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仙境袁家界
从常德到张家界,很近,坐高铁,只有一个小时的车程。到了常德,如若不去张家界开开眼,岂不冤枉!
毫不犹豫地走到售票窗口,买了一张去张家界的高铁票,9点到,如此,便有整整一天的时间游览早就梦游过无数回的这方人间仙界。
不料,车到张家界,却发现,张家界其实就是一座不大的城市,所谓的张家界景区,实际上却在四十公里以远的武陵源。而且,武陵源景区又分天子山、杨家界、袁家界、索溪峪四大块。
既来之,则安之,先到武陵源景区入口处再说。我这人在外出旅游时有个习惯,不喜欢事先研究攻略,觉得那样虽然不会有所遗漏,不会走弯路,但却会大大减弱对景点的新鲜感。而我就偏偏喜欢处处看个新鲜,处处想得到因新鲜和出乎意料所带来的惊奇和快感。
游览车到索溪峪景区东门,已近10点。再不抓紧时间,就会耽误明天下午和长沙朋友的聚会。于是,便去了服务台,请教了一位很是耐心的服务员。她对我说,一般游览索溪峪,至少要五天时间,一两天的时间,只能草草浏览一个景区。她建议我不如就只游览袁家界一个景区。而且去袁家界也很方便,乘坐景区的电瓶车直接去百龙天梯,乘坐这座世界最高的电梯上山,再乘坐电瓶车,直接到袁家界景区。下车步行到天下第一桥;然后沿着游览步道东行2公里,到迷魂台,再乘电瓶车原路返回。一路下来,不累也省时间,还能看到水绕四门、神兵聚会、天悬白练、五女拜帅、哈利路亚山等多处著名景点。
听人劝,吃饱饭,我自然一一照办。
入武陵源东门,乘电瓶车到金鞭溪。金鞭溪长约五公里,游览一趟,要3个小时。不去了!只是经“水绕四门”,步行一公里,到“百龙天梯”。
果然,这架气势恢宏的百龙天梯本身就是索溪峪的一景。这架天梯的运行高度竟然是惊人的326米!其由154米高的内竖井和172米高的钢构井架组成,三台双层外挂梯厢,载客登山中,可令乘客尽情远眺索溪峪云雾缭绕怪岩嶙峋的仙界风光。乘坐一趟世界“最高户外电梯”,绝对是一项极具刺激的享受。
百龙天梯
好像还没欣赏够仙界风光,电梯就已到达山顶。
走出电梯厢,就见北面里许处,排列着数十座石峰。看介绍,那便是索溪峪十大绝景之一的“神兵聚会”。其由四十八座石峰组成,据说是当年土家族的向王率兵起义之处,又被称为四十八大将军岩。在神兵聚会的山顶上,还有些零星的民宅,居住着土家百姓,他们世世代代就在这山上耕种生活,繁衍生息。
眼前的一片,就是袁家界景区。海拔千余米的袁家界是武陵源景区的核心,也是最美的景区。所以也就有了“张家界的美名,袁家界的美景”的说法。抬望眼,果然山脊蜿蜒,两侧陡壁悬崖,壑深百丈,云缠雾绕,绿树繁茂,真真有如水墨画卷一般艳美无限。
据说前些年,世界地质公园专家来张家界考察,认为张家界自然遗产的主要景区就在袁家界。但在以前,由于这里位处山脊,交通极为不便,所以一直没有得到开发。直到2004年,经过整修,袁家界才逐渐开放。
到张家界,发现,这里以“界”为地名的地方有多处。大的有张家界,这里叫袁家界,在北边还有个杨家界。袁家界的取名,是相传唐末黄巢造反失败后,朝庭四处张贴皇榜,捉拿残余义军。黄巢手下有一袁姓将领,为躲避追捕,最后便逃到这远离人世的深山野岭隐居,由此,后人便叫这里为“袁家界”。
从“百龙天梯”上站乘坐观光电瓶车,在恍若仙境中蜿蜒西行两三公里,突见公路北侧不远,苍松怪石之间,一抹瀑布自百米高的崖顶飘然而下,仿佛一匹白练自天而降。飞瀑下临深潭,绿水泱泱,水雾漫漫。轻风吹过,又见金光万点,飘飘洒洒,仿佛六月飞雪,漫天飘洒,让人心旷神怡。同车的一位游客大声说,这是“天悬白练”景点。再扭头眺望,果然,不愧“天悬白练”的美名!
