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茗武当紫霄宫

2023-11-04 11:28:21

         到武当山,紫霄宫是一定要去的。

       在道教中,“紫”,象征天上紫微星座,居中央,为帝星;霄,为九霄。紫霄宫就是位于天地中央的紫坛,高高在上,位居中心。传说,道教中的紫元真君传道于真武大帝时,就要他去武当山修炼,并指点他说:“择群峰之中,冲高紫霄者居之。”因此,这里的建筑就起名紫霄宫。

       北宋徽宗皇帝信奉道教,曾于梦中见到火神。有方士圆梦说,水克火,说需请水神玄武真君到南方压镇才能无忧。于是,宋徽宗便下旨在这里建造一座道观,供奉玄武真君,并赐名紫霄元圣宫。金兵南下时,紫霄元圣宫横遭涂炭;到了元代,元朝帝王也笃信道教,便又在此重建紫霄宫。明代永乐年间,大修武当山,永乐大帝朱棣还赐名“太玄紫霄宫”,成为明王朝的皇室家庙,为国家祈福之地

       紫霄宫位于武当山展旗峰下,坐北朝南,风水极佳。其面对着三公、五老、宝珠、照壁、福地等诸峰;后有太子岩;右有雷神洞;左有蓬莱第一峰。四周山势形成“宝座状”,紫霄宫就坐落于正中。

       过紫霄宫山门龙虎殿,迎面是百步阶梯。一步步登上阶梯,就到了朝拜殿殿内神龛上供奉着元代铜铸镏金真武像,两侧分别侍立着吕洞宾和张三丰。相传,明朝时,只有皇帝特使到武当山祭祀时,才能进入到紫霄大殿,而一般香客只能在这朝拜殿里朝拜真武。俺等朝拜武当,到此自然须得叩拜!虽说,我属无神论者,对于宗教偶像,并不崇拜。但是,面对着这一尊尊栩栩如生的神像,想象着他们拥有的无边法力和神通,又怎敢不敬畏?心里也一直在想,信不信暂且放在一边,既然迢迢百里,专程到了道家的一亩三分地,岂有不尊不敬不叩不拜之理!于是,我静声屏气,面对着一尊尊大小神像,不管认识不认识,都一一双手合十,躬身敬拜。反正,天下万事,敬比不敬为好,拜比不拜更好。

       过朝拜殿,是一片宽阔的坪场,前面又有百级台阶。层层之上,便是紫霄宫的主殿紫霄大殿。远远看去,果然气势雄伟,巍然磅礴。

       你别看,拜武当,还真挺累人的。这才拜了几座殿堂,就觉得双腿很有些沉重起来。可还得再登上百级台阶,才能进大殿参拜玄武大帝。

       就在一步步费劲地攀登阶梯之时,见到阶梯旁的石栏边,坐着一位年轻的女道士,阳光照射下,她正读着一本经书。见她面貌姣好,虽穿一袭灰色的道袍,却仍显露出匀称的身材,便忍不住多看了她几眼。她却仿佛我不存在似的,头也不抬,只是专心孜孜地看着经书。我心里不由感叹,人一旦有了信仰,便会全心身地投入,不再旁顾世间的闲杂。

       突然,又看到几位也是身穿灰色道袍的女道姑,步履轻松地快步走上台阶。我这才恍然明白,原来,这紫霄宫是一处女性所在的修道之地。在道教中,男性道士称乾道,女性道士为坤道,所以这紫霄宫就是坤道宫。难怪,刚才在紫霄宫大门前,就发现石桥两侧的两头石狮,都是脚踏绣球的雄性!当时还令我颇为诧异:天下各处的门狮,皆是一公一母,左右踞立,为何独在此处却是一对哥们?原来,由于紫霄宫是坤道所在,一切非者,皆不可入内。即便是负责警卫的雄性石狮,也只能蹲守在大门外!

       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起源于东汉时期,主要分为全真派和正一派。全真派于金世宗大定七年(1167年)由山东人王重阳创立,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其修炼主旨是以清静无为、去情去欲、修心炼性为内修真功,以传道济世度人为外修真行。全真派道士为出家道士,独身,蓄发,拢发于头顶挽成髻,戴冠,戒律严格。

       正一派的创立者为张道陵,其于元成宗大德八年(1304年)敕授第38代天师张与材为正一教主,标志着正一道正式形成。正一派重视符箓斋醮、祈福禳灾、祛邪驱鬼、超度亡灵等活动,正一道士可以有家室,不住宫观,可以不蓄发,清规较全真道宽松。

       武当全真派以“真武大帝”为主神。玄武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由龟和蛇组合成的一种灵物,为北方之神。北宋时,玄武改为真武,后人称之为真武大帝。道教传说,真武大帝原是净乐国太子,生而神灵,长大后十分勇猛,发誓要除尽天下妖魔,不愿继承王位。后遇紫虚元君,授以秘道,入太和山修炼四十二年,功成圆满飞升,玉帝令其居玄武之位,镇守北方,并将太和山改名为武当山,意思是非玄武不足以当之。道教中,认为真武的形象是披发跣足、身着玄袍、金甲玉带,仗剑怒目,足踏龟蛇,形象威猛。

       在紫霄大殿叩拜玄武真君后,觉得有些疲劳,就想找个地方歇歇。正巧,发现紫霄大殿下,有一处茶厅,便走了进去。

       茶厅里,茶客不多,偌大的一座厅堂里,静悄悄的,正好喝茶歇息!

