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72、西城区的寺庙:历代帝王庙

(2017-11-21 16:41:33)
标签:

历代帝王庙

景德崇圣殿

杂谈

 西城区的寺庙:历代帝王庙

 
 
       历代帝王庙始建于明代嘉靖九年(1530年),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先祖的地方,其政治地位与太庙和孔庙相齐,合称为明清北京三大皇家庙宇。封建统治者自古以来就有祭祀祖先的习惯,三皇一直被视为中国人的祖先,为历代帝王所景仰;而先代帝王,则是后代借鉴和效法的榜样,所以也要祭祀。最初,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确定祭祀的帝王是18位,清朝顺治皇帝定都北京后定为25位。康、雍、乾三代皇帝对历代帝王庙都非常重视。康熙曾经留下谕旨:除了因无道被杀和亡国之君外,所有曾经在位的历代皇帝,庙中均应为其立牌位。乾隆皇帝更是提出了“中华统绪,绝不断线”的观点,把庙中没有涉及的朝代,也选出皇帝入祀。乾隆几经调整,最后才将祭祀的帝王确定为188位。从明嘉靖十一年至清末的380年间,在历代帝王庙共举行过662次祭祀大典。
 
272、西城区的寺庙:历代帝王庙
国家级文保碑
 
272、西城区的寺庙:历代帝王庙
北京市说明牌

  272、西城区的寺庙:历代帝王庙
帝王庙外景

 

272、西城区的寺庙:历代帝王庙
布局示意图

 272、西城区的寺庙:历代帝王庙

272、西城区的寺庙:历代帝王庙
门票

 

       历代帝王庙是个群体建筑,中轴线上的几座建筑都是高等级的,从南往北数,依次是影壁、庙门、景德门、景德崇圣殿、祭器库,正殿两侧有四座御碑亭和东西配殿。

 

       历代帝王庙东西两侧的牌楼原有两座,横跨阜成门内大街,为皇家坛庙建筑的一部分。1953年因妨碍交通被拆除。在梁思成的呼吁下,牌楼构件、榫卯结构基本完整保留。首都博物馆新馆落成后,该牌楼成为第一件入馆的展品。2003年底,由北京古建筑博物馆的修复人员重新安装于首都博物馆大厅。其正面进行了重新彩绘,背面古旧班驳,基本保留了原貌。

272、西城区的寺庙:历代帝王庙

    
272、西城区的寺庙:历代帝王庙
历代帝王庙牌楼
   
272、西城区的寺庙:历代帝王庙

  

       门前影壁始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已有470多年的悠久历史了。绿琉璃筒瓦,硬山调大脊。1954年,由于道路改造,拆除了大庙的牌楼和门前三座石桥,使影壁与庙门相隔一条马路。失去了“隐避”功能。

 

272、西城区的寺庙:历代帝王庙

272、西城区的寺庙:历代帝王庙

272、西城区的寺庙:历代帝王庙
影壁正中有琉璃团花

 

272、西城区的寺庙:历代帝王庙
四角饰有琉璃岔角

272、西城区的寺庙:历代帝王庙

 
     帝王庙的大门为清乾隆最辉煌时期的面貌和格局,布局严谨,气势恢宏。
 

272、西城区的寺庙:历代帝王庙

  

272、西城区的寺庙:历代帝王庙
 
272、西城区的寺庙:历代帝王庙
 
272、西城区的寺庙:历代帝王庙
 

       下马碑位于庙门前东西侧。用"满、汉、蒙" 三种文字镌刻"官员人等至此下马",警示所有官员,从庙前经过必须下马步行,以示对历代帝王庙的尊敬。

  

272、西城区的寺庙:历代帝王庙
 
272、西城区的寺庙:历代帝王庙
 
272、西城区的寺庙:历代帝王庙
 
272、西城区的寺庙:历代帝王庙
       碑身刻满汉蒙文字,“文革”期间,两碑曾被砸断。1999年按原貌恢复。碑体上可见修复的裂痕。
 
272、西城区的寺庙:历代帝王庙
碑刻托回藏文字
 
       进入大门后前院东侧有一钟楼
    
272、西城区的寺庙:历代帝王庙
   
272、西城区的寺庙:历代帝王庙
钟楼
  
       庙门正对景德崇圣门,景德崇圣门原本叫景德门,“崇圣”二字是乾隆皇帝后加上去的,用以表明他不忘祖业、尊崇先代帝王的圣德。此门是专供当朝皇帝来帝王庙亲祭历代帝王时出入的。
 
