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思浅悟:无违无不为

(2022-04-30 12:14:00)
标签:

有为

论语

一生万物,百家汇流,彼此往复,成就中华文化。道家养生,崇尚无为,儒家保身,崇尚有为,然儒道同根生,老子、孔子亦师亦友,有无本是相生相发,都是在探究个人、社会、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 

学思浅悟:无违无不为
(图片来自网络)

无为无不为,可能是无违无不为的误解。无违的目的还是为了有为,即无不为,不仅要办事,而且要把事情办好。这种有为遵循客观规律,坚持实事求是,顺乎自然而为,恰恰是反对不作为”“乱作为,动必有章、行必有法。这种有为推崇无我之境,有我易生私利,以我为主的有为往往违反客观规律,为名利所驱,有利一哄而上,无利一哄而散,实为有害。这种有为秉承天地良心,人既是万物之一,更是万物之灵,以有为辅助天地生化,不失为人的职责和道义。这种有为讲求恰到好处,道家说无为,既是为了防止乱为,也是为了防止有为过头、好心办坏事,儒家说过犹不及,其义相通。

做人的志向确定了做事的态度,做事的态度也折射做人的志向,儒道互相呼应,对于无为有为深有共鸣。《论语》记载,孔子曾与学生子路、冉有、公西华、曾点交流,谈论各人志向。子路、冉有陈述治理大国、小邦的想法,公西华退而求其次,坦言从事祭祀礼仪的工作足矣。曾点似乎更加超脱,他向往暮春闲暇,老少相伴,远足郊外,沐浴沂水,歌咏而归。孔子听了曾点的想法,不禁一声叹息,于众人面前高度赞赏,评价道吾与点也

这段对话有趣生动,向来有不同的看法,仁智各有所见。曾点是曾子即曾参的父亲,两代人从学日久,都是孔子高足,深得夫子教诲,他的志向或许正是孔门精要。孔子曾言,君子不器”,不要执着追求名利,也不要刻意自我规划。以有为之心,处无为之位,在从容之中,修身修心,静候天时、顺势而为,这或许是孔子赞同曾皙无言之意吧。

无为、为也?乎、?道儒通矣!深思圣贤意,养正浩然气。再三求诸己,无违无不为。 

学思浅悟:无违无不为
(图片来自网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