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太行飞狐径

2023-02-28 10:27:23

      南北走向的太行山位于山西省与河北河南交界地区,其北起北京西山,南至黄河北岸的王屋山,绵延400余公里。

      太行山负有丰厚的历史沉淀和突出的英雄气概。公元前650年,齐伐晋,齐桓公率领大军悬车束马窬太行;公元前263年,秦韩羊肠之战夺荥阳;公元前230年,秦将王翦破井陉灭赵国刘邦受困于荥阳、成皋,最终靠太行天险转危为安韩信背水列阵灭赵、曹袁战太行、后燕慕容垂滏口攻西燕、李世民据虎牢大战窦建德、郭子仪出井陉灭史思明、金兵越蒲阴攻开封、刘福通越太行火烧上党、刘光才井陉抗击八国联军、八路军平型关歼灭日军、八路军雁门关火烧日军飞机场、八路军百团大战……无数辉煌的战事就发生在太行山。

      正因为太行山有着如此丰厚的历史积淀,我也就一直想走走这八陉,想设身处地的去感悟太行山那浓郁的古风积淀。近些年来,经过不懈的努力,我逐渐实现了这一夙愿。

      此行,和朋友计划从北京的南口出发,通过太行第八陉军都陉北出八达岭,经河北省的怀来县、蔚县,南下,经过太行第陉飞狐陉,到达涞源县。

      汽车一路西行,晚上就到了蔚县。休整一夜,次日清晨,向飞狐陉出发。

      南行十数公里,到北口村。北口村是飞狐陉的北口。飞狐道自古以来即是从内蒙古高原进入华北平原腹地的一条要道。飞狐道自北向南从北口经四十里峪、岔道、黑石峪(分水岭),最后到达涞源县城。其距离不长,也就五十公里,全程路况却甚是艰难,四十里峪绵延二十公里,两侧岩峰对峙,只留一线通行;自大宁起,还要翻越高耸的黑石岭;而自黑石岭往南,多为陡峻的下坡路,其以滑溜的青石铺路,行走须格外小心。想来古代的骑士,到此也唯有牵马小心而行。下黑石岭后,道路方稍为平坦。

      为了安全起见,我们走的是张石高速公路。

      公路进入峡谷后,两边峭壁突然就急剧收窄至十余米,两侧陡峭的石壁有如刀劈斧剁一般。车行其下,竟如在井中一般,令人高度紧张!之前就听说,飞狐道最艰难的一段就是眼前的这段“四十里峪”。峡谷不停地忽乍忽宽,忽然上坡忽然下坡,就这样一直伴随着路边山涧,向南延伸。

      几个弯转过去,峡谷忽然又宽阔起来,两侧山坡上,遍布着一簇簇嵯峨的怪石,或卧或立;石缝中散漫着一片片灌木丛,点缀着朵朵灰红色的野花。

      眼前的飞狐道其实远非一条普通的峡谷通道,它形成的历史久远深厚。

      早在春秋时期,现今河北省的北部有一个代国。它的范围大致是今河北怀安县、蔚县以西,山西阳高县、浑源县以东一带,其都城设在今蔚县代王城附近。

      当时,赵国的国君赵简子欲图扩大地盘,先就想到兼并代国这个北部近邻。为此,他把女儿嫁给代王,想通过结亲夺取代国,不料代王却不为所动。公元前475年,赵简子死后,他的儿子赵襄子借为父治丧之机,北去夏屋山(今山西代县北),宴请他的姐夫代王。因是小舅子远道前来宴请,代王并无防范,欣然赴约。岂料,赵襄子却暗设埋伏。司马迁在《史记•赵世家》记载:“赵襄子北登夏屋,请代王……阴令宰人以木斗击杀代王及从官。”然后,赵襄子又率领大军,通过飞狐道北上,攻克了代国都邑代王城,并劝姐姐和他一起回国。得知丈夫被自己的亲弟弟杀害,代王妃痛不欲生。她厉声对赵襄子喝道:“你只能占领代王城,不许屠城”。在回归娘家的途中,代王妃从头上拔下笄簪,自刺而亡,这就是历史上“赵襄子灭代”的事件。

