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的窑湾古镇
邳州,古称“下邳”,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早在夏商时代,这里称“邳国”;秦代置下邳县;南北朝时,改称邳州。
在邳州有纵、横两条大运河:一条是从北面台儿庄方向流入的京杭运河中运河段,另一条是从境西徐州方向流入的京杭运河不牢河段。
从山东台儿庄向东南至江苏淮安的中运河,长186公里。中运河在邳州境内长56公里。
京杭运河虽然历史悠久,但它流经邳州的时间却不长,自明代万历三十二年(公元1604年)“开泇济运”,至今只有400多年的历史。当年,由于黄河改道,导致泗水河床淤塞,漫流肆溢,给邳州带来水患。河督李化龙征集民工从沛县夏镇(今山东微山县)李家口引水,汇入泇河,再导水至宿迁入黄河,这就是如今流经邳州的京杭运河中运河段。
邳州北靠微山湖,南接骆马湖,由于这里地势低洼,十年九淹。明代开挖东运河,上承微山湖水,下排至骆马湖,使为患邳州的洪涝灾害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也为邳州的水上运输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这一时期,运河滔滔,往来舟楫,穿梭如织,一片繁荣景象。
而同享运河之利的窑湾古镇,位于邳州南20公里,在京杭大运河及骆马湖交汇处。
金秋十月,鬼子飘香之时,我慕名去了窑湾古镇。
窑湾镇兴起于清代初年。康熙八年(1668年),山东郯城发生地震。康熙大赦天下,下旨,原被羁押的明朝官员到震区开荒,可免死罪。于是各地明朝旧官纷纷带领族人来到灾区窑湾。这些前朝遗老文化素质高且有管理经验,他们利用当地“S”形河岸,按五行八卦方位筑城辟路,使得窑湾得以迅速发展,繁华如市。目前,古镇尚遗留有大清窑湾邮局、赵信隆酱园店、苏镇扬会馆、江西会馆、山西会馆和钱庄、布庄、当铺、商铺等古建360余家。
而从江西来到窑湾的一批明末旧官员、宫庭药师和药工,则投资兴建了江西会馆,经营药材,悬壶济世,著书立说。
此时,小镇内桂花盛开,香气袭人,漫步于幽静的古镇,饶有兴致地欣赏着古民舍老店铺的质朴和清幽,颇有一番难得的情趣。突然间,见道路边有家悬有“船菜”字样的饭铺。不禁兴趣顿生,船菜是个什么菜系?过去从未听闻。走近,看到介绍,才恍然大悟。

传说,乾隆三十年时,乾隆南巡路过窑湾,吃的就是船菜。还当场即兴写下“味极天下”四个字,赐给店家。只可惜,此时处于疫情期间,船菜馆没有开张,我没有品尝到船菜的美味。
每到一地,我总爱打听当地的特产。窑湾古镇最著名的土特产是绿豆烧和甜油。
绿豆烧是窑湾出产的一种烧酒,酒色如绿豆般碧绿清澈,故而得名绿豆烧。据称这名字也是乾隆所赐,还被定为贡酒。想想这窑湾小镇与江苏名酒之乡宿迁毗邻,绿豆烧能和洋河大曲和双沟大曲并肩而立,各有其固定的购买群,必定有它独特的绝佳之处。
窑湾甜油则是类似酱油一类的佐料。甜油酱香浓郁,鲜美爽口,加入了甜油的凉菜、生鲜,味道异常鲜美。
到运河古镇,我自然不会忘记欣赏古桥。窑湾镇三面临水,所以古镇里的桥也多,如月牙桥、华棠桥、龙舟桥,还有戒烟桥、戒色桥和戒赌桥,皆各具特色。

龙舟桥



试想,门前有京杭大运河流经,闾里有八省商会汇集,小镇博取众家之長,形成独有特色,何足为奇?
天下之道,有容乃大。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