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思浅悟:庖丁爱刀
标签:
新能源工具 |
古有庖丁解牛,技近乎神,心静如水,但对自己的吃饭家伙绝对重视。庖丁爱刀是认真的,平时养护有加,每次用后仔细擦拭保养再保管,“善刀而藏之”。一把寻常之刀,十九年间解牛数千头,“刀刃若新发于硎”,随时处于最佳状态。
刀于庖丁,是吃饭的家伙,也是安身立命的工具。抓牢吃饭的家伙,是自爱也是自在,用好吃饭的家伙,是自信也是自强。当下我们树立了“双碳”目标,放眼全球亦是宏愿,是责任担当,也是自我鞭策。但有理想决不能理想化,立足客观国情,用好现有工具,既要坚定不移,也要科学有序,打好攻坚战和持久战。
技术一日千里,但还是要立足当下,塑新刀不忘旧刀,还是要两条腿走路。新能源目前还要“靠天吃饭”,这是以风光发电为主的新型电力系统稳定性的天然短板。无论是新能源开发,还是日常能源供应,稳定可靠和自主可控必须“两手硬”。在储能、氢能等技术尚未完全成熟的过渡期,以煤炭为主的化石燃料依旧是提供稳定可靠电能的主力。2020年,我国原煤、原油和天然气等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总量比重为80.4%,而基础又是“多煤少气贫油”的资源禀赋。如何用好化石能源,尤其是认认真真用好煤,是一个时期内不可跨越的课题。
最早提减碳的已是纸面仁义,而我们是认真力行,于大国复兴而言,“双碳”是助推高质量发展的宝刀。刀要乘手好用,造刀应精益求精。一要统筹谋划。新能源新技术不是一省一地,而是全国整体布局,分工协作,发电的发电、储能的储能、生产的生产,哪里比较优势大哪里上,以实现整体效能效率最大化。二要先立后破。一方面要持续优化传统能源的清洁利用,把电气化改造、传统电厂升级纳入“绿色”范畴;另一方面要突破新能源产业链中“卡脖子”技术,例如风电主轴承、供氢系统核心部件等。三要实事求是。全面认识自身情况、任务目标、困难差距,大小紧密相连,一件一件办成关系民生的关键“小事”,自然而然实现就能实现国之大者。四要稳中求进。高碳行业存量较大,有序转型要避免“一刀切”和“合成谬误”。坚决反对急于求成,尤其要警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反对搞小聪明,遇到“好事”一哄而上,遇到“硬茬”一哄而散。
新刀旧刀都是吃饭的家伙,双刀并用,一体护身。自然界中,虾蟹成长过程中都要经历换壳,新旧交替之际,恰是脆弱之时,更要精心修炼。撸起袖子加油干,步子可以快,但决不能急。饭碗要端稳端牢,吃饭的家伙也要抓紧抓牢。庖丁爱刀更爱生活,磨好金刚钻,顺揽瓷器活,趟出发展路。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