       女服务员热情地送上一张茶单。我没看,只是问她,你们这里最有名的茶是什么茶?

       女服务员微笑着反问我:“我们这里有梅子贡茶、武当甘露、武当云雾,还有武当霉茶,您想喝什么价位的?”这一时还真把我给难住了。一般来说,价高者必然好喝,可在景区,保不住会被宰上一刀;价位低的吧,又没啥味。于是,我便说,就喝紫霄宫里道士们最常喝的武当道茶!”

       很快,女服务员就端来一杯热茶。

       揭开杯盖,看了看尚在豆绿色热水中上下起伏的茶叶,有点不放心地问:“这真是武当道茶?”

       “放心好了,在道家之地,如有坑蒙,那是要遭报应的。”女服务员说。

       这话我爱听,如若天下处处都有如此觉悟,都遵循如此戒训,哪还会有投诉之事发生!

       小啜一口,茶水果然醇香可口,令人心神舒畅。

        突然,我想起,方才女服务员说,这里还有一种“武当霉茶”。便觉奇怪,喝茶都要喝新鲜茶,哪有喝霉茶的!就招呼来那位女服务员,问:“你刚才说的武当霉茶是怎么回事?”

       女服务员笑着说,霉茶是我们武当山特有的一种树叶子,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叶子表面布满了白斑,这其实不是霉变,而是天生就是这样。霉茶里含有大量的黄酮类物质,似茶非茶,似药非药,具有很强的养生保健作用。霉茶里还含有一种物质,有阻止醉酒的功能。常喝酒应酬的人,在酒前喝一杯莓茶,就可降低醉酒的几率。

        天下还有这等好事?我不相信。看着女服务员拿过来的霉茶,由于看相不好,我没买,生怕上当。不过,我还是记住了霉茶,心想,再深入了解一番后,再买。

武当霉茶

       环顾四周,见墙上还有简介,说,《道经》中记载:老子出函谷关,令尹喜迎之于家首献茗,此茶之始。老子曰:食是茶者,皆汝之道徒也。

       原先一直以为,中国茶最初是出现在西汉宣帝甘露年间(公元前53年),四川蒙顶山药农吴理真发现野茶叶能治疗许多疾病,就摸索着栽培驯化野生茶树。他在蒙顶山五峰之间的一小块凹地上移种下七株野茶树,“高不盈尺,不生不长,不死不灭,春生秋枯”,并以当朝年号为此茶起名“甘露”,吴理真也由此被后人推崇为“茶祖”。没想到,在此见到老子的箴言,才发觉,中国茶的出现,又被提前了四百余年

       名山出名茶,武当山也不例外。

       武当茶,以八仙观村的茶最著名。

       八仙观,在武当山东北部,乘景区摆渡车过磨针井、太子坡,就到了位于半山腰的八仙观。传说当年八仙慕名武当道茶,便到武当山老君堂取来太上老君制作的长寿道茶,然后聚在树下溪边,点燃篝火,煮茶品茗,其乐融融。有此典故,后人便在此建八仙观。也就因这里地处深幽,聚气藏风,冬暖夏凉,时常云遮雾绕,便也成就了八仙道茶形美、香高、味醇的上佳品质。

       武当道茶与佛教禅茶为我国两大宗教名茶。佛教禅茶讲究顿悟禅机,武当道茶寻求道法清修,各有所长。据说,道家因追求天人和一,崇尚自然,所以又略胜一筹。

       据说,最初,武当山修道之人,多是直接含嚼茶树鲜叶,汲取茶汁,在咀嚼中感受到茶叶的芬芳,借以提神解疲,清心明目,久而久之,含嚼新鲜茶叶便成为道门嗜好。后来,又发现,将茶叶煮沸后再饮其汁,其味更浓更醇,于是,含嚼茶叶的习惯又转变为沸水沏茶品饮的习俗。

       还有说,真武大帝当初在武当修道之时,就以山茶助其修性养生,最终得道飞升。故而每年的三月三九月九,武当道人都会举行隆重的向真武大帝的敬茶仪式。

       茶,确实是个大自然赏赐给我们的宝物。且不说,当初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明代的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就记载:茶苦而寒,最能降火……又兼解酒食之毒,使人神思矍爽,不昏不睡,此茶之功也。

       自古,武当山不仅道茶名闻遐迩,武当山景色秀媚壮丽,也是个品茶赏景的好去处,以泉为友,以石为伴,抬头是道家观庵仙气缭绕,低头是满山翠绿一尘不染。沏一壶清茶,自斟自品,心旷神怡,其乐无限。有同道在侧,畅怀说个不休;没有人陪伴,便闭目冥思扪心自持。在迷蒙的云雾和清新的空气中,隐约闻到了淡淡的清香,管他是花香还是茶香。

       正如宋朝无门慧开禅师释绍昙所写的《颂平常心是道》所言: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武当山紫霄宫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