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80、西城区的寺庙:报国寺

(2017-12-15 08:36:41)
标签:

报国寺

顾亭林祠

杂谈

 西城区的寺庙:报国寺

 
        位于报国寺前街1号,广内大街北侧。报国寺始建于辽代,但规模很小,“有寺无额”,世称小报国寺。明初塌毁。成化二年(公元1466年)重修,改名慈仁寺,俗称报国寺。明朝成化年间(1465-1487),因“国舅爷”周太后的弟弟周吉祥看破红尘要矢志出家当和尚,由皇家拨内帑钱粮在小报国寺的旧基上,扩建为“慈仁寺”,周吉祥去当了住持。扩建后的慈仁寺规模宏大,有七层殿房,错落有致,后院建有“毗卢阁”,阁高三十六级,周围长廊,可登临远眺,“望卢沟桥行骑,历历可数”,京师之景尽收眼底。毗卢阁中还收藏有窑变观音一尊,为镇寺之宝。毗卢阁窑变观音和寺内金代所栽的两株双龙奇松,被称为寺内“三绝”。
    
280、西城区的寺庙:报国寺
国家级文保碑
  
       康熙十八年(公元1679年),京师大地震,报国寺大部建筑坍塌。清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得以重修,改名“大报国慈仁寺”。原有殿7进,后有毗卢阁,高36级。阁下有瓷观音像高尺余,宝冠绿帔,手捧一梵字轮,系神宗时景德镇瓷窑所贡献,为旧京八宝之一,谓之窑变观音,梁间曾悬《胜果妙因图》1轴。寺内还有嘉庆六年(1801)《五彩天尊仙女》1轴。现寺中仍保存成化二年(1466)御制碑,和乾隆二十一年(1756)御制重修报国寺诗碑。为国家重点保护文物。
 
  
280、西城区的寺庙:报国寺
北京市说明牌

       清初,寺中的庙会日益兴隆,逢五即有庙会。庙会中花市与书市最为著名。殿前、廊下书摊相连,许多著名典籍都可以在这里搜寻到。这里成为宣南文人墨客聚会之地,留下了许多咏赞慈仁寺的诗篇。诗人、学者如朱彝尊、翁方纲、高珩、冯溥等都常光顾此地。清初诗人王士祯,别号渔洋山人,论诗文成就可称清初诗坛之冠,许多人仰慕他,却很难求见,到府上也常扑空。但熟悉他的人却知道他的行踪。他是报国寺旧书摊的常客,每有书市,王几乎必到。他的好友,名剧《桃花扇》作者孔尚任曾写诗记录此事:“弹铗归来抱膝吟,侯门今似海门深。御车扫径皆多事,只向慈仁庙里寻。”并特意注上:  “渔洋龙门高峻,人不易见,每于慈仁寺购书,乃得一瞻颜色。”
    
280、西城区的寺庙:报国寺
示意图
  
280、西城区的寺庙:报国寺
  
280、西城区的寺庙:报国寺
院内遗存的大慈仁寺匾额
  
       寺院坐北朝南,主要建筑均建在一条南北中轴线上。
  
 
280、西城区的寺庙:报国寺
山门面阔3间,五檩硬山顶,前出廊,系1997年复建。
  
280、西城区的寺庙:报国寺
  
280、西城区的寺庙:报国寺
  
280、西城区的寺庙:报国寺
寺院围墙
 
280、西城区的寺庙:报国寺
 

       第一进殿为昭忠祠山门,面阔5间,七檩悬山顶。

280、西城区的寺庙:报国寺
   
280、西城区的寺庙:报国寺
  
280、西城区的寺庙:报国寺
  
280、西城区的寺庙:报国寺
   
280、西城区的寺庙:报国寺
  
280、西城区的寺庙:报国寺
    
280、西城区的寺庙:报国寺
 大殿东西两侧各有一块影壁
 
280、西城区的寺庙:报国寺
  

       殿前置有石狮两座。

280、西城区的寺庙:报国寺
  
280、西城区的寺庙:报国寺
  
       东、西两侧置龟趺石碑各1通
  
280、西城区的寺庙:报国寺
东侧石碑
  
280、西城区的寺庙:报国寺
  碑首是篆文:御制大慈仁寺碑
 
280、西城区的寺庙:报国寺
  
280、西城区的寺庙:报国寺


280、西城区的寺庙:报国寺
西侧石碑:御制重修报国寺碑
  
280、西城区的寺庙:报国寺
  
280、西城区的寺庙:报国寺
  
280、西城区的寺庙:报国寺
       

       第二进殿为天王殿,面阔3间,七檩悬山顶。殿前置龟趺石碑2通。殿东、西两侧建有配殿,面阔各5间,七檩硬山顶。
 
280、西城区的寺庙:报国寺
 天王殿
 
280、西城区的寺庙:报国寺
  
280、西城区的寺庙:报国寺
西侧偏殿
 
280、西城区的寺庙:报国寺
东侧偏殿
   
280、西城区的寺庙:报国寺
       东侧石碑:重修昭忠祠碑。光绪三十四年十月和大殿西侧的碑同时建立。东面的是碑文,是军机大臣尚书协办大学士鹿传霖撰,前陕西巡抚曹鸣勋书,国子丞徐坊篆额。
   