很快,观光车就停在到袁家界景区停车场。
从这里西行三百米,是一座位于悬崖边上的简易观景台。站在这里可以依次眺望到八阵图、猿人望月等多处美景。离开观景台,再南行不远,就到了“张家界十大绝景”之一的天下第一桥。
远远望去,一座天然石桥飞跨在两座山峰之间,桥孔如拱,高悬千尺,桥下云腾雾绕,桥畔绝壁,绿树葱茏,密密匝匝。
天下第一桥
天下第一桥飞跨在两山之间。这两山原为一体,由于周围石质松软,在风化和水流冲击的摧蚀下,久而久之,山岩风化坍塌,便形成一方巨石横卧在深沟顶端的奇观。
那块巨石,也就是“天下第一桥”,宽约3米,厚5米,长约20余米,石上可以行人。
我这人生来就恐高,可由于从事桥梁建设行业,偏偏又离不了登高,所以,虽然每每胆战心惊,却也曾攀登过无数座数十米上百米高的桥墩。可此时,当我面对这垂直高差357米的“天生桥”,心里还是惶恐万分,两腿发颤。
好不容易下定决心,向石桥缓缓迈出脚步,又顿生一种超级恐惧的感觉。斗胆斜眼瞥视一眼桥下,但见白雾弥漫中,仿佛四周的峰峦全都摇晃起来,两腿越发感到发飘,慌忙小碎步地快速向对面挣扎过去。直到我触摸到崖边的灌木,悬着的心这才放了下来。
回头望去,一位娇小的美女导游,居然若无其事地站在桥面上,前后招呼着她的旅游团员,一边用莺声燕语的腔调介绍,当地有一首民谣唱到:“天生石桥高又高,天天都被云雾包;初一桥上扔花瓣,十五还在空中飘。”
从天下第一桥到东边的迷魂台,是一条长约两公里的观光路,用石板铺就。漫步石板小道,不仅可以呼吸到大山深处的新鲜空气,还可以一路观赏“开门见山”、“五女拜帅”、“鞠躬石”、“乾坤柱”等绝世罕见的超美奇景。路边,状如石块当地扬声器里,还不时播放着如同天籁的原汁原味的土家山歌。
行不远,观光道南侧的峡谷中,是“五女拜帅”的景点。五座陡立的石峰并排而立,活脱脱就像五位女将军在出征前拜别元帅。
再前行,观光小道南侧不远,是鼎鼎大名的“乾坤柱”。2010年美国科幻电影《阿凡达》在中国上映,说是2150年人类飞到遥远的星球潘多拉开发资源,受伤后以轮椅代步的前海军陆战队员杰克到达潘多拉,结识了当地纳美族人公主涅提妮后,杰克陷入一场地球人类与潘多拉居民的战争的故事。且不论这部电影内容如何,只是在2010年1月25日,这座位于袁家界的乾坤柱却被景区管理者急匆匆地追风更名为“哈利路亚山”,还举行了一场数百人参加的隆重的更名仪式。
要知道,“哈利路亚”是基督教术语“赞美耶和华(耶稣)”的意思。
乾坤柱是张家界景区“三千奇峰”中的一座,山顶植被郁郁葱葱,峰体造型奇特,仿若刀劈斧削般巍巍屹立,有顶天立地之势,故名乾坤柱。可就因为曾是美国电影《阿凡达》的外景取景地,就被当地官员兴冲冲地给改成个外国名字“哈利路亚山”。
我就不明白了,中国有世界上最丰富的词汇,取什么名字不好,为何却要膝盖发软地跟风取一洋名?我自然也就失去了对这一景点细细观赏的兴致。仅只匆匆一瞥,就不爽地快步离开了。
再东行三百余米,有一小路蜿蜒南伸至兀岩顶平台,这便是迷魂台。站于平台上,环顾四周,万千景色,尽收眼底。一座座岩峰被岁月的风霜刀削斧砍,如桌、如椅、如楼、如阁,形态奇异,皆妙不堪言。轻云淡雾于群峰间缭绕,好似琼楼玉阁,时隐时现。至此,无不神魂痴迷,不知身居何处,故有“迷魂台”之称。
离开迷魂台,前面不远,就是观光车站。乘观光车,返回百龙天梯。乘坐电梯下山,原路返回张家界。
由于时间所限,武陵源内多数景区未能一一看到。其实这并不遗憾,天下美景无数,能看到一二就足矣,怎可能面面皆到?留下些未见之景,也就多一点惦念,挺好。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