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鹦鹉洲头说祢衡

(2022-10-24 17:54:06)

 

长江东去,挟带无数泥沙,历经沉淀,终成沙洲。常有百姓,到洲上种植开发。久而久之,沙洲之上,绿树成荫,稻菽一片,位于长江汉阳侧的鹦鹉洲就是其中之一。

鹦鹉洲虽是一片沙洲,却由于正对大江对岸的黄鹤楼。当无数文人墨客,登楼观景,展抒情怀之时,鹦鹉洲自然就成为第一借景抒情之处。

使鹦鹉洲得名的,是唐代诗人崔颢。论诗才,崔颢的诗作,激昂豪放,气势宏伟,才情横溢,他王昌龄、高适、孟浩然同列。只是他年轻时作诗多写闺情,流于浮艳,又娶妻唯择美者,俄又弃之,凡四五娶。由于名声欠佳,后来虽也得中进士,却只做了个太仆寺丞之类的不入流的小官,一生仕途困窘。无奈之中,他周游天下,于辗转中来到江城,登上黄鹤楼,借以舒展情怀。此时但见大江东去,水天一色,樯帆点点;烟波浩渺中鹦鹉洲似隐似现,对岸葱茏翠裹的龟山历历在目,一时间百般愁苦,涌上心头。依稀间,联想到自己漂泊蹉跎,仕途失意,忧从心起,不禁吟出: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的千古诗句。

不久,诗人李白在被流放于夜郎的途中遇赦,他返回中原时路过江城,也曾登楼,也曾触景生情,但当他见到崔颢留在黄鹤楼粉墙上的诗句后,感叹不已,竟一时无从下笔。

但李白是何许人也?他“诗仙”的盛名绝非虚妄。很快的,李白便借着崔颢的诗境,吟出《鹦鹉洲》一诗:鹦鹉来过吴江水,江上洲传鹦鹉名。鹦鹉西飞陇山去,芳洲之树何青青。之后,诗人意犹未尽,又写下《望鹦鹉洲怀祢衡》:才高竟何施,寡识冒天刑。至今芳洲上,兰蕙不忍生。借景抒发心中的积郁,是古代诗人惯用的手法,也为后世留下千古传颂的佳句。

到了宋代,苏东坡被贬黄州之时,也曾登临黄鹤楼。他凭栏远眺,滚滚长江,芳草萋萋鹦鹉洲尽入眼底。联想自己的遭遇,苏东坡伤感之情油然而生,也写下 江表传,君休读。狂处士,真堪惜;空洲对鹦鹉,苇花萧瑟。不独笑书生争底事,曹公黄祖俱飘忽。愿使君、还赋谪仙诗,追黄鹤。

其实,鹦鹉洲最初得名,是因东汉名士祢衡在此所做的《鹦鹉赋》。

东汉末年,平原郡般县(今山东德州)人祢衡颇有文采,却恃才傲物,自视清高,口不饶人。汉献帝时,祢衡到帝都许昌游学,却苦于无处投靠。有人对他说:何不去投奔陈群、司马朗(皆为东汉名士)?祢衡却说:我不屑与屠户买酒之人结交!又有人说:荀彧、赵融这些名士如何?祢衡轻蔑地说:荀彧只可做司仪吊丧,赵融只配管理膳厨!

《三国演义》第二十三回中说,弥衡狂妄自大,目中无人,公开遍贬曹操麾下的名士:此等人物,吾尽识之:荀彧可使吊丧问疾,荀攸可使看坟守墓,程昱可使关门闭户,郭嘉可使白词念赋,张辽可使击鼓鸣金,许褚可使牧牛放马,乐进可使取状读招,李典可使传书送檄,吕虔可使磨刀铸剑,满宠可使饮酒食糟,于禁可使负版筑墙,徐晃可使屠猪杀狗;夏侯惇称为完体将军,曹子孝呼为要钱太守。其余皆是衣架、饭囊、酒桶、肉袋耳!

高傲自大的祢衡唯独只和孔子的后人孔融交好,孔融也曾向当朝丞相曹操推荐祢衡。

但祢衡却认为曹操是个汉贼奸雄,不愿主动去拜见曹操,就自称有病,不肯前往。祢衡不仅不去拜见曹操,还背地里讥讽曹操。曹操得知后,很是恼火,又不便发作,就借称祢衡善于击鼓而让他当个司鼓手,想以此羞辱祢衡。有一天,曹操大宴宾客。其他鼓手都穿上鼓吏的服装,依次出场奏乐。轮到祢衡时,祢衡却没有换上演出服就出场了。管事的官吏呵斥他说:你为何不换衣服,就轻率上场,这是失礼!

祢衡二话不说,就当着众宾客的面,坦然地脱掉衣服,再赤条条慢吞吞地穿上鼓吏的服装。然后,就神情自若地敲起鼓来。这一举动,顿时惊呆了所有在场的嘉宾。

一曲鼓乐之后,祢衡丢下鼓槌,昂首离开。曹操为此很是生气,心中暗忖:祢衡这小子,居然胆敢当众羞辱我!但这个人尚有一些虚名,如若我杀掉他,反而会使天下人认为我心胸狭隘,不能容人。于是,曹操就把祢衡派到荆州刘表那里,想借刘表的手收拾祢衡。

许昌的一些名士们听说祢衡要去荆州,就都赶到城南为祢衡践行。可左等右等也没见到祢衡,有人就不高兴地说,这祢衡也太无礼了,大家都来为他践行,他倒好,居然迟迟不到!等会儿他来了,我们大家也都不理睬他!

等了许久,祢衡总算来了,他不仅没有因为迟到而向大家道歉,而是坐地上哭了起来。众人不解地问他:你哭什么?祢衡说,我来到尸体堆里怎么能不悲伤呢?

