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璧寻访灵璧石

http://s8/bmiddle/003sXHiUzy7abROnWKPc7&690
http://s8/mw690/003sXHiUzy7abRRo40De7&690
http://s11/mw690/003sXHiUzy7abRRzS9I8a&690
奇石园内园一半湖一半,缀以亭台阁榭,小桥曲廊,雅致 清幽。真没想到,一个小小 的县城里居然有如此美妙之处。
http://s11/mw690/003sXHiUzy7abRRzS9I8a&690
http://s8/bmiddle/003sXHiUzy7abRWz2Zh87&690
绿荫下,翠竹畔,一尊尊庭院观赏石,如峰峦洞壑,如岩岫华岱。表肤沟壑交错,窦 穴参差,粗犷雄浑,气韵苍古,别具一番沧桑之美。
http://s12/bmiddle/003sXHiUzy7abRYRkGTeb&690
许是天阴下雨,也许是我来的过早,在偌大的园内奇石博物馆内,只我一个赏客。这
更好,没了他人的喧嚣干扰,正好静心细细地观赏一番。步入展厅,满目的的灵异奇石,
似山峦叠峰,如层云缭绕,或象珍兽猛禽,或干脆什么都象什么也不象,或想它是什么它
就是什么。置身其中,花了眼,乱了思维,我终于懂得了什么叫鬼斧神工,终于知道了什
么是天地造化,终于知道了古今天下为什么那么多人醉心石趣。 约 8
亿年前,此地曾是一片浅海。藻类植物大量繁殖,它们死后与海水中的碳酸盐一 起形成礁体,在海相沉积作用下,缓慢发育成形态各异的石体。2
亿年前,这里的地壳上 升为陆地。经过复杂漫长的地理变化,就形成了现今形态怪异夸张的灵壁奇石。灵璧石石
质坚硬厚重,表面清润秀奇,形状怪异,其和太湖石、昆(山)石、英(德)石共为中国 四大名石。宋代杜绾所著的《云林石谱》汇载石品 116
种,将灵璧石列于首位。明人文震 亨也说:“石以灵璧为上,英石次之”。唐代白居易在符离东林草堂时,将状怪且丑的灵
璧石置于中庭,支琴贮酒,长啸觞咏,敬若上宾。唐代宰相牛僧儒亦酷爱灵璧石,“待之 如宾友、视之如宝玉、 爱之如儿孙”。
南唐李煜有一块名为“灵璧研山”的奇石,径逾尺,耸 36 峰。下有洞三折而通上洞,
中有龙池,天雨则润,滴水稍许于池内,经旬不干。后主爱之尤甚,时时把玩不已。“灵 璧一石天下奇,声如青铜色碧玉,秀润四时岚岗翠,宝落世间何巍巍”,这是宋代诗人方 岩对灵璧石发出的由衷赞叹。 北宋书画“四大家”之一的米芾爱石更是到了如痴的地步。他出任无为州监军时,见 衙署庭院中有一块灵壁石奇特兀立,大喜道:“这块石头值得受我一拜。”立即整饰衣冠 躬身深拜,称其为“石丈”。后来他又听说河边有一块更为丑陋的灵壁石,连忙赶去。见到 此石,米芾更为精细,竟跪拜于地,并命人把它移到衙署内,终日为伴。米芾任职涟水时, 终日玩石,竟然荒疏公务。按察使杨次公前往监察,警告米芾:“朝廷以千里付公,汲汲 公务,忧惧有阙,哪得终日弄石?”米芾嘻笑着从袖中取出一块“嵌空玲珑,色极清润” 的石头,对杨次公说:“如此之石安得不爱?”杨次公板着脸不理睬他。米芾又取出一块 “奇巧又甚”的石头,杨次公还是不理睬他。