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腊八粥暖驱岁寒

(2024-01-14 18:08:42)

腊八粥暖驱岁寒

冬月将近,我妈就开始念叨过腊八做红粥的事了。

上岁数的人过节有自己的一套讲究,我妈说腊八粥里要有八样食材,照应那个“腊八”的“八”字。早年做粥前,她总是扳着手指头数念,黄米、谷米、高粱米、红枣、大红豆、小红豆、黑豆,最后连水都算进去才凑够数。至于为什么必须是八样东西,她只知其一,经不起接二连三的追问。一旦被我抛出的一连串“为啥”绊住了,就嗔怪我“扛着板撅刨老根”,然后很武断地告诫我:这是个风俗,一辈一辈传下来的,你只管记住,照着做就是了。

记是记住了,但我照着做的时候很少,不惟腊八节,很多节日都过的潦草,对应的吃食大多是她做好了送来的。就比方每年的腊八粥,一定是她老人家做好,托弟弟捎给我的,这种惯例也也就成了我们家的一个“风俗”——家风的风,约定俗成的俗!

朔州做腊八粥的主料是黄米,黄米的前身是黍,黍是五谷之一。十里不同风,网上看过有的地方吃猪油煎黄米饭,油腻腻糯叽叽地在锅里粘连着,并不诱人。雁北一带除了做腊八粥用黄米以外,黄米的其它吃法我没见过,一般情况黄米是磨粉做黄糕油糕吃的。黍子曾经是我们这里广泛种植的小杂粮,但近年来,人们好像不大种黍子了,图省事一律种玉米,只有那些大型机械到不了的边角地块才会种黍。若要遇个好年景,种个半亩七分,一年的油糕就有了着落。一年过一个腊八,淘换点新黍子,精工细磨几升黄灿灿的好米,是一锅地道腊八粥的基础。为了夯实这个基础,必须提前打问落实。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陈粮和新粮是不可同日而语的,黍子这种粮食表现的尤为突出,新黍子磨出来的米不仅色泽金黄而且自带甜香,旧黍子磨出的米色香味大打折扣,这种娇气贵气让我联想到了荔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举杯敬流年
后一篇:你是哪根葱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