铜钟将铁钟置换下,放置在鼓楼北墙外,1983年因鼓楼备修,大钟寺将这口大铁钟征集并永久收藏。

215、海淀区的寺庙:觉生寺
 
215、海淀区的寺庙:觉生寺
中亭北侧是明成祖朱棣的铜像
 
       明成祖,朱棣(1360-1424)是明朝第三代皇帝,1402-1424年在位。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初被燕王,1398年起兵,经过四年内战夺了侄子的皇位。即位后五次北征蒙古,缓解其对明朝的威胁;疏通大运河;迁都并营建北京,作为历史上第一个定都北京的汉人皇帝,奠定了北京此后500余年的首都地位;组织学者编撰长达3.7亿字的百科全书《永乐大典》;设立奴儿干都司,以招抚为主要手段管辖东北少数民族。更令他闻名世界的是郑和下西洋,前后七次,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沟通了中国同东南亚和印度河沿岸国家。明成祖可谓功绩累累的一代雄主。明朝国力发展到頂峰,明成祖的統治時期被称为永乐盛世,明成祖也成为永乐皇帝或永乐大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