众人一听,更是火冒三丈,全都扭头就走。这一来,祢衡也自觉无趣,只好独自起身离开,南下荆州去了。

到了荆州,起初,刘表得知祢衡的才气,也很敬佩他,凡事都会请教祢衡。但祢衡对刘表却很是轻慢,甚至认为刘表写的奏章词理不顺,竟当场撕掉,丢在地上,使得刘表大感耻辱。但刘表也是个聪明之人,他也不愿杀掉祢衡,使自己落得个擅杀士人的名声。于是,刘表就把祢衡派到江夏太守黄祖之处,想叫性情粗鲁的黄祖教训一下狂傲的祢衡。

果然,祢衡一到汉阳,就和黄祖产生了矛盾。但黄祖看在刘表的面子上,还能容忍祢衡的倨傲。

黄祖的儿子黄射却很看重祢衡,他常和祢衡一起饮酒赋诗。有一天,黄射邀请祢衡到江心洲打猎饮酒。

酒席间,黄射令人取过一只漂亮的鹦鹉,说:“这只鹦鹉是西域商客所赠,弥足珍贵,但我黄射却不配收留。”说罢,他就将鹦鹉送给祢衡。

祢衡接过鹦鹉,对黄射说:“鹦鹉乃西域灵鸟,你的朋友不远万里送给你,岂可随意转送于我?”

黄射知道祢衡不会轻易收取他人的礼物,就笑着说:“你当我是白送你这只鹦鹉呀,我可是有条件的。那就是请先生当场写一篇咏鹦鹉的诗赋,让我们大家共同欣赏!

此时的祢衡心情颇佳,见四座宾客都随声附和,便欣然应承:“众命难违,那祢衡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祢衡又细看了一会儿鹦鹉,然后闭目沉思起来。他想到:鹦鹉外貌俏丽,聪慧可人,能与鸾凤媲美。它本应与同伴翔游于崇山峻岭之间,栖息在茂林高树之上,只可惜落入人手,羽翼被剪除,空有满腔凌云志,却又无奈地苟活在笼架之上,成为人们的玩物。

祢衡又联想到自己,空有满腹学识,却只能寄居于浑浑噩噩的主人门下,才智得不到舒展,自己与这只鹦鹉何其相似。他顿时才思如涌,提笔挥就一首《鹦鹉赋》。

在《鹦鹉赋》中,祢衡以拟人手法,先是描写美丽高洁的鹦鹉身陷笼槛却志存高远,暗衬出他自己有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鹦鹉洲头说祢衡

不久,黄祖宴请宾客,也请祢衡参加。在席间,祢衡却出言不逊,使黄祖很是难堪,便斥责祢衡。不料,祢衡却当众讽刺起黄祖庙中之神,虽受祭祀,恨无灵验!这一下可把武夫黄祖给惹恼了,当即就下令杀掉祢衡。祢衡被杀时,年仅二十六岁。

得知祢衡被杀,黄射怆凄流涕地将祢衡葬在江心洲上。传说,祢衡死后,那只鹦鹉就落在祢衡的墓碑上,不吃不喝,彻夜哀鸣,死于墓前。从此,人们就把这座江心洲改称为鹦鹉洲。

一段传说,辉煌了一座沙洲。

由于长江水势无常,鹦鹉洲历尽沧桑,终于在明代末年没入江底。

沙洲虽湮没,美妙的传说却永存。它倾倒了无数文人墨客,来此观大江,来此眺沙洲,留下许多诗赋,凭吊古人,也借以舒缓沉郁的心胸。

但也由于沉没于江中多年,鹦鹉洲的准确位置至今不清。于今,人们也都只是猜测鹦鹉洲的大概位置。至于弥衡墓,也早已随着鹦鹉洲的湮没而消失了。

也由于鹦鹉洲的名气,甚至还曾为此引发一场官司:清代乾隆年间,靠近武昌一侧的白沙洲也淹没于江中,而汉阳岸旁又有新的沙洲淤出。于是,白沙洲的洲民吴某等就将一纸诉状告到官府,要获取这块新沙洲的所有权。他们的理由很简单:此消彼长,但都是同一块陆地,我等要在沙洲上种地吃饭。而汉阳县则抗诉说,鹦鹉洲历来为汉阳的古迹,今既淤出,乃是神助,其又在汉阳东门外,怎可远属武昌?

据说,最后经汉阳县令裘行恕的力争,新沙洲还是归属汉阳,并恢复鹦鹉洲名,以存古迹。据说,如今的洲头,就是当初鹦鹉洲的一部分。

其实,那鹦鹉洲本就是长江中的一块沙洲,东向武昌,西临汉阳,独自兀立。它沉没了,谁又有什么办法?它又淤出了,自然靠近谁就属于谁!无怪当时有人就笑噱:人家鹦鹉洲边住,一向开门对汉阳……却是汉阳川上女,过江来买武昌鱼。

祢衡是个满腹才华之人,他的死,多少让人觉得有些可惜。但仔细想来,这也是他必然的结局。一个人再有才华,若不识时务,恃才傲物,处处看不起人,处处贬低他人,这其实就是在封堵自己的人生之路。时间一长,自己也就没路可走了,自然直剩下死路一条。

祢衡仅凭才华横溢,就目空一切,就逮谁骂谁,好像天下就他一人最高尚。这毛病就很不好!所以,祢衡三易其主,三遭唾弃,不得善终。

祢衡的所作所为,也是我们为人处世的一面镜子。

 鹦鹉洲头说祢衡

1983年,有关部门在汉阳龟山半坡上重新修建了祢衡墓,墓后是弥衡写的《鹦鹉赋》碑刻,这里远离鹦鹉洲,墓中也没有弥衡的遗物,但还是武汉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