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风信子花开的声音
风信子花开的声音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057
  • 关注人气:29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江城武汉回望历史风烟——小宇十三岁闲趣拾零(十七)

(2021-10-10 09:35:22)
标签:

育儿

旅游

历史

教育

武汉

分类: 难忘初中
在江城武汉回望历史风烟——小宇十三岁闲趣拾零(十七)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满满的豪情逸兴。因为一首词,再到一座城。
    2017年暑假,吟诵着毛主席气势磅礴的浪漫主义不朽词作《沁园春.长沙》,小宇来到湖南,在橘子洲头、韶峰脚下,看湘江北去,访伟人故里,与历史“湘”逢;2018年春节期间,也是在毛主席同样激越人心的《水调歌头.游泳》这一经典名篇指引下,小宇来到江城武汉,感受它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寻找中国近代史的斑驳记忆。
    黄鹤楼, 武汉的地标建筑,雄踞蛇山之巅,俯瞰万里长江,因唐代诗人崔颢和李白的诗作而名扬四海,被誉为“天下江山第一楼”。前有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后有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两首诗,小宇小学的时候都学习背诵过,都是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相比之下,我更喜欢崔颢那款),古人之间的高手过招,给后世留下了无比珍贵的文化瑰宝。

在江城武汉回望历史风烟——小宇十三岁闲趣拾零(十七)
——登临黄鹤楼,极目楚天舒。武汉长江大桥在雾色苍茫中若隐若现,“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在江城武汉回望历史风烟——小宇十三岁闲趣拾零(十七)
——崔颢题诗《黄鹤楼》,引发了李白“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而搁笔的千古佳话。

在江城武汉回望历史风烟——小宇十三岁闲趣拾零(十七)

    “红楼”,位于蛇山南麓阅马场上的一幢红瓦红墙的西式小楼,是辛亥革命第一枪打响的地方。清朝末年,这里曾是湖北省谘议局,后成为武昌起义军政府所在地。这座只有两层楼的砖木结构建筑,沐浴着历史的风雨,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1911年10月10日,腐朽没落的清王朝和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自此被推翻,如今是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里面收藏着大量珍贵文物和资料,还原了当时的历史风貌。门前的广场上,1931年铸造的孙中山先生铜像巍然屹立。
在江城武汉回望历史风烟——小宇十三岁闲趣拾零(十七)


在江城武汉回望历史风烟——小宇十三岁闲趣拾零(十七)

    武汉东湖,帆影点点,碧波万顷,是杭州西湖的六倍大,由长江淤塞而成。相比西湖的精致妩媚,大气开朗的东湖自有一种刚柔相济之美。从古至今,无数名人骚客在此留痕,给东湖增添了风雅蕴藉的文化气质。沿着湖滨步道来到网红明星大学——武汉大学,穿过“学大汉武立国”的牌坊,顶着寒风在空旷的校园里徜徉,一边远眺珞珈山,一边脑补着一个月以后这里樱花盛放的灿烂景象。

在江城武汉回望历史风烟——小宇十三岁闲趣拾零(十七)


在江城武汉回望历史风烟——小宇十三岁闲趣拾零(十七)

    吉庆街,茶肆酒楼林立,荟萃了武汉的风味小吃和特色民俗,充满烟火气息,热闹喜庆,年味满满。小宇在这里品尝了豆皮、热干面、武昌鱼和排骨莲藕汤,领略了武汉久负盛名的美食文化,不虚此行。

在江城武汉回望历史风烟——小宇十三岁闲趣拾零(十七)

    汉口火车站,经典怀旧的欧式建筑,仿佛老电影里的画面,引领我们穿越到岁月深处。江城掠影,匆匆一瞥,带着美好的回忆,从这里启程回家。

    (发博之日,恰逢辛亥革命110周年纪念日。借此机缘,铭记历史,祝福未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