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家校沟通该如何做

(2019-05-20 08:04:41)
标签:

教育

分类: 教学随笔

我曾经读过一句话:“好的家长不需要你来沟通;坏的家长不会听你的沟通。”所以我们要想做好家校沟通,首先应该明确好应该和哪些家长沟通。其实这一条并不难,因为绝大部分家长都是处于上面两种家长之间的,都是我们需要沟通的对象。

明确了沟通的对象,其次就是要确定沟通的时间。比如在测验试卷发下后、严厉批评学生后、学生之间发生矛盾或意外事件后等,这些时间都是我们进行家校沟通的大好时机,当然这些时间多半会是我们工作时间,因为工作忙的原因,可能不允许我们与家长有太多时间的交流,并且这些交流因为针对性强,只是就事论事,所以有些时候我们也需要牺牲一些我们休息的时间与家长沟通交流,甚至家访,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情况,两节家长对我们教育的态度,同时也让家让了解我们教育的理念,感受我们对于他们孩子的关爱。

打铁还需自身硬!至于具体如何交流,这就要考验我们每一位老师的个人素质了,这也是做好家校沟通的关键。我们成为家长心目中理想的教师,应该具有哪些要求呢?

表现出教师应有的素养——做一个令家长佩服的人。教师应在衣着审美、行为举止、语言表达、教学业绩、成长指导、心理辅导等方面表现出应有能力和水平,满足家长对教师这个职业的理想界定。

表现出教师应有的清高——做一个令家长敬重的人。教师应当清晰明确地认识你和家长的关系就是工作关系,所以不能在工作关系的前提下接受家长的馈赠、私下的亲密往来或请家长为自己做私事,这样会影响教师的公平公正。面对教师的相求,家长表面上会热情相帮,但在心里非常瞧不起你。他的瞧不起会在不经意中表现出来,甚至在孩子的面前表现出来,这样教师形象就坍塌了,教师的尊严和威信也就丧失了。

表现出对学生的爱和欣赏——做一个令家长相信的人。有爱、有欣赏、有包容的教师是学生和家长心中最好的教师。欣赏学生应成为一个教师的职业习惯。多元评价孩子,多看孩子优点,常常观察常常发现常常表达,与家长交流不能只报忧不报喜,即使报忧也应该 “先扬后抑”。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喜欢他,这样学生也就会喜欢老师,让孩子把这种喜欢和欣赏的信息传递给家长,家长的欣喜会转化成对教师工作的支持与认同。

教师应努力通过营造良好的班风、学风来彰显自己的专业能力与魅力。抓常规,抓有效作业,抓学风从早读开始:入室即静,入座即学;整洁有序的环境、安静的预备上课、良好的上课仪式和下课仪式、大课间整齐划一的队伍,都显示出很好的班风,让家长感觉到我们孩子的老师很有能力,管理班级很有一套,让家长对我们放心。

 

家校沟通是人与人的沟通,是心与心的交流,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学问,需要我们不断学习、不断探索,将所学融会贯通,运用自如,从而形成一套具有自己风格和特色的沟通方式,进而达到家校沟通的良好效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