      到了赵武灵王时,他把飞狐道中的西甸子梁(现今的“空中草原”)作为“胡服骑射”的训练场,使赵国的军队很快强大起来。他还亲自率领骑兵,穿越飞狐道,打败了中山国,大大地拓展了赵国的疆域。从赵襄子灭代,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在250多年的时间里,飞狐道一直是赵国向北用兵的要道。

      两汉时期,飞狐道就已成为山西、河北之间的一条重要通道。当时,长期曾在此屯兵,以防匈奴南下。

        三国时,曹操派大将曹彰率兵北征乌桓。大军沿拒马河北上,穿越飞狐峪,一路把乌桓追击到大漠草原,保障了代郡这方边陲的安宁。

        北宋初年,宋太宗北进伐辽,图谋收复幽云,多路大军计划从南进入飞狐口;但在辽国的阻击下,宋军惨败于飞狐口,把飞狐径连同五台山都丢给了辽国。这是宋辽之间规模最大的也是北宋最后的一次伐辽军事行动。

       1213年,成吉思汗统领骑兵对据守在北京的金国发起进攻,一时难以取胜。便分兵两路,一路仍聚集于居庸关北口外,吸引金军的注意力;另一路则由三万精骑兵,通过紫荆关,再北上奇袭居庸关南口,两路大军对居庸关形成南北夹击之势,进而夺取居庸关。

      1449年,蒙古瓦剌部首领也先出兵南下侵扰。得知消息,22岁的明英宗朱祁镇在太监王振的怂恿下,决定亲征瓦剌。众臣得知,纷纷谏言在未做好充足的准备前不可轻易出兵,皇帝更不应亲征。但明英宗还是决定亲自率军出征。

        两天后,临时组织的20万明军仓促出发。同行的虽有百多位文武要员,但明英宗还是把军政大权交给太监王振负责。由于事发突然,大军刚到还未到前线,就已缺粮。加上连日风雨,军心动摇,随军众臣再此上疏请求回军,王振非但不听,还惩处了主张退军的大臣。就在他下令大军继续前进之时,却传来前线兵败的消息。慌乱中,王振连忙下令退兵。

      就在这时,王振还决定大军走南线的飞狐道,以便明英宗在途经他的家乡蔚州时,能光显自家门楣。可没走多远,王振又害怕行军会损坏他家的庄稼,就又改令走北线的怀来。

      众大臣再次劝谏:“此去紫荆关不远,过了紫荆关就安全了。走怀来一线风险太大。”王振却一意孤行,坚持要走北线。

      当大军赶到土木堡(今河北怀来县东南)时,发现辎重车辆还没到,王振就下令在原地驻扎等候。随行大臣再次催劝明英宗尽快赶回居庸关,但王振对此置之不理。

      第二天,瓦刺骑兵包围了土木堡。很快,明军全面溃败,明英宗也被瓦刺骑兵所俘获这就是“土木事变”。

      后来,瓦剌部还曾裹挟被俘的明英宗朱祁镇自飞狐道闯入紫荆关,继而围攻北京。 

       直到清代以后,北方大漠草原对中原地区的威胁终止后,飞狐古道也慢慢改变了其军事通道的作用,成为繁盛的商贸商道。无数年来,南北往来的商队车马,就走形在飞狐陉狭窄的峡谷之中,繁荣着中原和大漠草原间的经济交流,加速着南北各民族的相互融合。

       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局势动荡,往来于飞狐古道的客旅商贸也逐渐消失,昔日川流不息的飞狐古道也变得冷清荒芜。

      19379约,日军侵占华北平原后.开始进攻山西。当时的“山西王”阎锡山认为,山西东有太行之险,足以抵御日军,便将防御的重点放在山西北部的门户大同和阳高一线。不料日军却兵分两路,一路兵出军都陉,从张家口南下进攻阳高县,另一路板垣师团则从蔚县经过飞狐道,到达涞源县后再向西进攻山西的灵丘。从飞狐陉向西出击的这支日军,如同刀子般插入国民党军晋北防线的腰部,阎锡山看到守军腹背受敌,连忙放弃大同,退守雁门关一线。

