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题记;朋友的孩子不幸患上了这种听力障碍,我也不知道能帮助他什么?只知道这种病也较难治,如何能让这些孩子溶入正常人的世界,如何让他们成才,如何不受到人的歧视?他们需要更多的关爱和帮助,哪怕我们的举手之劳能带给他们一点点欢乐,我也就心满意足。请看孩子的母亲写给来的一封信。
征程刚刚开始 “妈妈,我想吃鱼。” “为什么?” “吃鱼聪明,大姨说我不太聪明。” “大姨怎么说的?” “大姨说,你能不能长点脑子。” “妈妈,昨天你有没有做梦?” “没有啊。” “可是我做梦看见你了,你怎么没看见我呢?” 以上绝对不是什么《笑话三百则》中的篇章,而是我的女儿小雨——一个听障儿童的天真话语。 我们的女儿宁瑜已经上小学三年级了,从无声世界走入有声世界也有七年的时间了。看着她从那个眼神迷茫的小丫头长成现在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从面对锣鼓震天响毫无反应到现在的话痨,作为听障儿童的家长,我们真是感慨万千,百味杂陈。重返主流社会、走入普通小学是听障儿童康复的第一个目标,征程没有结束,而是刚刚开始。“听障儿童的康复是一辈子的”,这是我们在北京康复学校学习时老师的话,现实的确如此。对于宁瑜而言,面对的问题还很多很多……
首先,是交朋友问题。 说实话,宁瑜不是那种康复得特别好的孩子。因为做耳蜗的时间较晚,再加上之前的康复走了一些弯路,基础打得不扎实,这直接影响到了她与别人的沟通不是很顺畅。她的语言清晰度还不够好,有时候自己偷懒说话时不愿张嘴,脾气又急,语速过快,很多时候别人都听不懂她在说什么?大人还会有耐心让她再说一遍,可是小孩子是天真又直接的。听不懂干脆走人,所以,愿意跟她一起玩的孩子不多。这也是听障儿童尤其是康复不好的孩子最常遇到的问题之一。这是我们最关注、最揪心也很无奈的事情。刚上一年级的时候,我们常常带着她去找小朋友玩,家长先和小朋友交上朋友,再引导她与人家做朋友。所以那时我们家小区广场上常出现的情景是,别的家长都在树荫下聚在一起聊天,我们却是和一群孩子一起满广场疯跑。后来还不错,她在班级上交到了几个好朋友,我们的感觉就是,真像是大夏天喝了冰汽水,满嘴黄连吃到了一口蜜糖。对那几个小同学,我们心里也充满了感激,感谢她们对宁瑜的接受和包容。但是,朋友少的问题依然存在,除了那几个朋友之外,她还是很孤独的。虽然不能要求别人怎么样,但我们还是希望有更多的小朋友、大朋友能够多一点耐心,喜欢宁瑜,愿意与她做朋友。
其次,是守规则问题。 我们家一直坚守这一原则,就是绝不溺爱孩子,不因为她听障的问题就纵容她。不过每一个孩子的家长都不愿意自己的孩子受欺负,我们也是如此。常常有这种情况出现:她对你说,今天某某某打我了。我们心里一紧,再问具体的情况,却是,人家正在那里玩呢,她过去给人家捣乱,或者是她特别喜欢人家一个什么东西,也不征求人家同意就拿起来了。或者是本来是喜欢人家想和人家好好玩,但下手没轻没重的,弄疼了别人。好一点的孩子就不理她,厉害的就会骂她或者动手了。自己孩子被骂或者被打了,我们虽然心痛却也不能怪人家孩子,只能是教育自己孩子。是她不守规则。在这一点上,是我们家长平时教育的不够。宁瑜偏偏又是那种比较活泼,毛手毛脚的孩子。我们既担心她和小朋友玩弄痛了人家,又担心她受欺负,不知道反击。这个问题一直纠结着我们,我们能做的是正人先正己,凡事先自省。同时也特别希望孩子的家长和小朋友能理解她,她绝没有坏心眼,不是故意冒犯别人。
第三,受歧视问题。 我其实非常不愿意写下“歧视”这个词。因为我一直认为,孩子的世界是很单纯和干净的,不存在“歧视”问题。真正的“歧视”来自成人。因为大人的功利,才会导致孩子表现出“歧视”的行为。同时,我也不得不承认,对于听障儿童来说,歧视是真真切切存在的。因为听力障碍,这类孩子接受信息有阻碍,思维比较简单、单一,再加上有的如宁瑜这样语言清晰度不是很好,给人感觉是笨一点,甚至还有人会认为这个孩子是不是脑子有点问题。我曾经遇到过一件让我特别难受的事情,一个孩子的家长闯到我家里来,说不愿意让他家孩子和我女儿坐在一起,还质问我你女儿是不是还有其他的生理毛病,他的理由是我女儿上课放屁影响到他孩子了。面对这种情况,我也只能是哭笑不得得把他的指责当屁放了吧。 这样极端的情况还是少数,我们仅仅希望,听到听障儿童发出不那么清楚的发音时,不要像看怪物一样的看他们;当他们和你说话你听不大清时,请耐心地让他们再说一遍;如果他嬉笑打闹影响到了你,请告诉他们正确的做法是什么,不要粗暴的呵斥他们,也许他只是不太懂得规则而已。
第四,自立。 和她的同学相比,宁瑜的自立能力还有差距。比如,她的同学早就会自己拿钱去买东西了。宁瑜是必须大人告诉她要买什么什么,而且钱要正好。有一次她奶奶让她去买馒头,钱不够,她就来回跑了两趟,而不是自己变通一下,比如少买一个,或者先赊欠着。因为听力障碍导致的外界信息接受的少,许多她同龄人都明白的事情她却不懂。必须一一给她指出来、讲到了,她才能明白。举个例子来说,正常孩子遇到买东西钱不够的情况会变通,少买一个或者先赊欠着,因为他可能在跟着大人买东西遇到这种情况时看大人这样做过。但是对宁瑜来说必须经历一次,你告诉她应该怎样,她才能学会。看来我们还是太心疼她了,应该多给她锻炼的机会。
第五,学习 一、二年级的时候宁瑜的学习还不错。就是英语弱一点。上了三年级,语文的功课深了,尤其是阅读理解这一部分,她明显着学着吃力。早在北京康复学校学习的时候,她的康复老师对我说,语文的阅读理解对听障儿童是道槛。词汇量、理解能力都会影响到她。这一块也是需要家长下工夫最多的地方。词汇不理解,就要一个一个词的先给她讲明白了;文章看不懂,就要和她一起读。这是个需要长期攻坚的工程。 虽然遇到了以上诸多问题,但令我们欣慰的是,宁瑜的校园生活还是快乐的。她的学校宽容地接受了她这样的孩子,并一直关注着;她的老师对她如普通孩子一样严格要求;她的同学对她充满了爱心;她的好朋友帮助她、照顾她。这正是我们这些听障儿童家长所期望的,希望这份包容、这份爱心、这份关注能持续她的一生,让她在本能听力被残酷地剥夺后,也能坚强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