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史小记:思辨破局

(2022-10-01 22:57:37)

李夷简是唐朝宗室大臣,活跃于德宗、宪宗年间,身居高位,曾担任过三个地方的节度使,刚正自律,素有直名,不为俗规所累。宪宗元和末年,李夷简出任剑南西西川节度使坐镇成都发生了一件治理“小事”,可见其特立独行之处。 

读史小记:思辨破局
(镂毗沙门天王,图片来自网络)

成都当地有个市井无赖叫赵高,平日寻衅滋事、耍滑斗狠,是监狱中的常客。久在江湖飘,谁人不挨刀。赵高深知其理,当时尊崇佛教,他居然想方设法给自己纹身,镂毗沙门天王”的图像铺满整个后背,成为随身携带的“保护伞”。每次入狱,本当受脊杖之刑,但狱卒看到赵高后背的纹身,心有忌讳,无法下手,每次都安然无事。于是,赵高气焰更加有恃无恐,作恶多端,为害市井。作为地方“一把手”,李夷简知道自己地界上还有这号人物,十分愤慨,下定决心要铲除这个祸害。赵高再次被捕,李夷简的命令是,行脊杖之刑,打到看不见“镂毗沙门天王”纹身为止。佛像尊贵,岂能在赵高身上,更不能庇护为恶之徒。思路一变,狱卒卸下了思想负担,用新做威力十足的筋头棒,杖打赵高三十余下,血肉模糊,纹身也就看不出“天王”的样子了。

李夷简的思路往往令人称奇,或解决问题于似无路之间,或神来之笔令人脑洞大开。唐宪宗元和初年,李夷简任御史中丞,执掌御史台,弹劾京兆尹杨凭贪污奢靡,使其被贬出京。杨凭离京,亲朋故旧无人前来,唯有原来的门客徐晦独自相送至蓝田。徐晦状元出身,当时任栎阳县尉,却毫不在意可能被牵连。时人认为李夷简和杨凭素有嫌隙,李夷简的弹劾是公报私仇,徐晦也是这么认为的。但是,李夷简听说徐晦为杨凭送行,立即上奏,调任徐晦为自己的直接下属,提拔为监察御史。徐晦对此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向李夷简拜谢时说出自己的疑惑。李夷简感叹,徐晦知恩感恩,不肯辜负杨凭,又怎么会辜负国家呢!日后,徐晦果然不负所托,以“强直守正”闻名当时。

公生明,亦生智。以公立,为公思,“不畏浮云遮望眼”,也不为俗规套路限制,思路自然开阔,自然务实。公者,为政首要,诚然如是。 

读史小记:思辨破局
(唐代酒器:镶金兽首玛瑙杯,图片来自网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