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12、东城区的寺庙(十一)

(2016-05-23 06:30:37)
标签:

吴越钱氏宗祠

西竺庵

西竺禅林

肖公庙

夕照寺

                                    东城区的寺庙(十一)


吴越钱氏宗祠

       薛家湾胡同的“钱氏宗祠”出现在清朝中叶,是一座家庙。“钱氏宗祠”原占地面积约300平方米,分三个院落。前院主要为钱氏祠堂,内供钱氏画像、牌位,康熙和雍正赐的“保障江山”、“保我子孙”的匾额,以及乾隆时的官窑瓷器等供品。中院为娘娘祠堂,供奉着钱氏夫人的牌位。后院为花园。以上两院那些原来遗存的文物,由于时代的久远和“文革”的破坏,几乎都荡然无存,只留下道光十八年重修“钱氏宗祠”的石碑尚埋在地下。
       北京市不可移动文物目录:110103943180000043   吴越钱氏宗祠清前门街道
   

112、东城区的寺庙(十一)

东城区文保牌
              
  吴越武肃王即一千多年前唐末五代初、统治江浙一带40多年的吴越王钱镠。钱镠出生于唐大中六年(852年)浙江临安的一个“世田渔事”家庭。自幼好武后又喜文。19岁时因家境贫困,以贩私盐为生。21岁时参军,由于他机智多谋又勇敢善战而屡屡得胜,故因功累升。唐乾宁三年(896年),钱镠在平定董昌叛唐称帝的战斗中大获全胜,被唐王朝封为镇海和镇东节度使,统辖江浙一带,居然成了当地的“土皇帝”。但钱镠这位“土皇帝”与众不同,他没野心,不向外攻伐,以“保土有民为主”,,爱护百姓,提倡养蚕种麻,发展生产。
  在“保境安民”的口号下,短短几十年,在藩镇割据、战乱不止、民不聊生、遍地烽火的中国大地,唯有他统治下的江浙一带,成为生产发展、经济繁荣、人民生活安定的一个“世外桃园”。钱镠还“度德量力而识时务”,从无非分之想。他始终尊重唐王朝,拥护国家的统一,并且还谆谆教导自己的子孙,要“子子孙孙善事中国,勿以易姓废事大之礼。”后唐长兴三年(932年),钱镠病危,召亲眷重臣于榻前:“吾病必不起,诸儿愚懦,谁可仕后事,公等自择之。”众一致推钱七子元瓘继承王位。钱镠亲自将国印、兵符、城门钥匙交予元瓘并又再三嘱咐:“子子孙孙要善事中国,勿以易姓废事大之礼。”言讫,钱镠即懵逝,终年81岁,在位41年,墓葬临安安国山麓,并由朝廷批准,分别在杭州和临安为其建祠立碑。
 
112、东城区的寺庙(十一)

  自此以后,他不但受到各个朝代朝廷的尊,而且历代众多的名人如苏轼、范仲淹、米芾、岳飞、文天祥等人都对他有极高评价。其中文天祥的“千年之功德,百世之楷模”为世人所传诵。钱镠逝世不到百年,大宋朝建立。当时统治江浙一带的吴越王为钱氏之孙钱弘俶。钱弘俶后来依照钱氏遗言,纳土归宋,举家迁居洛阳。后又历经元明清等各个朝代,钱氏后裔流落到全国各地,其中在北京的一支于清朝年间在北京崇外薛家湾建起了这座“钱氏宗祠”,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了。也正是由于钱氏在历史上的功绩,清朝的皇帝于雍正二年,特敕封钱氏为“诚应吴越武肃王”。这在历史上来说是独一无二的。
 
112、东城区的寺庙(十一)

  纷纭的战乱和政治斗争中,由于钱镠始终执行了“保境安民”和“善事中国”的统一思想和政策,加之他严格教子,从而上得天子欢心,中得邦邻青睐,下得百姓拥护,不但使百姓免遭战乱之苦,同时也使自己和自己的子孙们免遭杀戮。故钱氏后裔千余年来生生不息,子子孙孙遍神州,以至海外。其中在朝为官者也几乎每朝每代都有。如北宋大臣钱惟演、清康熙内阁中书钱昶、清末举人民国时任旧金山领事的钱文选……至于到了近代,钱氏后裔更是人才辈出,声名显赫,如文学家钱玄同、钱钟书;科学家钱三强、钱伟长、钱学森,外交家钱其琛以及钱正英等都是钱氏的后裔。
 
112、东城区的寺庙(十一)
       大门上有一对门联,上联是“武肃勳名久”。武肃,即武肃王钱镠。下联是“彭城世泽长”。彭城,传说钱氏远祖即起彭城钱铿。横批:“铁券家声”。铁券,即“金书铁券”,俗名免死牌。是唐昭宗于乾宁二年(895年),在钱镠平定董昌叛乱后,特赐给他的。
 
