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畔趣说墨水湖

阳春三月,雨后初霁,空气清新,我和朋友漫步于墨水湖大桥上。放眼望去,湖面一片碧绿,水平如镜。煦风带着温暖和水润,轻轻拂过,心情豁然舒朗开阔。扶桥栏远眺,只见湖岸曲折,郁郁葱葱中,绿树荫浓,花开似锦。
朋友的家,就住在墨水湖旁。他无不得意地说,墨水湖由龙阳湖、太子湖等十几座大小湖泊汇集而成,是武汉市的大型湖泊之一,也是汉阳景观最好的地方。不过,墨水湖最好的景观地点都围在汉阳动物园内,要想赏湖,还得去动物园。我却摇头,说,不必。要知赏景的第一要诀就是不可尽兴,一定要留有余地,那就会令人时时惦念,那美景也就永驻心间,正所谓“犹抱琵琶半遮面”。一旦一览无余了,兴致也就尽了,那还能有什么念想?
突然,我想起五十年前的一段忆趣。记得那是1967年夏季,我的一个朋友是汉阳墨水湖中学的学生。在我的记忆中,他好像学过武,所以平时,他总会习惯性地两腿略呈马弓步,端着个“武架子”。他解释说,这种姿势,人站的最稳,也不怕有人偷袭。我却笑他,只要你不惹人,谁又没事偷袭你?其实,我和他交识,主要是觉得他为人厚道实诚。记得有一天,天气很热,我们俩正在墨水湖中学门前聊天。见到我汗流满面,他对我说,我们去马沧湖游泳吧。我说,这里就靠着墨水湖,为啥舍近求远?
他摇摇头,说,听老人说,墨水湖里不能游泳。见我不解,他补充说,你知道那湖为什么叫墨水湖吗?因为湖水是黑色的!老人们都说,只要在水里泡一会儿,皮肤就会变黑,还可能得病!
我虽不信,但自那以后,我还真就没有去墨水湖游泳。
当我煞有介事地把这事告诉朋友,朋友笑着反驳:你这是从哪里听来的歪理邪说?真要如此,那动物园里的白天鹅岂不都会变成黑天鹅了!
我指着略有些发暗的墨水湖,说:那你说为什么墨水湖水的颜色要比别的湖水深一些?那为什么这座湖要起个墨水湖的名字?
朋友解释说:“这你就孤陋寡闻了吧,这里还有段故事!南北朝时,南朝梁的昭明太子的封地就在这一带。这昭明太子天资聪慧,学识渊博,为了潜心整理前朝散乱的文学作品,他召集了许多文人,就住在这湖边,整日抄录修订海量的古文。每天抄录后,还要在湖中清洗笔砚,久而久之,湖水就被染黑了,所以就叫墨水湖。墨水湖的南面还有一座太子湖,据说那就是昭明太子的居住地。”见我半信半疑,朋友补充说,“这里还有一个传说,说是很久很久以前,从汉阳五里墩到七里庙一带还都是一片沼泽湖汊,有条乌龙在那里肆意作恶,害的周围的百姓有鱼不能捕,有地没法种。为了制服这条乌龙,百姓们决定建筑一条环形长堤,把乌龙困死在里面。可当他们费劲千辛万苦刚把大堤筑起,就被乌龙用尾巴给掀毁了。如此反复了几次,大堤还是无法建成。正在大家一筹莫展之时,来了一个白胡子老人,他对大家说:‘白天干,晚上挑,不如钢钉钉龙腰’。然后,老人就说服大家,建了一个巨大的炼铁炉,再经过七七四十九天的熔炼,锻出一根三丈三尺长的铁钎。然后,白胡子老人让大家抬起铁钎,在五里墩和七里庙之间的一处洼处,狠劲地插了下去,然后叫青壮年们轮流抡锤猛砸,把铁钎全都砸进地底下。就在砸完最后一锤时,突然间,地底下传出一阵凄厉的嚎叫,随后,狂风呼啸,暴雨如注。不一会儿,头顶被扎进铁钎的乌龙挣扎着从地底下伸出头,吐出一大股黑血后死去。这股黑血流到七里庙南边的一处洼地,就淤积成一个大湖,所以当地百姓就叫它墨水湖。有意思吧?”朋友笑着对我说。
一座湖泊,居然还有如此有意思的的传说!
