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核心素养培养的研究》课题中期报告
(2019-08-29 16:16:48)
标签:
教育 |
《小学数学课堂核心素养培养的研究》课题中期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一、
2017年3月,我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教学情况以及数学教学的需要,确定了要研究“小学数学课堂核心素养”方面的问题,最后确定课题名称为“小学数学课堂核心素养培养的研究”。
二、
我们用一个半月的时间进行理论知识学习,确保从根本上认识什么是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研讨我们所带学生还有哪些数学素养有待培养。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进行培养,学习途径则是多途径学习,通过书藉整理、网络搜集、专家咨询、集体交流评析等。
(一)学习理论
在这期间,我们课题组的成员,大量的学习有关书籍,查阅网络,深层次的了解什么是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核心素养究竟包括那些素养,对本领域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发现国内外很多专家都在对其进行研究,有些还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研究成果,我们力求在他人研究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有所收获。为了更好地进行研究,需要大量的理论支撑,为此我们学习杂志,浏览最新的教育网页,以便更好的充实自己。
(二)分析问题
我们了解到目前我们的数学课堂数学素养的培养还存在的一些问题:
1、数学课堂上教师仍然以知识为本位,而忽略了学生的发展。应试教育已经严重的影响了教师的教育观,在教学中,只把知识灌输给学生,不关注学生的思维,情感,能力的发展。
2、教师的教学方法太过单一、死板,不能多角度、多层面的培养孩子。
3、教师对教材及课标钻研不够,不能根据不同学段,和不同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不同素养的培养。
三、致力于课例研究,狠抓素养提高的有效性
为了提高数学课堂中核心素养培养的有效性,我拟定计划,开展了多节数学教学听评课活动,主要从教师是否把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学中教师是否深钻教材熟读课标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不同学段不同内容时是否培养了学生不同的数学素养进行研究。同时,我还经常走进同事的课堂,观察老师们的教育教学方法技巧,学生们的主动参与度和学习能力,从中吸取优点改进自己的教学,并经常和老师们一起探讨,怎样做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了缩短自己和名师之间的距离,我们从网络或是杂志上搜寻了大量优秀教师的一些精彩片段和精彩视频,用心学习,争取自己进步的更快一点,收获更大一点。
在自己的课堂中,我们致力于改变自己的教育角色。改变了以往学生被教师的思维绑架,牵着学生鼻子走的现象。在课堂上真心的与学生沟通,平等对话,让自己从教育领导者转化成合作者,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其次,我们尝试让学生主动参与,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鼓励师生互相争辩,鼓励学生不唯书,不唯师,努力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再次,能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推理能力,想象能力等等;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格。我们是这么做的:(1)激发学生提问与质疑的兴趣。在课堂上,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我们要多肯定,多给学生提供机会,学生有新的思想新的想法,即使不是太成熟准确,教师也不要粗暴的直接否定,打消孩子的积极性。(2)课前认真钻研教材和数学课程标准,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学习经验选择最优的教学方法。(3)在课堂上避免满堂灌,只关注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我们更应该把培养人放在第一位,培养学生的品格与能力才是关键。
四、课题研究阶段安排
说明:课题原定计划安排的是2019年结题,由于我到农村支教的耽误,推后一年结题。
本课题的研究时间从2017年3月到2020年3月,共分三个阶段进行
(1)申报课题(2017年9月):认真选题,制定研究方案,申报课题。
(2)与课题研究组指导专家取得联系,建立博客,结合日常教学开展初步的实验工作,及时总结前人经验,调整、改进研究内容和方法。
(3)收集整理有关小学数学课堂核心素养培养的研究的理论文献和实践经验材料,设计并修改完善《小学数学课堂核心素养培养的研究》课题方案。
2、研究阶段(2017年12月-2020年6月):
按年级进行研究。由实验教师分工负责各阶段目标的实施,整理案例,从中探索规律,反思教学设计程序与实际效果,分析成功或失败的原因,为各课题研究积累实践资料。学期末,对教学情况进行数据分析,研究分析典型案例,撰写出阶段性的论文。
2017年12月---2018年2月:设计课堂教学核心素养培养现状调查表、调查问卷。对我校教师课堂核心素养的培养的现状进行调查,对常见问题进行归纳分类,分析原因。撰写“我校小学数学课堂核心素养的培养的现状分析”调查报告,为下一步研究做好准备。
2018年3月——2020年6月:教师充分进行理论学习,提高教师课堂有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能力,明确要求的同时,进行教学研究,积累各班教学案例,分析案例,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反应及时反思。
(1)2018年3月:收集案例。集体交流研讨。
(2)2018年5月:初步设计评价标准,总结方法。
(3)2018年6月-2019年6月:根据目标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实施具体研究(具体化如每周一课,每人一课等),在具体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调整教学设计和实施等。针对某一课组织各年级段进行教学设计,进行实践,组织交流研讨,探究方法。对教师的课堂教学和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情况、学习成绩等方面进行调查,调整方法,继续进行教学实践,对调整的方法进行验证,收集案例、课堂教学设计,经验论文,积累具体研究资料和成果,总结出有效方法及途径,完善评价标准,组织中期汇报。
3、总结提高阶段(2019年9月-2020年6月)
收集整理课题研究的过程性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提炼、总结,撰写研究报告,同时撰写相关论文。组织课题结题报告会,接受上级检查、评估、验收,展示课题研究成果。
(一)取得的成绩。
1、通过对《小学数学课堂核心素养培养的研究》这一课题的自主学习研究,我们真正认识了数学课堂核心素养的培养的重要性,学习了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核心素养的策略,并通过实践证明了真正有效的提高核心素养的课堂会使我们的课堂教学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由此我撰写了教学反思、案例分析、教学论文。
2、学生们则在老师精心设计的教学方法及合理的评价中争当学习小主人,改变了被动、懒惰、依赖等不良学习习惯,自然的参与学习,开展小组合作共同进步,很大程度上激发了他们探究数学问题的兴趣,思维得到锻炼。
3、通过教师们的共同努力,学生不仅形成了良好的品格,他们的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都得到了良好的发展。
(二)存在的问题。
(三)今后的改进措施。
2、进行多渠道的学习,注重平时积累,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定期进行空中课堂的学习,学习更先进有效的教学策略。
3、建立个人成长记录袋,装载每次研究过程中的个人研究成果以及个人撰写的案例分析、教学反思、教育教学心得体会、教学论文、优秀课例、研究课题等等,便于随时查看自己的成果,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不断反思和提高自己的专业研究素质。
以上就是我们课题组成员进行课题研究的一小部分工作,在这个过程中,虽然有迷茫和困惑的时候,但也有不小的收获,我们本着潜心研究,踏实做事的原则,会一如既往的开展好各项工作,争取每一位成员都学有所获,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