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厨子看电影:总要找到光

(2023-02-07 21:14:41)
标签:

狂飙

《狂飙》剧终,讨论一直在狂飙。虽然黑白有别,但无论黑白,似乎都在寻找能够照亮自己前路的光。有的时候漫漫长夜,有的时候忽明忽暗,有的时候照亮了侧脸,有的时候只照亮脚后跟,然而都有大白天下的一刻。

 

(图片来自网络)

高启强需要光,也在寻找光。原本无依无靠的卖鱼郎,抛弃了一些东西,变得可以呼风唤雨,以至于一部扫黑剧,从另一个角度看,好像是一部底层青年逆袭的励志剧。但这应该不是他原本想要的光。他一直想拥有家人、保护家人,但亲朋挚爱渐渐凋零,湮没在黑暗中,他曾像《教父》中的迈克一样无所不能,也想迈克一样备受煎熬、痛苦不堪。他问安欣会不会为自己献血,他心里肯定还有很多个“如果”,如果还是踏踏实实的卖鱼郎,是否可以看着弟妹长大成人、结婚生子、幸福安详。谁也无法给出确定的答案,只能走出属于自己的路。

从心理上说,悲剧被喜剧更让人共鸣。大家某种程度喜欢高启强,应该不是喜欢他的恶,恰恰是喜欢他人性中还有的善,那些恶有的时候还是为了维护残存的善和最后的尊严,当然也唏嘘他落寞的身影。底层的丛林法则更加直白,生存和发展考验一个人的能力,也检验一个人的良心。努力变狠变黑,又拼命洗白转正,光有时照亮一米前的大路,却没有照亮十米前的巨坑。

安欣需要光,也在寻找光。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是叹号还是问号。重重迷雾,如履薄冰,打开上帝视角,安欣可以信任谁?坚守信念,下一步该怎么走,那束引路之光在哪里?一头白发二十年,三五故人半凋零,曹闯、李响、张彪,最亲近的师友,到底是敌是友?一盘饺子引发的故事,到底对还是错?讨厌变成自己讨厌的样子,喜欢别人喜欢自己的感觉,自己又在哪里?不知道安欣是怎么坚持下来的,只知道现实生活中,安欣的原型肯定不只一位,那是一个默默燃烧的群体。

有理想不能理想化,但首先得有理想,至少有点想法。光无法照亮全世界,但希望能够照亮你热爱的地方。金色盾牌,热血铸就,干了警察这一行,往往脱了警服,心里还是一个警察,这是一个没有情怀无法坚持下去的职业。少年时代看过《中华之剑》,每一次牺牲都是无声的心碎,不忍卒睹。天天有牺牲,时时有受伤,不是艺术的描写,而是无情的事实,有人甚至直至牺牲都没有拍过一张完整的全家福。每当唱起“送战友”,就不禁热泪滚滚。守护在黑白之间,侠骨魔心如何分辨,总要找到属于自己的一束光,直至自己也化成一道光。

当一部好的作品被创作出来后,就会被持续创作,每个人从中观自己、观天地、观众生。无论是反腐还是扫黑,恐怕都是在重新确立或者持续优化社会规则,让尽可能多的人找到自己的一束阳光,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不惑不疑、不忧不惧。 厨子看电影:总要找到光

(图片来自网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