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却巫山不是云

2023-06-29 12:25:47

       人都说,一辈子一定要游一次三峡,看看什么是奇秀壮美的大好河山,此话不假。

       为此,我专程赶到万州城,从这里乘船,游览三峡。

       说起三峡,许多人都以为那就是一段长江上的三座高山峡谷,此说不太准确。所谓三峡,其实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总称,各峡分别独立。其中,瞿塘峡西起奉节白帝城,东至巫山大溪镇,长约8公里,是三峡中最短的一个峡,也是最为雄伟险峻的一个峡。要么,在峡口夔门的岩壁上,会镌刻着夔门天下雄几个大字!

       过瞿塘峡,向东行三十公里,到巫山县,再向前,就进入大名鼎鼎的巫峡了。巫峡长约四十公里,是长江三峡中最有故事的地方,巫山神女就高高地屹立在一座山峰之上。

       过巫峡,继续向东,过巴东神农溪口,过秭归屈原庙,过三峡大坝,行驶一百三十公里,到西陵峡。再向前不远,就是湖北的宜昌市了。

       北魏的郦道元在《水经注》中就极为生动地描写了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奉节位于三峡的瞿塘峡口,站在白帝城就可清楚地看到瞿塘峡的峡口夔门。在10元人民币的背后,就印着夔门的图案。此时,几乎所有的游客,都会不约而同地掏出一张10元的人民币,高举着,和眼前真正的夔门比对着。

三峡夔门

       乘船驶近夔门,却见此处江面清澈,水平如镜,无浪,也无涌,真真的一座“高峡平湖”。陡直的崖壁上,那鲜红的“夔门天下雄”的摩崖大字也格外清晰。

夔门天下雄

       客轮驶进峡口,两岸突然断崖壁立,相距不足百米,相逼对峙有如门户,果然不愧叫故夔门。其北岸为赤甲山,相传古代巴国的赤甲将军曾在此屯营。峡谷陡峭,两岸双峰欲合,断岩千尺,古木苍藤。滚滚激流就从狭窄的门中争抢着,拥挤着涌进。因水势大而通道狭窄,故而当初杜甫也为此以诗嗟叹众水会涪万,瞿塘争一门。

       见到如此美景,游客们纷纷伸长了脖颈,不停地两边张望,一边贪婪地观赏壮美河山,一边不停地追询,此峰何名?彼峰叫什么?

       随着船行,两岸风景也进入佳境,山势更加雄浑,水势更加汹涌,不禁令人连连感叹,壮哉!伟哉!

       瞿塘峡虽是三峡中最短的一个峡,却有着非凡的镇渝川之水,扼巴鄂咽喉的作用,更有着西控巴渝收万壑,东连荆楚压摹山的雄伟气势。早在西周初年,这里曾是夔子国;到了春秋时期,这一带又成为巴国的属地。唐代时设夔州府,一直延续至今。

       滟滪堆是瞿塘峡总最为著名的一处,它就横亘在瞿塘峡口。这座长约30米、宽20米、高40米的巨礁,砥江而立,截挡了半条航道,自古以来,因撞击到滟滪堆而沉没的船只不计其数。为了川江的航行安全,1959年冬,滟滪堆被炸掉,从此,瞿塘峡口也由天下至险变为畅途。

       瞿塘峡北岸中部,刀劈斧剁般直立的陡壁上,又多处洞穴和缝隙,其中悬挂着许多黄褐色的长形木匣,那是古代巴人的悬棺。过去的川江船工忌讳见到“悬棺”,便改口说这里是木匠祖师爷鲁班放置风箱的地方,并起名风箱峡。见到不少游客纷纷举起相机拍摄悬棺,我却背过身去,不愿凑这个热闹。其实,人家古人之所以费劲千辛万苦,把亡者的棺椁悬放到人迹罕见之处,就是不愿被人打扰,让亡者安息。既然如此,我等又何必去打扰他们?而且,就是拍摄到悬棺的照片,又会把它放在何处?

       客船顺水,很快就驶出瞿塘峡,眼前又是一片开阔。两岸不远处,几户农舍,散落在绿色的坡地上。块块农田,静谧、安详,仅有船尾激起的波浪,冲刷着岸边的礁岩。

       没多久,客船就驶进巫峡。

       巫峡起自巫山县城东到湖北巴东县官渡口之间,全长四十余公里,其以幽深秀丽著称。峡区内,两岸奇峰突兀,怪石嶙峋,峭壁屏列,绵延不断,船行其间,有如进入瑰丽的画廊,处处诗情画意,处处美景无限,是三峡中最可观的一段。

       巫峡两岸,群峰连绵,其中,巫山十二峰最为绮丽壮观,而十二峰中,又以神女峰最为峭丽,令人遐想无限。

       巫山十二峰,在江南江北各有6座。江北的六座峰,分别是登龙、圣泉、朝云、神女、松峦、集仙,均可望见;江南六座峰中的净坛、起云、上升,隐于山后,只有飞凤、翠屏、聚鹤可见。十二诸峰绮丽如画,姿态万千,古往今来的游人没有不被这里的迷人景色所吸引、陶醉。

       满船的游客,纷纷涌向船两侧的窗口,除了观赏无限风光,他们心中最向往的,还是神女峰。此时的游人纷纷四处张望,都想先睹为快,却又都不知那座山峰是神女峰。

       我和多数游客一样,对净坛、聚仙、朝云等十一峰似乎不太关心,只对神女峰情有独钟。就在这时,扩音器里介绍说,神女峰在北岸。游客们就纷纷涌向左侧窗口,拥挤着高举着相机和手机,就等着抢先看到神女的妙媚风姿。