不过,我这人好较真,尤其对南朝梁昭明太子等人在湖中清洗笔砚而致湖水变黑一事,还是不相信。
不久后,丹桂花开,满世界飘香之时,我应南京朋友的邀请,去南京和丹阳寻访南朝石刻,趁机查询了昭明太子之事。
历史上的昭明太子名叫萧统,是南朝梁武帝萧衍的长子。公元501年,萧衍出任南朝齐的雍州(今襄阳市)刺史时,萧统就出生于雍州。次年,萧衍出兵征讨暴虐昏庸的南朝齐的皇帝萧宝卷,攻入建康,并于公元502年建立南朝梁。萧衍自立为梁武帝,立2岁的萧统为太子。
古籍记载,萧统长大后,仪态文雅,举止端正,悟性极高。他读书一目十行,而且过目不忘。因萧衍笃信佛教,萧统也随之遍读佛经。
为了弘扬佛教,萧衍下令天下兴建佛寺,在顾山(今江苏省江阴市)建了一座“香山寺”。后来,萧统主动替父到香山寺带发修行。期间,萧统召集天下贤才,齐聚香山寺,共同将先秦至南朝期间八九百年间一百三十余位作者的七百余篇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编撰了一部诗文总集。由于这部诗文总集选材严谨,偏重文学,所选的多是经典之作,所以被为历代文人视为士子必读的一部文学教科书。
公元531年,31岁的萧统未即帝位而卒,谥昭明,所以后世称其为昭明太子,他所主持编撰的《文选》也被后人称为《昭明文选》。如今的香山寺还有昭明太子读书楼、文选楼、洗砚池等遗迹。
至于民间传说萧统的“采邑”于汉阳城西南的一片偏远湖区,实不可信,一是梁武帝萧衍不会把尚未成年的太子分封到如此偏远之处,而年幼的萧统也不会在远离都城建康(今南京)的荒僻湖边召集到天下文人共同安心编撰文选。至于在湖中清洗笔砚就能把如此之大的湖水染黑的传说,更是传言。哪怕再黑的水,经过一千五百年的岁月交替,也会变换颜色。
至于墨水湖湖水颜色发暗,其实是由于墨水湖水流较缓,因而造成湖中的藻类和微生物生长繁茂。而这些藻类和微生物死亡后,大量地淤积于湖底,经过长时间的腐变,就形成厚厚的一层黑色淤泥,所以使湖水的颜色看起来显得暗些。
面对美丽的墨水湖,朋友又不无自豪地说,其实,早在明代,这座墨水湖就曾是“汉阳十景”之一的“平塘古渡”。过去,从汉阳城赴京的官道到此时,被湖水阻隔,人们到此只能换车乘船过渡,很是不便。为此,官府就在这里开设官渡,叫做“平塘渡”。由于这里是官道要冲,官府就在这里设立了官驿和客舍,渡口两岸也因此日渐繁华。
本世纪之初,为了改善交通,在这里又建了一座1614米长的墨水湖大桥,直接连通江城大道。这座墨水湖大桥也是武汉城区最长的跨湖大桥,主桥有19个孔,中间最大的桥孔跨径达40米。为了凸现昭明太子曾在这墨水湖畔编撰文集、洗涤笔砚的传说,墨水湖大桥的建筑内涵就以昭明太子的“文风墨彩”为中心,在大桥两端,修建了四座桥头堡,分别命名为“研墨亭”、“洗笔亭”、“抚琴亭”、“吟咏亭”,使得墨水湖景区充满浪漫气息和文化底蕴。
朋友还一个劲地夸赞说,居住在墨水湖畔,似乎是距离中心区远了些,却有无数难得的好处。这里除了大面积的湖水可以观景,可以清心,可以畅怀,最为精彩的是,环湖还修建了一条十分漂亮的步行绿道。这条绿道主线长17公里,支线长11.6公里。沿途栽满了香樟、桂花、女贞、石楠等观赏树木和30万平方米的草坪。人们可以一边在绿道上漫步锻炼,一边可欣赏静谧的湖景、茵绿的草坪、茂密的林木,你说,这是不是神仙居住地地方!
墨水湖大桥如同彩虹一般横卧在碧波荡漾的湖面上,仿佛北京颐和园中的“十七孔桥”,融入了荆楚文化丰富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