  铁券用铁铸成,长约52厘米,高约30厘米,厚约2.4厘米,重132两,瓦形。上嵌金字350个。其中有“恕卿九死,子孙三死。或犯常刑,有司不得加责……”等句。是唐王朝对钱镠的最高奖赏。当钱镠接受这个铁券时,被感动得哭了起来,说道:“我才46岁,就受皇上如此厚赏,恩重难报啊!”并以此谆谆教导自己的子孙:“要谨当日慎一日,诫子诫孙,不敢因此而累恩,不敢因此而贾祸。”此铁券于元骑兵南侵时,钱镠后裔窃页以逃,途中落入黄岩泽库。后被一渔人捞得,以十斛谷换回,后被钱氏家人沉入家中井底,以保永存。解放后,钱氏后裔将此券献给国家,当时由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保管。1959年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又将此铁券移交给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


112、东城区的寺庙(十一)
       在门的上方墙面上镶有一块石匾,上面雕有“钱氏宗祠”四个大字,至今仍清晰可见。

       经过200多年的漫长岁月,钱氏后裔们仍居于此,其中最长者为钱氏第33代孙、今年已99岁高龄的钱鸿绪老人。钱老一生共有6男6女,如果再加上孙辈,总共有70余口,早已是四世同堂,真可是南城的一个大户人家了。



西竺庵

       西竺庵在南芦草园西段30号,靠近群智巷的地方,有个西竺庵,虽然院门要比胡同里其他户的大,但里面拆的乱七八糟,院内非常荒凉。原西竺庵的大殿已经被砖头砌起挡住,准备重新翻新,仅剩墙壁瓦块还能看出当年的印迹
       据《宸垣识略》中记载:“吴越王钱镠祠在芦草园,雍正二年敕封诚应吴越武肃王。其裔孙世章创建西竺庵,在南芦草园。”可知这个西竺庵和薛家湾胡同的钱氏宗祠有一定关系。
         北京市不可移动文物目录: 10103943180000032   西竺庵清前门街道
 
112、东城区的寺庙(十一)
东城区文保牌
 
112、东城区的寺庙(十一)

 


西竺禅林

       西竺禅林(西竺:指天竺,禅林,初指僧人的陵地,后借指寺院。一般常指佛家修行的寺院)
       北京市不可移动文物目录:   110103943180000033   西竺禅林清前门街道
 
112、东城区的寺庙(十一)
东城区文保牌
               
112、东城区的寺庙(十一)
位于群智巷的西竺禅林旧址

 


肖公庙

       肖公庙位于西打磨厂街197号,据说这里最初供奉的是肖公,几经辗转已经失去了庙的样子。周边拆迁前,门口原有遗留物旗杆石。据说除了旗杆石,还有其他有收藏价值的,方便挪移的文物被保护起来并做了标记,将来等这个地段修建完毕,将全部放回原来的位置。
       北京市不可移动文物目录:110103943180000040   肖公庙清前门街道
 
112、东城区的寺庙(十一)
东城区文保牌
 
112、东城区的寺庙(十一)

112、东城区的寺庙(十一)

112、东城区的寺庙(十一)


 

夕照寺


       夕照寺位于北京市广渠门大街中街。夕照寺坐北朝南,由山门、大雄宝殿、大悲殿、方丈院、后院砖塔等组成。在明正统年间,兵部尚书于谦曾经到过此寺,寺僧普朗请于谦为其师古拙俊禅师所作《中塔图》题诗,题诗墨迹后来收在乾隆年间所刻的《三希堂石渠宝帖》38卷中。

  

112、东城区的寺庙(十一)
原崇文区文保牌

 

       夕照寺原为南城大寺。该寺的始建年代虽然不详,但据各种史料看,夕照寺可能始建于元末或明朝的前期正统、景泰年间,当时夕照寺已成规模。

  
112、东城区的寺庙(十一)
2008年立重修夕照寺碑

  

       寺为西山浙僧分院。它得名是因为它的中轴线上有山门殿,山门前曾立有一大红影壁。夕阳西沉时,大红影壁红光闪闪,因此而得名“夕照寺”,山门殿石额上有题款“古刹夕照寺”。

   
112、东城区的寺庙(十一)
山门

  

       山门殿内左供蔡伦,右供关羽,背后与其他寺庙一样供持杵韦驮。据赵吉士育婴堂碑记云:夕照寺清代顺治初已毁,仅存屋一楹,雍正年间文觉禅师元信退居于此,将殿宇整修一新。夕照寺在乾隆年间曾进行修缮,清嘉庆三年蓄款重修,庙占地约20余亩,殿房共108间。

  
112、东城区的寺庙(十一)
 
112、东城区的寺庙(十一)
    

112、东城区的寺庙(十一)
山门西侧塑像

 
112、东城区的寺庙(十一)
室内东侧古钟

   

112、东城区的寺庙(十一)
一进院

 
112、东城区的寺庙(十一)
前殿

 
112、东城区的寺庙(十一)
 
112、东城区的寺庙(十一)
前殿后身

  

112、东城区的寺庙(十一)
东配殿

  
112、东城区的寺庙(十一)

112、东城区的寺庙(十一)
   

112、东城区的寺庙(十一)

西配殿
  
112、东城区的寺庙(十一)

112、东城区的寺庙(十一)
    

112、东城区的寺庙(十一)
后殿

 
112、东城区的寺庙(十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