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思浅悟:三四之道

标签:
成礼成人 |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的责任重大,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向善向上。易经卦象六爻,象征事物发展始、壮、究的不同阶段,又有天、地、人之分,三爻、四爻处中,正是人位。不少俗语与三、四相关,看似“说三道四”,实以三、四说理,生动形象,细细思量,渐悟深意。
人即是万物之灵,可赞天地之化育,这是莫大的荣耀,也是莫大的责任,所谓做人不容易,三爻、四爻多有体现。易经系辞有言,“三多凶,四多惧”,三爻过于刚强,可能产生凶险;四爻牵制较多,考虑更要周全。这既是客观事实,也是善意警示,三爻、四爻承上启下,主观意识强,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关键阶段,更要全面考虑事情,妥善处置问题。前人曾有言,“上半夜想想别人,下半夜想想自己”,想想别人,包括了自己以外的人、事、物;想想自己,包括自己的言、行、思,试图想清脉络、看清方向,这也是在复杂环境中求稳求全的经验之谈吧。
不要丢三落四,也不要推三阻四。小心行得万年船,谦虚谨慎是日常之要,知道该干什么、怎么干,井井有条、环环相扣,自然水到渠成。如果没有周密考虑、精心安排,一步一个脚印就会变成一步一个坑,自己的疏忽成为给自己挖坑。不是自己的不争不抢,该是自己的责任不避不躲,这是主观意识,但会造成更多客观后果。不合理的“躲”、“避”,意味着做更多花哨的无用功,欠的总有还的时候,总体效率大大降低、得不偿失。
不要不三不四,也不要老三老四。事物发展自有规律,初难知,终易知,过程充满不确定性。人在天地之间,要清楚定位职责,发挥三爻、四爻功能,既完成自身责任,又要促进上下通畅。既不能妄自菲薄,不三不四、放荡形骸,放弃责任等于放弃自我;也不能妄自尊大,老三老四、自以为是,眼高于顶往往会迷失自我。执两用中,是耐心也是智慧,身处系统之中,深知系统相生相发,在系统之中把一颗螺丝钉的作用发挥出来,是真正的功夫。
不要颠三倒四,也不要朝三暮四。如果说位置是有形的条件,那么秩序就是内在的追求,有形才能有力,有序才会有效。同样的话,不同时候说感觉完全不同,同样的事情,不同时候做成效相差十万八千里,所谓形势比人强,既要正心诚意、尽力而为,也要量力而行、顺势而成。颠三倒四受制于客观居多,有可能是不识全局,也可能是操之过急,欲速则不达;朝三暮四起于主观居多,有可能是投机取巧,也可能是随波逐流,切忌抄近路而走上邪路。
人字一撇一捺,道在一阴一阳。人生难得,中土难生,尽人事而听天命。明三、四之责、承上启下,知三、四之难、戒骄戒躁,行三、四之道、不疾不徐,一言以蔽之,尽责尽力、成仁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