280、西城区的寺庙:报国寺
       西侧石碑:重修昭忠祠款目记略。上面记载为修建昭忠祠捐款的官员名单及捐款的数目,文字是周汝桐书。
       晚清光绪年间为什么要重修这所寺庙,并且把它更名为“昭忠祠”?
       昭忠祠是我国古代为纪念卫国战争中阵亡的将士而建的庙宇或祠堂,以昭示忠良将士之意而起名。满清旗人从东北入关,攻入北京后建立大清国。顺治时在东交民巷台基厂修建了昭忠祠,是祭祀以和硕敬谨亲王尼堪为首的大清开国功臣的。
        庚子事变中被毁。庚子事变后,东交民巷沦为洋人租界,是使馆区,昭忠祠不可能在原址重修,于是末代名臣湖广总督张之洞建议,注资修缮被炮火焚毁的广安门内的报国寺,改名昭忠祠,赋予祭奠清朝忠魂,慰藉英烈之功用。得到朝廷批准,由军机大臣、太子太保鹿传霖负责督建,公元1907年即光绪二十二年动工。那时国库空虚,财力匮乏,内务府户部拨银二万两远不够用,便由张之洞、鹿传霖、袁世凯、荣禄之子良揆等群臣募捐集资十六万两白银为工程款,光绪三十四年完工。西侧的石碑就是记录捐款人职衔和捐赠银数的。
       新落成的昭忠祠,较原规模大为缩小。竣工后,收入原祠和硕敬谨亲王尼堪为首的大清开国功臣及更多先后在国史有传重要大臣、功勋人物。
   
       第三进殿为大殿,面阔9间,七檩歇山顶,灰筒瓦,绿琉璃瓦剪边。殿前建有砖石月台。大殿东、西两侧建有配殿,面阔各5间,五檩悬山顶。
  
280、西城区的寺庙:报国寺
大殿
 
280、西城区的寺庙:报国寺
  
280、西城区的寺庙:报国寺
西侧偏殿
  
280、西城区的寺庙:报国寺
东侧偏殿
  
280、西城区的寺庙:报国寺
西侧石碑

       第四进殿为后殿,面阔5间,七檩悬山顶。后殿左右建有朵殿,面阔各3间,七檩硬山顶。后殿东、西两侧建有配殿,形制与朵殿相同。
 
280、西城区的寺庙:报国寺
 后殿
 
280、西城区的寺庙:报国寺
   
       第五进殿原为毗卢殿,高36级,阁外环饰游廊,清代已毁。现尚存明宪宗御制建寺碑和清代御制重修报国寺诗碑。
  
280、西城区的寺庙:报国寺
       院内东侧立一块石碑:“纪念戊戌变法一百周年碑记”。立碑目的如碑文最后所说
北京为戊戌变法策源之地,城南宣武为维新志士荟萃活动之区,抚今追昔,弥足深思,爰立碑以志纪念。”
 
        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经史学家顾炎武,人称“亭林先生”。他在清顺治十五年(1658)来京后,即寓住在报国寺内,每日除浏览书市外,潜心著述和学术研究。他提倡“知行合一”、“博学于文”、“行之有耻”,对后人影响很大。他的《昌平山水记》、《京东考古录》等著作,为研究北京历史提供了有价值的资料。顾炎武去世后,许多友人、名人常来报国寺祭祀。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由翰林院编修何绍基、张穆等集资,在报国寺顾炎武生前居住的西小院修建了顾亭林祠。几经风雨,现已修缮一新,保存完好。
  
280、西城区的寺庙:报国寺
  顾亭林祠位于报国寺西跨院
 
280、西城区的寺庙:报国寺
  祠门
 
280、西城区的寺庙:报国寺
匾额:顾亭林祠
 
280、西城区的寺庙:报国寺
  第一排房后身
 
280、西城区的寺庙:报国寺
  二进院
 
280、西城区的寺庙:报国寺
  小院东侧过廊
  
280、西城区的寺庙:报国寺
  过廊墙壁上镶嵌着两块古碑刻
 
280、西城区的寺庙:报国寺
 古碑刻被塑料罩住看不见内容
 
280、西城区的寺庙:报国寺
 二进院正房及西厢房
 
280、西城区的寺庙:报国寺
 三进院
 
280、西城区的寺庙:报国寺
 三进院正房及西厢房
 
280、西城区的寺庙:报国寺
四进院房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