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80后大男孩手绘百年大青岛 手绘旅行日记激发绘画兴趣

(2014-02-13 10:42:13)
标签:

杂谈

从青岛有记载的建制以来,城市面积扩10倍,道路长度增275倍,人口增了解100多倍。青岛的人文、建筑、民俗、美食、游玩及以后的发展,都在一幅幅手绘图上展现。而绘完这200页图文并茂手绘本的是青岛一名80后大男孩。昨日,大男孩马达称,手绘本将于本月底完成,三月底绘本即可呈现在市民面前。记者 王汉峰

创意:旅行日记启发手绘青岛

出生于1982年的马达曾去过不少地方,他每到一地,就会用手绘的方式纪录一下当地的建筑及历史文化,在十余年的时间里,从国内到国外,他纪录了三大本旅行日记。在一次同学聚会上,他拿出来炫了一下,没有想到,立刻引爆全场。同学都争着要他复印他们感兴趣的地方,一看手绘这么有市场,立刻让马达来了兴致。 马达称,本身青岛就是全国乃至世界上著名的旅游城市,如果能将青岛的景点以手绘的形式展现出来,那么肯定会引起旅游人士的欢迎。拿着手绘本,边欣赏边游玩,一点也不感觉到累,这才是真正地享受生活。

分类:六大类展现百年青岛

翻开马达的手绘本,第一页就是浙江路的天主教堂,这是青岛地区最大的哥特式建筑,也是中国唯一的祝圣教堂,同时也是基督教建筑艺术的杰作。据马达介绍,他的手绘本共分人文、建筑、民俗、舌尖上的青岛、玩在青岛、青岛未来等六大部分。而青岛的特色建筑占了相当大的部分,而不被人知道的窗户,更是青岛建筑的一大特色。他收集的资料显示,青岛建筑号称万国建筑,而窗户当时也是从世界各地运来的,窗户是建筑的“眼睛”,漂亮的窗户也给建筑增添了诸多妩媚。因此,青岛的千面窗户要作为单独一张进行展示。 在其中的一张手绘本上,有一页“《青岛晚报》创造了“古力”这个词”,上面绘有七八只不同的古力,图文并茂讲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本报一编辑(王铎)因德语“Guuly”这个词音译了这个“古力”一词,后来流传开来。 而啤酒文化也在他的笔下进行了更好地诠释。史料记载的“啤酒”的“啤”字是青岛大众1922年创造的,而青岛的特色袋装啤酒也漂洋过海到了瑞士。他旅行时曾在瑞士一酒店看到有排队拎袋装的青岛啤酒,他好奇地过去打听,才知道是他们来青岛旅游时,看到青岛满大街都是提着青岛的袋装啤酒并且口感极好,便回去将这一形式“移植”过去,他进口的是整瓶的青啤,然后在后厨直接打开,倒进袋中再加冰块售出,让当地人很痴迷这种饮用法。他也将这一章绘进啤酒文化里。 劈柴院、 湛山寺包围圈、情人坝灯塔、打够级、胶州大秧歌,这些市民耳熟能详的景点或者掌故及历史,都通过手绘的形式展示出来。

搜集:百人送资料助绘本完成

建制青岛,从原始社会一至到现在,青岛的历史变迁,他通过22张小图,将青岛各时代的叫法及名称,全部手绘出来。青岛的路名变迁,他查阅了德日殖民地时期,解放前以及文革时期路名的变化从而绘出一张较完整的青岛路名。 他每绘完一张,就放到网上晒一下,立刻引起众多网友的兴趣。在绘路名的时候,有一个网友将其过世的父亲在世时写的青岛路名《青岛吟》送来给他参考,有人将报纸上剪下来的《青岛掌故》送来给他当资料。马达说:“自己手绘的这本手书涉及青岛的人文及历史,都会标明出处,不会以玩乐的心态出书,出书就要对历史和文化负责。目前,自己现有的参考资料就近千本,近百网友帮助查资料,还有的需要自己去档案馆查阅求证。”

专家:青岛文史旅游特色足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青岛文化展示方式,用手绘的方式传播直观、通俗易懂。”据青岛艺术中心主任赵庆胜介绍,马达能对青岛人文历史典故及旅游等方面通过手绘的方式展现出来很难得,从民间普通人的角度看自己的大青岛,对于外地人看青岛和本地人看青岛都是一种难得的传播方式,手绘本角度新颖,意义深远。关键是他挖掘的史料很完整,后续延展性强,甚至可以成为一个文化品牌。外地人来青岛可以一册在手,了解青岛、玩足青岛,起到导游的作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