       就在众人伸颈,急切地远眺之时,游人突然喊了一句:“我看到啦!”众人又顺着他所指的方向看去,果然!在神女峰一座巨大的立岩后,耸立着一座纤秀的立岩,似人,又似石柱;似老叟,又似老妪,但诗人却都说它就是女神,是川江美女。再细看,果然,确实很有些像一尊亭亭玉立、婀娜多姿的女子。只见这尊女神似在凝望江中过往的舟楫,又似正在沉思随日月逝去的岁月。

巫峡神女峰

       传说,这位神女是王母娘娘的小女儿瑶姬,她和众神出游时,路过巫山,却见洪水肆虐,于是便助禹斩石、疏浚、决塞、导厄,以循其流。水患既平,救苦救难的瑶姬却因为民永祈丰年,行船平安,伫立山头日久天长,便化为一座神女石像。也有人说,神女是楚襄王梦中的情人,所以神女又在风流的文人墨客口中,变成了浪漫的情种。不被屈原看好的诗人宋玉就说: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阴,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对此,李白也不认同,他写诗驳斥:瑶姬天帝女,精彩化朝云。宛转入霄梦,无心向楚君。也还有人说,神女其实是川江中一位船夫之妻。其夫虽货船触礁而溺亡,她为了世人永不再触礁沉船,便持灯立于石岩之上,给过往的木船引路导航。日久天长,便化为石像。后人为感念她,还给她立了庙,借以纪念她。却不知为何,这位渔妇,到了后来,却被演绎为引人追恋的女神了。据说,屈原曾赞颂过她,楚襄王在梦中和她相恋……

       更有后世之人认为,有女人便应有男人,有仙女,自然要有男神,于是巫山神女便被有心人塑造出来了,还被封了官,分管巫山十二峰。于是,巫山神便与巫山神女朝朝暮暮终日厮守在一起,为云为雨,由此,神话便完全了。有意思,也没意思。

       突然,见前排座椅的后背,有谁写下一首《点绛唇巫山神女》:

       日出日落,洒下儿女情无限。月缺月圆,独自抛媚眼。

       朝云暮雨,空使世人意缠绵。情有义有,我自奈若何?

       客船驶出巫峡,两岸又出现一片平缓的丘陵,茂密的山林中,点缀着一座座农舍,白墙乌瓦。

       由此前往西陵峡,要行驶一百三十公里。水路虽长,却不寂寞。不久,客船便驶入湖北境内,停靠在巴东官渡口。公元980年,20岁的寇准高中进士,出任巴东县令。他看到巴东落后贫穷,便结合当地水土,鼓励乡民广种柑橘,借以改善民生,深得当地百姓的拥戴。

       从官渡口向北,就是风景如画的神农溪。

       客船继续向前,便到达秭归。战国时期,秭归便是楚国王室贵族的居住地,也是屈原的故乡。后人追念屈原的屈原祠,便矗立在长江边一座小山之上。站在此处,极目远眺,可见高峡巍峨,平湖辽阔,三峡大坝如苍龙横卧,气势恢宏,高峡平湖的壮丽美景尽收眼底。

       客船继续前行,从秭归县的香溪口,便进入了西陵峡。三峡之中,西陵峡最长,约七十公里。历史上,西陵峡也以怪石林立、滩多水急、行舟惊险而闻名

       可以说,整个西陵峡皆由高山峡谷和险滩礁石组成,峡中有峡,大峡套小峡;滩中有滩,大滩含小滩。自西向东依次是兵书宝剑峡、牛肝马肺峡、崆岭峡、灯影峡四个峡区。西陵峡以滩多水急著称,著名的新滩,崆岭滩等。这些险滩,有的是两岸山岩崩落而成,有的是岸边伸出的岩脉所致,有的是江底突起的礁石形成。滩险处,水流如沸,泡漩翻滚,汹涌激荡,惊险万状。其中,尤以青滩、泄滩、崆岭滩、腰叉河等最为险恶。

       兵书宝剑峡位于长江北岸,有一叠层次分明的岩石,看似一堆厚书,还有一上粗下尖的石柱,竖直指向江中,酷似一把宝剑,因此而得名。

       牛肝马肺峡,两岸峰峦崔嵬,江面狭窄,江流湍急,北岸两处重叠而悬的钟乳石最为有趣。它们一团形似牛肝,一团形似马肺,牛肝马肺峡因此而得名。过去的马肺上,长有一株古松,船在远处即可看到,俨如峡中的卫士,成为天然的航标。

       崆岭峡内有崆峪滩,是长江三峡中险滩之冠。滩中礁石密布,枯水时露出江面如石林,水涨时则隐没水中成暗礁,加上航道弯曲狭窄,行船到此,只要稍微不慎,就会触礁沉没。

       灯影峡,河谷狭窄,峡壁明净,崖壁映入江水,静影澄碧。据说若是夜晚过峡,月悬西山,月光之下的山光水色,美景异常,所以又称明月峡。灯影峡的一大绝景就是每当夕阳西照,晚霞透衬崖顶的四块象形石就象《西游记》中的唐僧师徒四人,惟妙惟肖。

       经过整治,如今的西陵峡早已旧貌换新颜,水中暗礁,多已被清除,江面上大小船只往来如梭,两岸橘林遍坡,峡风阵阵,醉人心扉。

       三峡,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将其造化得如诗如画。

       突然,产生一种念头,如此大好河山,如若遭遇外族侵犯,我辈必当奋身而起,捍卫江山,寸土不让。

       三峡如诗、如画、如歌、如雕塑、如石刻,你可以尽情极致地吟唱、想象……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前一篇: 路过西沱古镇 后一篇:叩拜娲皇宫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