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农村中学生英语听力策略的研究开题报告
(2018-10-18 14:52:19)
标签:
开题报告 |
时间:2018.9
课题名称 |
提高农村中学生英语听力策略的研究 |
|||
负责人 |
辛芳琴 |
所在单位 |
西安市高陵区湾子中学 |
|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英语教学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为目的,其中的交际过程是一个信息交流的互动过程。而听力实际上是一种快速捕捉信息的能力,是提高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基础,是进行思想和情感交流的必要条件。新课改以来,中学英语教学在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及教学方式等诸多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由原来单一重视语言知识的传授转向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也就是把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这四会能力作为课程的主要目标。其中“听力”是 “四会”能力之首,是语言运用的重要方面。修订版的《英语课程标准》对听力教学应达到的目标有着详细的描述。据专家统计,在外语学习中,信息获得的45%来源于听。这说明听力教学在外语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然而从目前初中英语教学现状来看不少英语教师仍然不能较好地将新的教学理念贯穿到教学中,听力教学仍然存在许多问题。由于忽略了英语教学的交际性原则,教师一味 “做学问”式地讲授,忽略了听说教学,使学生觉得英语学习枯燥乏味,毫无乐趣,导致了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低下,最终严重影响着英语教学效果的提高。 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应当充分体现英语教学的交际性、实践性原则,努力为学生创设更多的英语学习环境,加大听说教学的力度,使学生充分参与到语言实践中来,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和信心,真正体现《英语课程标准》中“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理念,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目标。因此,找出适合提高学生听力水平的教学法就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了。所以我们选择“提高中学生英语听力能力的策略和方法研究”这一课题,为提高中学生英语听力的教和学的模式进行探索和研究。 |
|||
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
(1)青少年心理学依据 针对青少年好玩、爱动、表现欲高、好奇心强等特点,将听力练习寓于游戏中。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轻松的时候,大脑皮层的神经细胞会形成兴奋中心,思维会更敏捷。当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时,接受的知识更易消化吸收。 (2)现代语言学理论依据 现代语言学告诉我们,听力理解过程是一个寻求意义、预测、推理和证实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听者运用已有的知识去搜集语篇信息,并利用所得信息对语篇的内容进行预测并最终证实。从这个意义上讲,听力理解的过程也是教师引导学生学 |
|||
会利用已知去认识理解未知的过程。在听音前和听音中,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标题、主题词语、中心句等对听力语篇的体裁以及所涉及的方面或相关情节进行预测,这样 可以培养学生运用整体理解的心理机制。听者在听的过程中,就不再是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一边听一边在大脑里对后面的内容进行预测,并不断修正自己的预测,以达到迅速有效地理解有声语言的目的。我们采用这种听力教学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且还把听力教学从以往的以“单词、句子”为中心的方向转移到以语篇为中心上来,对提高学生语用能力大有裨益。 (3)生本教育理念依据 生本教育以教育本体论、建构主义等为理论基础,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出了“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论和实践体系。我们应认识到听力课教学中实施生本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努力探索英语听力课教学中生本教育这一新模式,力求通过对原有教学模式的改进,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生本教育的行为观是“全面依靠学生”,这要求教师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的积极性。教师首先要端正听力教学的态度,不断探索听力教学的方法、总结听力教学的经验、提高听力教学水平。 (4)《英语课程标准》依据 修订版的《英语课程标准》在3至5级分级目标中详细描述了中学生英语听力目标。如:三级要求能听懂有关熟悉的话题和简短的故事,能与教师或同学就家庭生活交换信息;能认识到语言交际中存在着文化差异;四级要求能在所创设的日常交际情境中听懂对话或小故事,在学习和日常生活中注意到中外文化的异同;五级要求能听懂有关熟悉话题的陈述并参与讨论,能就日常生活中的相关话题与他人交换信息并陈述自己的意见,能利用各种教育资源进行学习,进一步增强对文化差异的理解与认识。这就明确地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应充分体现英语教学的交际性和实践性原则,努力为学生更多地创设英语学习的语言环境,加大听说教学的力度,使学生充分参与到语言实践中来,唤起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信心,真正体现《英语课程标准》中的新教学理念,进一步提高英语学习效果。 |
||||
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
1、准备阶段(理论学习及实际筹备,2018年10月—2018年12月): 主要任务是广泛搜集相关资料,了解与本课题有关的理论信息及成果,确立课题实验的理论依据,分析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及预期效益,组织研究队伍进行研究前的培训工作。设计调查问卷,对影响学生听力的因素作调查,形成分析报告。 具体内容有以下几点:组织课题研究组成员搜集相关资料,了解有关的理论信息及成果,形成分析报告;拟定开题报告,进行开题论证;修改开题报告,使之成为课题研究方案;申报立项,填写课题申报表。 2、研究阶段(研究内容具体实施,2019年1月—2019年6月): 结合本校学生的英语教学环境和家庭环境,按照计划逐步开展研究。例如观摩课、学生阶段性测试及探究有趣高效的英语听力教学技巧和学习技巧。再如,在活动中实施听力训练及任务。 3、总结阶段(总结、完善及结题,2019年6月——2019年9月): (1)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2)总结情况,找出不足和改进措施。 (3)结题论证。 课题研究的方法 (1)行为研究法。运用行为研究,总结和改进听力教学的途径和方法,滚动式地推进课题研究进展。 (2)调查研究法。在研究过程中,根据需要,通过问卷调查、座谈调研等方法搜集资料,听取各方意见,获得真实情况。 (3)文献研究法。广泛查阅文献资料,积极学习他人的研究经验,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深入研究课题,获取理论并在实践中进一步检验。 (4)经验总结法。重视对资料和个案的积累,根据研究内容和研究需要,适时总结出阶段性研究报告,并使之系统、理论化。
|
|||
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 |
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 1.问卷调查表的定性和定量调查结果。此结果会以表格或者柱状、饼图图的形式展示出来。 2.优秀且行之有效的听力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PPT、学案、教学中所需教具图片的拍摄、选择的听力材料、课堂实录视频以及针对此教学设计的研讨记录。 3.和学生谈话记录。 4.论文。 5.教学随笔或者叙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