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县也曾是楚都

2024-01-24 11:17:27

       三月初春,去安徽。

       在皖北,淮南的八公山、淝水河,还有寿县古城,都是绝对绕不过去的地方。

       先到合肥市北面的寿县。

       寿县,古称寿春。淮河自西向东半环绕寿春城而过,城北有东淝水流经,淝水对岸为八公山,。绿树葱茏的八公山有如自然屏障,呵护着古城。

       寿县古城墙是中国现今保存完整的七大古城墙之一,城之平面略呈方形,城墙周长7公里,高约9.7米。墙体以土夯筑,外侧贴砖。城外东南为濠,宽约60米;城北环淝水,西接寿西湖。城有四门,东为宾阳门,南曰通淝门,西称定湖门,北名靖淮门。四门皆有瓮城。

古寿春城

       今天的寿县,看起来是很普通的一座县城,可它却是安徽第一批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三个城市之一;在这里,曾发生过数不胜数的历史大事件。

       楚汉之争时,也就是公元前202年冬,汉王刘邦派刘贾、英布占寿春,据八公山,阻断项羽的退路,逼他进入十面埋伏,最后兵败垓下、自刎乌江。

       汉代初年,刘邦的孙子刘安被封为淮南王,国都便设在寿春城。就在这里,刘安召集多位大儒,完成了巨著《淮南子》的编纂;在这里,刘安还和众位术士们共同发明了豆腐,为后世造了一大口福。

       东汉末年,军阀袁术在此称帝。公元383年,8万东晋军就以这里的八公山、淝水一带为主战场,与二十万前秦大军展开淝水之战,创造了世界军事史上以少胜多的辉煌战例。

       追溯寿县的历史,还得从春秋时代一个命运多舛的诸侯国蔡国说起。蔡国本是定都于上蔡(今河南驻马店市上蔡县)的一个姬姓小国,它长期处于楚国的淫威之下。公元前508年,蔡昭侯朝见楚昭王,献上一件皮袍,一块玉佩,以示友好。在一旁的楚国令尹子常也想要,但蔡昭侯手头没有了。一怒之下,子常就诬陷蔡昭侯,并把他囚禁了三年。归国后,蔡昭侯咽不下这口气。公元前506年,蔡昭侯便以自己的儿子为人质,联合吴国伐楚。吴军在孙武和伍子胥的指挥下,五战五捷,把楚国猛揍一顿后,还攻陷了楚都郢。要不是秦国出兵相救,以后到底还有没有楚国还真不好说。

       楚国对此自然极为恼火,公元前493年,楚国出兵伐蔡。蔡昭侯再次向吴国求救,但吴王夫差却以两国距离太远为由没有出兵,只是“建议”蔡国向东迁都,靠近吴国,便于及时出兵保护蔡国。蔡昭侯便迁都到“下蔡”,就是现在的寿县。由于多数大臣反对迁都,公元前491年,蔡国大臣内乱杀死了蔡昭侯,拥立蔡昭侯的儿子继位。到了公元447,楚国还是灭了蔡国。

       历史往往就是这样无情,楚国纵然倚强凌弱,攻灭蔡国,却难以抵挡秦国的虎狼之师。公元前279年,楚顷襄王再次被白起指挥的秦军很揍了一顿后,被迫迁都到了陈都,就是现在的河南淮阳。不到四十年时间,新继位的楚考烈王为躲避秦军的兵戈,又把楚国的都城东迁到巨阳,也就是现在的安徽阜阳。公元前241年,再次把国都搬迁到寿春,就是如今的寿县。人常说,“上屋搬下屋,还费五斗谷”,更何况是国都的搬迁。历史上,楚国的首都被占领过2次,为了逃难又搬迁了4次,再富的家底,也经不起一次又一次的折腾,财力大大损耗。终于,在公元前223,在秦军的攻击下,楚都寿春失陷,楚国灭亡。

       楚国的疆土,西起大巴山、巫山,东至大海;南起南岭,北至河南中部、安徽和江苏北部、陕西东南部、山东西南部,如此一个泱泱大国,却败于偏居陕甘的秦国,内中由来,颇有意思。

       据清华简(清华大学2008年收藏的顶级竹简)《楚居》记载,周朝初期,楚族部落首领熊狂待避祸而来的周公敬如上宾,周公对此十分感激,回朝后向周成王诉说此事,周成王便封熊狂的儿子熊绎为楚君,姓芈氏,封地于丹阳(今河南淅川一带)。就这样,楚国便诞生了。但由于国小地贫,在祭祀祖先时居然拿不出像样的祭品,只好从邻居鄀国(今河南内乡)偷了头小牛连夜宰杀后摆上祭台。这事,被后世笑称为“楚人盗牛”。

       虽说家穷,熊绎却有志气,他带领楚国筚路蓝缕,殚精竭虑,开辟荆山,发展生产,主动向周王朝进贡,经过数代君王和国民的努力,楚国的国力不断增强,疆域不断扩展,由一个方圆仅有五十里的小国发展成当时疆土面积最大的诸侯国。

