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糕,年年高

2023-01-20 12:48:41

       新年到,吃年糕。在我国,不论南方还是北方,都有新年吃年糕的习俗。

       糕者,也。年糕有红、黄、白三色,象征红火,金银不断。过年之时,餐桌上摆上一盘年糕,借着年糕年年高的谐音,表达一年更比一年高的寓意,企盼着来年的生活、身体、事业等各方面都更上一层楼。年糕寓意稍云深,白色如银黄色金。年岁盼高时时利,虔诚默祝望财临

       年糕这种食品最早出现于周朝,只不过那时它还不叫年糕,而叫。粢的做法,是把蒸熟的谷物捣碎,再揉压成饼。在汉代,粢又被称为。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才开始有的称呼。

       也有传说,年糕是吴国大臣伍子胥发明的。相传春秋末期,大臣伍子胥看到吴王听信谗言,倚重小人,沉溺酒色,长此以往,吴国必将面临危难。于是,他就下令,叫人将糯米蒸熟,做成城砖大小的方块,晾干后砌筑在姑苏城墙下。后来,伍子胥被吴王赐死。他在临死前对部下说:如果守城的军民断粮,你们就在城墙下挖地三尺,取出城砖即可食用。

       伍子胥死后,越国大军果然包围了吴国的都城姑苏城。由于连日围困,姑苏城中断粮,这时有人想起伍子胥的话,果然再城墙脚下挖到了许多可吃的城砖。从此以后,每逢伍子胥的忌日,姑苏城里的百姓家家户户都会做年糕,借以纪念伍子胥。

       有的地方还有另一种说法,说是古时农家大多穷苦,到了农历年底,为了过个好年,人们就把存留在粮缸底部的杂粮一一清出,在石碾子上磨成粗糙的米粉,然后摊放在蒸笼上蒸熟,就成为过年时的吃食。有的小孩看到后,就好奇地发问:“这是什么吃食?”大人随口回答:“过年吃的,吃了就会长得高高的。”小孩高兴地说:“那就是年糕喽!”于是就有了“年糕”这个名称。

       到了南宋时期,江南成为经济中心,糕团也开始分为南北两大。由于北方主要出产小麦和小米,所以北方的年糕大多用黄米蒸制。一般来说,黄米又分糜米和黍米两大类,糜米黏性小,适合熬粥;黍米粘性大,适合做糕,比如如北京的艾窝窝、河北的黄米糕,就属于这一类。记得我在少年之时,每次到河北的姥姥家过年,最喜欢吃的就是蒸红薯和黄米糕。年前,家家户户都会碾黄米面,然后把黄米面和少许泡软了的红豆合在一起,厚厚地放在蒸屉上,再在表面上撒放红枣,然后就大火蒸熟。蒸熟后的黄米糕厚约十余厘米,松松软软的,香气扑鼻。然后,待黄米糕放凉后,再用刀切出一片片厚约一指的方形,晾放到通风阴凉处。待到吃时,随时取下几块,放到蒸笼里蒸热后,就可食用。这种黄米糕松软香甜,粒感十足,极为可口。

 北方的黄米糕

       不过,要说起吃年糕,还是南方最为丰富多彩,南京的桂花猪油年糕、苏州的桂花糖年糕、宁波的水磨年糕,皆软而粘糯,细腻可口,沁甜入心。

       一般年糕多用大米、糯米经蒸煮成饭后,再在石臼里反复打制而成。也有的地方,将黏米磨成粉,蒸熟后,就成为人人喜爱的带有黏性的糕点。唐代的古籍中,就记载有这类食品的制作方法:熟炊秫稻米饭,及热于杵臼净者,舂之为米咨糍,须令极熟,勿令有米粒……”当糯米蒸熟后,趁热舂成米粢,然后用木模扣成一定的形状,晾干后,或水煮,或油炸,或片炒,或蒸熟,即可食用,咸甜荤素皆宜。当然,如若在糕上撒上混有桂花的糖料,更为人们所喜爱。