米芾再取出一石,给杨次公看,又说:“这 块石头如何?”不料杨次公忽然说:“非独公爱,我亦爱也。”说罢,从米芾手里一把抢过石 头,头也不回地走了。爱石之心,人皆有之,但因爱石而荒废公务就是米芾的不是了。那 杨次公虽严正,却也爱石,竟被米芾的奇石所吸引,居然也忘了公务,此虽不务正业,却 不失为一段爱石雅话。 苏东坡也爱石痴迷,几乎不减米芾。据说:宋代元丰八年,东坡去金陵,途经灵璧, 见一块“作麋鹿宛颈状”的灵璧石,极爱之,乃即兴作《丑石风竹图》。主人以此石相赠。 北宋徽宗政和年间于开封建“艮岳”,灵璧曾贡一巨石,宋徽宗亲自燃烛焚香,拜倒在灵 璧石下。并题写“庆云万态 奇峰”的条幅,挂在这方灵璧石之上。 元代书法家赵孟頫珍藏“灵璧香山”一座,孔窍委婉,相互贯通,燃香于内,烟云缭 绕经久不散。而那位喜好风雅文玩的乾隆爷更是总结了古人对灵璧石的一切赞誉,称其为 “天下第一石”。 灵璧石虽不如和田玉般凝润,不比翡翠的美艳,不比青田玉的细腻,更不能琢磨成玩 件终日佩戴把玩,但其奇峭古拙,纹理怪异,雅致大气,却为欣赏石之最境界。而且,我 甚至觉得,这灵璧奇石本就有着难以名状的生命。有人或许反驳:石头怎有生命,它只是 块僵死的固体。可我却就相信石头有生命。自从它形成之初,亿万年来,它就吸收着天地 灵气日月精华,逐渐地凝练出剔透通灵的生命来。那或嶙峋或玲珑或嵖峨或隽秀的石头里, 无不存在着神奇的生命之美。就如同人一样,石头也有着它的喜、怒、哀、乐,只不过表 现方式不同。喜者,石形柔和温媚凝腻润腴,给人一种祥和亲切之感;怒者,石形棱角张 扬尖刻粗砺咄咄逼人,似有无限的愤慨喷泻欲出;高贵者,巍巍然昂首向天,似昆仑如泰 山;睿智者,石形圆润剔透,气韵有神……
中有龙池,天雨则润,滴水稍许于池内,经旬不干。后主爱之尤甚,时时把玩不已。“灵 璧一石天下奇,声如青铜色碧玉,秀润四时岚岗翠,宝落世间何巍巍”,这是宋代诗人方 岩对灵璧石发出的由衷赞叹。 北宋书画“四大家”之一的米芾爱石更是到了如痴的地步。他出任无为州监军时,见 衙署庭院中有一块灵壁石奇特兀立,大喜道:“这块石头值得受我一拜。”立即整饰衣冠 躬身深拜,称其为“石丈”。后来他又听说河边有一块更为丑陋的灵壁石,连忙赶去。见到 此石,米芾更为精细,竟跪拜于地,并命人把它移到衙署内,终日为伴。米芾任职涟水时, 终日玩石,竟然荒疏公务。按察使杨次公前往监察,警告米芾:“朝廷以千里付公,汲汲 公务,忧惧有阙,哪得终日弄石?”米芾嘻笑着从袖中取出一块“嵌空玲珑,色极清润” 的石头,对杨次公说:“如此之石安得不爱?”杨次公板着脸不理睬他。米芾又取出一块 “奇巧又甚”的石头,杨次公还是不理睬他。米芾再取出一石,给杨次公看,又说:“这 块石头如何?”不料杨次公忽然说:“非独公爱,我亦爱也。”说罢,从米芾手里一把抢过石 头,头也不回地走了。爱石之心,人皆有之,但因爱石而荒废公务就是米芾的不是了。那 杨次公虽严正,却也爱石,竟被米芾的奇石所吸引,居然也忘了公务,此虽不务正业,却 不失为一段爱石雅话。 苏东坡也爱石痴迷,几乎不减米芾。据说:宋代元丰八年,东坡去金陵,途经灵璧, 见一块“作麋鹿宛颈状”的灵璧石,极爱之,乃即兴作《丑石风竹图》。主人以此石相赠。 北宋徽宗政和年间于开封建“艮岳”,灵璧曾贡一巨石,宋徽宗亲自燃烛焚香,拜倒在灵 璧石下。