272、西城区的寺庙:历代帝王庙
 
272、西城区的寺庙:历代帝王庙
景德门座落在高大的台基上,殿前有宽敞的月台,石栏板。
 
272、西城区的寺庙:历代帝王庙
 
272、西城区的寺庙:历代帝王庙
 
272、西城区的寺庙:历代帝王庙
雕刻云山纹的御路
 
      景德门西侧顶部崭新的绘画装饰中有一片陈旧的天花板,这片旧彩画是2012年维修时特别保留下来的,目的是让人们了解这次维修是依据请乾隆年间的彩画做法,严格按照“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修复的,通过修缮前后的对比,向人们展示了“现状(修复之后)”和“原状(修复之前)”之间的差别,说明了文物古建筑的修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72、西城区的寺庙:历代帝王庙
 
272、西城区的寺庙:历代帝王庙
 
272、西城区的寺庙:历代帝王庙
 
272、西城区的寺庙:历代帝王庙
    
      景德门东西两侧设置有掖门
   
272、西城区的寺庙:历代帝王庙
西掖门
  
272、西城区的寺庙:历代帝王庙
东掖门
  
       景德门后设两座燎炉
  
272、西城区的寺庙:历代帝王庙
 
272、西城区的寺庙:历代帝王庙
西燎炉始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用于焚烧祭祀历代文臣武将的神帛。
  
272、西城区的寺庙:历代帝王庙
 
272、西城区的寺庙:历代帝王庙
        东燎炉始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用于焚烧祭祀历代帝王的祝文、神帛等。与西燎炉相比,这座东燎炉是用琉璃瓦做成,因为其内焚烧的东西比西燎炉的档次更高,因而建筑材料也高了一个档次。
  
       燎炉附近还堆放着许多从各地收集来的石构件
  
272、西城区的寺庙:历代帝王庙
 
272、西城区的寺庙:历代帝王庙
 

       在中国古建筑的布局中,正殿往往处在中心位置。历代帝王庙的布局中心是景德崇圣殿。它的屋顶是最高级别的重檐庑殿顶,使用黄琉璃瓦。大殿面宽九间约51米,进深五间约27米,标志“九五之尊”的帝王礼制。殿高21米,立有60根楠木柱子。高大的柱子和巨大的梁架共同支撑着巍峨的殿顶。大殿内天花是旋子彩画,外檐用金龙和玺彩画,格外显出富丽堂皇。
  
272、西城区的寺庙:历代帝王庙
 
272、西城区的寺庙:历代帝王庙
 
272、西城区的寺庙:历代帝王庙
 
272、西城区的寺庙:历代帝王庙
 
272、西城区的寺庙:历代帝王庙
          大殿座落在高大的台基上,殿前有宽敞的月台,东、西、南三个方向有石护栏。台基南面三出陛,中有御路。
  
272、西城区的寺庙:历代帝王庙
雕刻云山纹的御道
  
       封建统治者自古以来就有祭祀祖先的习惯,三皇一直被视为中国人的祖先,为历代帝王所景仰;而先代帝王,则是后代借鉴和效法的榜样,所以也要祭祀。最初,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确定祭祀的帝王是18位,清朝顺治皇帝定都北京后定为25位。康、雍、乾三代皇帝对历代帝王庙都非常重视。康熙曾经留下谕旨:除了因无道被杀和亡国之君外,所有曾经在位的历代皇帝,庙中均应为其立牌位。乾隆皇帝更是提出了“中华统绪,绝不断线”的观点,把庙中没有涉及的朝代,也选出皇帝入祀。乾隆几经调整,最后才将祭祀的帝王确定为188位。从明嘉靖十一年至清末的380年间,在历代帝王庙共举行过662次祭祀大典。
  
272、西城区的寺庙:历代帝王庙

 
272、西城区的寺庙:历代帝王庙

  

       据说殿内最珍贵的东西是殿内60根粗大的金丝楠木柱子。一寸金丝楠木和一寸纯金一样珍贵,这些柱子的价值可想而知。这60根一尺多粗、20米高的金丝楠木立柱,使大殿显得高大雄伟,历经约500年,在近年的大修中,只发现一根出现轻微的朽损,足见这些金丝楠木立柱的价值! 