       其后,楚国发生了王位之争,公元前529年,熊弃疾发起政变,推翻自己的哥哥楚灵王,自己当上了楚平王。这个楚平王也是够坏的,他先是夺了自己儿子太子建的妻子,又把太子建派去戍边,还想借机杀掉他。太子建被迫逃到宋国,楚平王就杀掉太子建的老师伍奢,伍奢的儿子伍子胥被迫逃往吴国。其后,便引发了吴楚边境之战,楚国损失了不少土地。公元前516年,楚平王死,楚昭王即位。公元前506年,孙武和伍子胥带领吴军发动吴楚之战,并在柏举(今湖北麻城东北)一战击溃楚军主力,十天之后,便攻克楚国都城郢。

       眼看国土遭到践踏,楚国大臣申包胥跑到秦国痛哭哀求多时,秦哀公才同意出兵前去救援。此时越国勾践也趁机攻打吴国,吴军便撤回。见到吴军回撤,楚昭王又返回郢都,恢复了楚国。

       其后,楚惠王发愤图强,重振国威,经过数十年的努力,使得楚国步入战国七雄之列。

       公元前340年,楚威王即位,在公元前333年发生的越楚之战中,楚国获胜,并将吴越之地全部收归楚国所占有,报了之前的惨败之仇。数年后,楚军又占据了巴国国都江州(重庆渝中区)及陪都垫江(重庆合川区),使楚国成为雄踞大江南北的大国。

       公元前329年,楚威王病故,他的儿子楚怀王熊槐即位。即位初期,楚怀王还是很有点胸怀大志的,他启用屈原等大臣,开始一系列的革新,由于遭到楚国贵族的强烈反对,变革失败,屈原也被贬谪。当时,秦国想对齐国发起进攻,但苦于齐楚联盟,秦国一时不敢动手。秦王就叫张仪游说楚怀王,以献地六百里为条件,希望楚怀王和齐国断绝关系。可当贪图土地的楚怀王和齐国断交后,张仪却只承认送地六里。楚怀王受到欺诈,恼怒至极,便举兵伐秦,结果遭到惨败。

       公元299年,秦昭襄王又向楚怀王谎称在武关结盟,互罢兵戈。楚怀王信以为真,不过大臣们的劝阻,前往武关“会盟”,结果却被秦国扣押,并拘禁到秦国国都咸阳,最后死于咸阳,楚国国势也迅速衰弱。

       到了楚顷襄王时,秦国又多次出兵伐楚。公元前279年,秦国派大将白起率军再次伐楚,直逼楚国都城郢(今湖北江陵西北)。次年,秦军攻占郢都,焚烧了历代楚王的墓区夷陵(今宜昌县西南)。楚军溃败到陈(今河南淮阳),楚顷襄王便将陈作为都城。已被流放的屈原闻讯,悲愤不已,投汨罗江自尽。

       公元前263年,楚考烈王继位,他任用春申君黄歇为令尹春申君黄歇与魏国信陵君魏无忌、赵国平原君赵胜、齐国孟尝君田文并称为“战国四公子”。出任楚国令尹后,春申君派兵帮助赵国解了邯郸被围之难,又出兵剿灭鲁国,使得楚国一度复兴。但在公元前241年,楚军被秦军击败,楚考烈王被迫迁都至更东面的寿春城。

       秦王嬴政亲政后,派遣王翦率领六十万秦军再次攻打楚国,并于公元223年,打败楚军,楚军主将项燕被杀,楚王负刍被俘,存世820年的楚国灭亡。

      寿春作为楚国最后一座都城,历经楚考烈王、楚幽王、楚哀王、楚王负刍四代楚王。其中,楚考烈王在寿春2年,楚幽王在寿春10年,楚哀王在寿春1年,楚王负刍在寿春5年。直至灭国,楚国在寿春城残喘维系了18年。

       楚国立都于寿春虽然只有十八年头,楚文化却在寿春扎下了根,并在这里保留了大量珍贵的文物。后世,人们陆续在这一带挖掘出土了许多鼎、壶、簋、镐、钩、镜、车马饰具等青铜器,还有25公斤重的楚国金币。楚人在寿春的地底下究竟埋藏了多少财宝,至今谁也无法弄清。至少,在寿县博物馆,还珍藏着国家一级文物160多件,二、三级文物2000多件,这在全国的县级博物馆中,堪称之最。

       在寿县,除了藏有大量的楚文物,寿县还是中国的“成语之乡”,名傍寿县而衍生的成语,居然有五百余条,诸如“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一叶知秋”、“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投鞭断水”、淮橘为枳”、“黄口孺子”、“疾风骤雨”、“疾雷不及塞耳”、“谨小慎微”、“岿然不动”、“乐极生悲”、“临河羡鱼”、“塞翁失马”、“身体力行”、“神出鬼没”、“士农工商”、“兔死狗烹”、“削足适履”等等。

       这就是历史。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