        日军板垣师团为何会利用飞狐陉?原来,板垣曾是阎锡山在日本士官学校的老师。1936年,板垣以探望学生阎锡山并到五台山旅游为名,来到山西。但他此行他没有坐汽车,而是骑着马,沿着蔚县飞狐道,途径广灵、灵丘,前往代县,参观了平型关后,才转到五台山。这一路,板垣对山西的地形早已探查得了如指掌。后来,板垣师团的进军路线,正是沿着他当年旅游进入山西的那条路线。

      不过,虽然板垣师团通过飞狐陉,逼退了阎锡山的守军,可他随后就在平型关吃了个大败仗。1937925日,八路军115师在平型关东北侧伏击了板垣师团的后卫和辎重部队.赢得了平型关大捷。

      我们的汽车在峡谷中行驶约十公里,路旁山谷中,出现一个小村庄。一座房屋的墙壁上,写着“明铺村”三个大字,这里可是个必须要下车拜访之处。

      看到小山村里几乎空无一人,也没有什么独特的景致,朋友不解,疑问为何。

      我说,抗战之初,这里曾发生过一场很有意义的明铺之战,打的日本鬼子鬼哭狼嚎。

      1937年蔚县沦陷后,日寇就控制了飞狐峪北口。19382月,蔚县抗日民主政府在南山成立,日寇就欲摧毁这块刚刚开辟的根据地,多次向我抗日游击区“扫荡”。

      19381015日,八路军120师第359旅第717团得知日军1个运输大队将于16日由蔚县运送物资给据守在涞源的日军,当即决定在飞狐道上的明铺附近设伏打阻击。

      1017日拂晓,日军运输大队由蔚县向南驶来,很快就进入八路军的伏击区。接到命令后,八路军战士个个勇猛出击,很快就全歼了日军田原大队长及所属的400多人,烧毁汽车35辆,缴获山炮3门、轻机枪12挺、步枪180多支和全部辎重。

      明铺之战是抗日战争初期我八路军歼敌数量较多的一场战斗。这一伏击战大大打击了日寇的气焰,致使抗战期间日军就不敢踏进飞狐峪半步。它不仅切断了敌人的交通运输要道,阻滞了日军南北联合夹击晋察冀军区的阴谋,对整个晋察冀边区的抗战和根据地的开辟、发展和巩固,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忽然,看到山坡上盛开的一簇簇野菊花,顽强地植根在贫瘠的山崖,却怒放的那样鲜艳。莫非是当年烈士洒下的鲜血浇灌而生,还是天地有知,为了祭奠英烈的忠魂?恍惚中,我好像听到了战场上枪炮的轰鸣和战士们杀声一片的怒吼。

离开明辅,感觉两侧的山峰明显的降低了许多,山谷也开阔起来。车过岔道村,来到黑石岭,再向前不远,就出了飞狐陉,到达了涞源县城。

       涞源县城关,赫然耸立着一座飞人雕塑——其实,这是一只凌空飞跃的人狐。涞源于西汉时为广昌县,相传此地曾有一只灵狐因食万年松果而羽化成仙,所以到隋朝时更名为飞狐县。民国初年,因境内为涞水发源地而改名涞源县。

      需要说明的是,这座飞狐,只是显示往来于涞源和蔚县间的那条飞狐陉,与那杜撰的武侠小说《雪山飞狐》毫无瓜葛。

 涞源县城飞狐雕塑

      唯一感到略有些遗憾的是,由于我们走的是新修建的京张高速公路,也就错过了飞狐古道上的一些经典景致。

       错过就错过吧,也没有什么好遗憾的。正如人生,我们谁没有错过几次际遇,谁又没有错过几次美好?但只要把握住方向,一切面向未来,错过了就让他错过吧!

       如今,飞狐古道已不见当年的金戈铁马、听不到商队的驼铃声声,但千峰万峦犹在,我们依旧可以感受到昔日古战场上鼓角声声战马嘶吼的悲壮,依旧可以感受到商队往来的热闹。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这条飞狐古道又出现勃勃生机。经过多年的开发建设,尤其是张石高速公路的开通,这里又成为人们南北往来的通途。

       这条凝结着无数古代将士鲜血的古道,仍会不时引发着人们对历史往事的遐思。

飞狐陉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