 
272、西城区的寺庙:历代帝王庙
 

       景德崇圣殿两侧的四座御碑亭。按规格是很高的,所以碑亭采用重檐歇山式,黄琉璃瓦。 碑亭内刻有海水江崖图案。
       这四座御碑亭分别为:
       1、东南碑亭:建于清雍正年间,重檐歇山顶,海水江崖石雕地面,亭内立雍正、乾隆“父子碑”,碑阳为雍正十一年(1733)《历代帝王庙碑》碑文,满汉合文,碑阴为乾隆五年(1785)《历代帝王庙礼成述事》,汉文。该碑高大雄浑,雕刻精湛。碑下龟趺也异常巨大,古朴雄浑。
  
272、西城区的寺庙:历代帝王庙
 
272、西城区的寺庙:历代帝王庙
 
272、西城区的寺庙:历代帝王庙
  
272、西城区的寺庙:历代帝王庙
碑首盘龙雕刻刀法的流畅圆润
 
272、西城区的寺庙:历代帝王庙
       碑的阳面刻着雍正皇帝于雍正十一年所写的《历代帝王庙碑》碑文,满汉合文。
  
272、西城区的寺庙:历代帝王庙
碑阳的碑文抄录
                              
272、西城区的寺庙:历代帝王庙
“父子碑”的背面刻有乾隆皇帝所写的碑文。       
                 
272、西城区的寺庙:历代帝王庙
碑阴的碑文抄录
  
272、西城区的寺庙:历代帝王庙
碑的侧面是一条巨大的升龙栩栩如生。
  
272、西城区的寺庙:历代帝王庙
是传说中龙的九子之一,据说善于负重,所以就经常将它做成碑基。
  
272、西城区的寺庙:历代帝王庙
碑首硕大的圆雕龙头凸,异常威严,为全国同类御碑中的极品。
 
272、西城区的寺庙:历代帝王庙
驮碑的螭首造型特别,它用舌尖使劲抵着上颚,体现它卖力负重的样子
  
272、西城区的寺庙:历代帝王庙
        东南碑亭的天花,清朝时的彩画仍保留在上面,与现代修复后的彩画形成强烈的新旧对比。
  
272、西城区的寺庙:历代帝王庙
             
         2、正东碑亭:建于清乾隆年间,重檐歇山顶,海水江崖石雕地面,亭内立乾隆五十年(1785年)《祭历代帝王庙礼成恭记》,满汉合文。
   
272、西城区的寺庙:历代帝王庙
  
272、西城区的寺庙:历代帝王庙
 
272、西城区的寺庙:历代帝王庙
  
272、西城区的寺庙:历代帝王庙
碑文抄录
  
272、西城区的寺庙:历代帝王庙
 
272、西城区的寺庙:历代帝王庙
 
272、西城区的寺庙:历代帝王庙
 
       3、正西碑亭:建于清雍正年间(1723-1735),重檐歇山顶,海水江崖石雕地面,亭内立“无字碑”。
  

272、西城区的寺庙:历代帝王庙
 
272、西城区的寺庙:历代帝王庙
  

272、西城区的寺庙:历代帝王庙
无字碑的用意是将自己生前功过听任后人评说。
  
272、西城区的寺庙:历代帝王庙
 
272、西城区的寺庙:历代帝王庙
 
272、西城区的寺庙:历代帝王庙
 
272、西城区的寺庙:历代帝王庙
无字碑螭首头上的角刻成被锯掉的样子。
 
272、西城区的寺庙:历代帝王庙
        趺(基座)内刻有的海水江崖图案也十分精美,鱼、鳖、虾、蟹分刻于东南、西南、东北、西北角。
  
272、西城区的寺庙:历代帝王庙
  
272、西城区的寺庙:历代帝王庙
  
272、西城区的寺庙:历代帝王庙
 
       4、西南碑亭:建于清乾隆年间,重檐歇山顶,海水江崖石雕地面,亭内立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御制碑,碑阳为《重修历代帝王庙碑》文,满汉合文,碑阴为《历代帝王庙瞻礼诗》文,汉文
  
272、西城区的寺庙:历代帝王庙
 
272、西城区的寺庙:历代帝王庙

  

272、西城区的寺庙:历代帝王庙

   

272、西城区的寺庙:历代帝王庙
碑文
  
272、西城区的寺庙:历代帝王庙
满汉合文(将汉文和满文刻写在同一碑面上,称为“满汉合文”)
  