       北方年糕,以甜味为主,大多在年糕中加入花生、红枣、红豆、核桃仁、葡萄干等,蒸熟即可食用,其味道香甜可口,余味无穷。而南方的年糕,则是咸甜皆有,甜年糕里大多加入猪油粒、桂花、葡萄干等,油炸或蒸熟即可。而咸味年糕,多用肉丝、青菜爆炒或是煮汤。流行于上海的排骨年糕就是一种经济实惠、独具风味的传统小吃。将大排佐以小而薄的年糕,经油氽、烧煮而成,既有排骨的浓香,又有年糕的软糯酥脆。排骨色泽金黄,表面酥脆,肉质鲜嫩。入口糯中带香,鲜嫩适口。也有的地方,人们先用五花肉煸炒出油,再放入年糕,待到年糕变软,再放一些胡萝卜、冬笋等蔬菜,也有人喜欢放咸菜、嫩豆腐、大蒜苗等,味道皆鲜香可口。

炒年糕

       油炸年糕也是人们喜爱的一道美食。经过油炸的年糕,根根像小金条一般,看着就喜庆。吃起来,更是外酥里糯,咬一口都能听到表面酥脆的声响。蘸上甜而不腻的红糖汁,越嚼越香,端上桌分分钟就会被抢光,极受食客的欢迎。

       年糕做汤也是一道极受人们喜欢的美食,按照传统习俗,大年初一不可动刀,那就做盆汤年糕!号墩年糕汤,多用鸡汤或骨头汤打底,放入事先切好的年糕片、鸡蛋丝,再放入几片手撕的绿油油的小青菜……人间美味就此形成。

       其中,最值得一提,令我至今记忆犹新的美味年糕,那就是南京的特产桂花猪油年糕。

       不管别人怎么看,反正在我眼里,桂花猪油年糕是年糕里的“最高境界。九月中秋,天地一片桂花飘香。这些温婉的黄色小花貌不惊人,其香味却清可绝尘,浓能远溢。如何把桂花的香味永久保留?南京人极为聪明,他们把桂花揉进细腻的糕体,然后,将猪板油剥去油膜,切成丁状,用糖腌好;再将糖猪油丁,一层层地揉入蒸熟的糯米糕坯中,静置一夜入味;最后,在糖年糕上撒上桂花,桂花猪油年糕就算完成。当人们把桂香吃进口里,咽进肚里,才算不辜负这盈盈香气。

       记得,我在南京上小学。年根时,父亲拎回家一包年货,放在柜子里。趁父亲上班,我悄悄打开柜子,发现其中有一个长方形包装。打开包装纸,发现是一包略有些黏软弹性的食品,上面还有稀疏的几粒桂花干。用舌头舔舔,有些甜。于是,我就用指甲抠下一小块,放在嘴里。哈哈!甜香可口,好吃!于是,我又抠下一块,放到嘴里。没想到,这一下,居然令我馋欲大增,竟停不下来!干脆,我就用小刀割下一条年糕,继续享受起来。尤其是当我吃到那一粒黄豆大小的猪油时,更是其香无比,回味妙不可言。直到我觉得再吃下去,肯定要出大事时,才慌忙把年糕包好,塞进柜子里。果然,就在那天,父亲母亲下班回家,吃完年夜饭,大家聚在一起说笑时,正要向我们炫耀他买回的年糕,却发现年糕只剩了一半!父亲立马瞪着我,笑着呵斥道:“你小子真是属耗子的?什么也藏不过你!”老天保佑,那天父亲没有揍我。但也由此,我记住了桂花猪油年糕。至少每到一处食品店,我都会不由自主地扫寻一=遍,看看有没有我心仪已久的桂花猪油年糕。

糖年糕

       那一年除夕,我们一家人坐在一起,其乐融融地磕瓜子,吃花生,吃桂花猪油年糕,一起守夜,开始放鞭炮,庆祝新年的到来。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