并题写“庆云万态 奇峰”的条幅,挂在这方灵璧石之上。 元代书法家赵孟頫珍藏“灵璧香山”一座,孔窍委婉,相互贯通,燃香于内,烟云缭 绕经久不散。而那位喜好风雅文玩的乾隆爷更是总结了古人对灵璧石的一切赞誉,称其为 “天下第一石”。 灵璧石虽不如和田玉般凝润,不比翡翠的美艳,不比青田玉的细腻,更不能琢磨成玩 件终日佩戴把玩,但其奇峭古拙,纹理怪异,雅致大气,却为欣赏石之最境界。而且,我 甚至觉得,这灵璧奇石本就有着难以名状的生命。有人或许反驳:石头怎有生命,它只是 块僵死的固体。可我却就相信石头有生命。自从它形成之初,亿万年来,它就吸收着天地 灵气日月精华,逐渐地凝练出剔透通灵的生命来。那或嶙峋或玲珑或嵖峨或隽秀的石头里, 无不存在着神奇的生命之美。就如同人一样,石头也有着它的喜、怒、哀、乐,只不过表 现方式不同。喜者,石形柔和温媚凝腻润腴,给人一种祥和亲切之感;怒者,石形棱角张 扬尖刻粗砺咄咄逼人,似有无限的愤慨喷泻欲出;高贵者,巍巍然昂首向天,似昆仑如泰 山;睿智者,石形圆润剔透,气韵有神……
http://s14/bmiddle/003sXHiUzy7abSgPJ4p2d&690
霸王举鼎
http://s1/bmiddle/003sXHiUzy7abSlhIiY10&690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http://s1/bmiddle/003sXHiUzy7abSlhIiY10&690
http://s14/bmiddle/003sXHiUzy7abSoolUFcd&690
把酒问青天,今夕是何年
http://s5/bmiddle/003sXHiUzy7abSqNSuM64&690
志在苍穹
http://s7/bmiddle/003sXHiUzy7abSBoSPAe6&690
展厅中还有一具磬石编钟。灵璧磬石其色如墨玉,轻叩可发出金属般琤琮之声,余音
绕梁。古人将灵璧磬石切割打磨后做成大小不等的石罄,供殿堂奏乐之用。《尚书•禹贡》中,就有三千年前殷商时代取灵璧石作磬的记载。战国时代齐国的孟尝君得知灵璧有奇石,
遣使者“以币求之”,“运回十车美石,分给诸庙以为磬”。唐代诗人白居易所写的《华原
磬》中吟道:“华原磬,华原磬,古人不听今人听。泗滨石,泗滨石,古人不击今人击。
今人古人何不同?用之舍之由曲工。乐工虽在耳如壁,石分清浊即为聋。梨园弟子调律吕,
知有新声不知古。古称浮磬出泗滨,立辩致命声感人。宫悬一听华原石,君心遂志封疆
臣……宋代诗人戴复古在《灵璧石歌》中唱到:“今到方岩有灵璧,我来欲作灵璧歌,击 石一唱三摩掌……泗滨灵璧今如何。安得此
石来岩阿郁然盘礴中原气,对此令人感慨多。”明代《礼部志稿》中更是明确:“自尧舜以来,钟必用青铜,磬必用灵璧石。若用纯金西
玉为钟磬,恐其声不可合,众音不可以感格神明。”1970
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邀游太空时,播放的《东方红》乐曲,就是用灵璧磬石制作的编钟演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