 
272、西城区的寺庙:历代帝王庙
 
272、西城区的寺庙:历代帝王庙
四座碑亭中的螭首龟趺都雕刻得不一样
   
272、西城区的寺庙:历代帝王庙  
       景德崇圣殿东西两侧的配殿中,还祭祀着伯夷、姜尚、萧何、诸葛亮、房玄龄、范仲淹、岳飞、文天祥等79位历代贤相名将的牌位。
  
272、西城区的寺庙:历代帝王庙
  
272、西城区的寺庙:历代帝王庙
 
272、西城区的寺庙:历代帝王庙
 
272、西城区的寺庙:历代帝王庙
 
 
272、西城区的寺庙:历代帝王庙
 
272、西城区的寺庙:历代帝王庙
 
  
       从景德崇圣殿西侧前往后面的祭器库时,可见大殿上方房梁的彩绘有一片旧迹未修复。目的也是让人们了解这次维修是依据请乾隆年间的彩画做法,严格按照“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修复的。
   
272、西城区的寺庙:历代帝王庙

   
272、西城区的寺庙:历代帝王庙
  
272、西城区的寺庙:历代帝王庙

  
       景德崇圣殿后的祭器库始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单檐歇山顶,面阔五间,进深一间,前后带廊步。存放祭祀物品场所。
 
272、西城区的寺庙:历代帝王庙
 
272、西城区的寺庙:历代帝王庙
 
  
       历代帝王庙前院建筑还包括东侧院及西侧院。
  
       东侧院内有神库、神厨、宰牲亭、井亭。
 
272、西城区的寺庙:历代帝王庙

272、西城区的寺庙:历代帝王庙
神厨
  
       神厨内设《三皇五帝与百家姓》专题展览,以伏羲、炎帝、黄帝、少昊、颛顼、帝喾、尧帝、舜帝这八位古帝为主线,展陈由他们衍生出来的100个姓氏,加深对中华民族共同始祖三皇五帝的理解。
  
272、西城区的寺庙:历代帝王庙
  
    
272、西城区的寺庙:历代帝王庙
  
272、西城区的寺庙:历代帝王庙
神库
  
272、西城区的寺庙:历代帝王庙
  
   
272、西城区的寺庙:历代帝王庙
宰牲亭
   
272、西城区的寺庙:历代帝王庙
  
272、西城区的寺庙:历代帝王庙
       井亭为明代之物。始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年),专用于清洗牺牲和调制祭祀羹汤。
   
272、西城区的寺庙:历代帝王庙
井亭采用中空的盝顶,使井口可以直对天空,达到天地一气的效果。
  
       西侧院内北部有关帝庙、小祭器库、遣官房、斋宿房
  
272、西城区的寺庙:历代帝王庙
 
272、西城区的寺庙:历代帝王庙
西侧院北面第一个小院内有关帝庙、祭器库
  
272、西城区的寺庙:历代帝王庙
小院北房为关帝庙
  
272、西城区的寺庙:历代帝王庙
 
272、西城区的寺庙:历代帝王庙
  
272、西城区的寺庙:历代帝王庙
  
272、西城区的寺庙:历代帝王庙
小院西房原为祭器库,现为”关羽身首魂尊专题展“。
  
272、西城区的寺庙:历代帝王庙
   
272、西城区的寺庙:历代帝王庙
西侧院北面第二个小院内为遣官房、斋宿房
   
272、西城区的寺庙:历代帝王庙
  
272、西城区的寺庙:历代帝王庙
  
272、西城区的寺庙:历代帝王庙
院北房为遣官房
  
272、西城区的寺庙:历代帝王庙
  
272、西城区的寺庙:历代帝王庙
小院西房为斋宿房
 
       西侧院南部有典守房、乐舞执事房
  
272、西城区的寺庙:历代帝王庙
  
272、西城区的寺庙:历代帝王庙
乐舞执事
  
272、西城区的寺庙:历代帝王庙
  
272、西城区的寺庙:历代帝王庙
典守


       历代帝王庙中景德崇圣殿、景德门、东西配殿的主要构件都是明代遗留下来的,而壁画、琉璃瓦等多是清代乾隆时期的。故宫、颐和园、天坛、孔庙等建筑虽然都是始建于明代,但留存的明代构件不多,像历代帝王庙这样保留了大量明代原构件的极为少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