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教师王慧:用爱与责任书写美丽人生
(2013-09-08 08:34:06)
标签:
教育 |
分类: 新闻 |
王慧:用爱与责任书写美丽人生
“爱学生是做教师工作的底线,有责任感是成就学生的基石。”胶州市第十二中学一名普通教师王慧工作笔记的扉页上,写着这样一句话。
作为一名普通历史教师,王慧从教近30年,长期从事班主任工作。多年来,她既做学生们的导师,又做他们的妈妈和朋友,用心关注每一名学生,悉心呵护每一颗心灵,用爱与责任,书写“园丁”的美丽人生。
“导师”老师:培育阳光心态
她认为,做一名阳光快乐的教师不仅仅是生活态度的问题,还需要有甘于奉献的精神。义务教育阶段,乡镇初中班主任是最辛苦的,因为有住校学生,早晚靠班管理是个大问题。年近五十的王她患有骨关节炎,上下楼梯、蹲起都费力、疼痛,大夫说要尽量少活动,以减少膝关节磨擦,但她一直陪学生一起跑操。她还患有卵巢囊肿,压迫腰痛,加上腰肌劳损,一天下来,晚上常常难以入睡,医生早就建议她手术,由于一直连续担当班主任工作,不放心学生,一拖再拖。尤其带毕业班期间,王慧无论是喝着中药,还是连续十天打吊瓶期间,每周四个晚上几乎天天到校,一是怕学生突然生病,二是利用学生的自习时间找学生谈心,帮助学生解决各类心理问题,缓解考前压力。每天晚上10点左右回家时,路上几乎没有行人,尤其是冬天,路滑摔跤是常有的事,但是因为内心充实、快乐,她说,我几乎每天晚上都是哼着歌去,唱着歌回。
王慧还利用课余时间,参加文体活动。每年的元旦庆祝活动,她都会和学生同台表演。学校每年开运动会她都积极参与,并且总能拿个第一回来。2007年她带头成立了12中女教师秧歌队,并一直坚持活动,每年元旦汇演、校运会,秧歌队都能拿出个像样的大型节目,给全校师生带来惊喜,成为十二中集体活动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王慧说:“参加这些活动并不是我爱出风头,只是我不怕出丑,目的只有一个:快乐自己,快乐学生。”因为班主任的心态、生活态度、性格特征,直接影响着一整班的五六十个学生,一个热爱生活、阳光快乐的班主任,一定会带出一个热爱生活、阳光快乐的班集体,他们现在形成的生活态度,又将会影响到他将来的家庭及对孩子的培养,这是对创建和谐农村、和谐社会很有意义的事。
师爱的真谛是平等、理解、尊重、信任,而这种爱的起点是关爱学生的身心健康,它渗透在教师润物无声的日常工作中。胶州十二中是一所乡镇中学,住校生很多,由于学校住宿条件比较艰苦,家长尤其牵挂孩子在学校的衣食住行。为让学生能静心学习,家长安心工作,王慧做起了孩子们的“老师妈妈”,竭尽所能帮助孩子们解决大大小小的生活问题。在办公桌里,她专门腾出一个抽屉常年备着针线包和各种药品,随时为孩子们缝补开线的衣服、书包、被褥,为生病的孩子及时补充一些常用药物;天气突然降温,她为走读的学生拿来家里所有可用的手套、帽子、围巾、外套御寒,并且一定要到宿舍看看学生的被褥够不够厚,门窗有无突然破损;突然降雨,她就把家里能用的雨伞、雨披甚至塑料布全部拿给学生遮挡风雨;学生突然生病,她总是第一时间带学生去医院,然后再通知家长,由于受到学生和家长的信任,记不清多少学生是她陪在身边打点滴的;错过了学校的就餐时间,她就把学生领回家做可口的饭菜;每周五住校生离校时,她一定到校门口看看,为无车接的学生联系家长,等到孩子们一个个离去,她总是最后一个离开校园的教师……
2006年一个深秋的早晨,一场少见的暴雨刚刚变小,学生纷纷冒雨返校,一个住校女生在来学校的路上和骑摩托车送她的父亲一起滚入铁路桥洞下的深水中,两人浑身上下灌了个透。学生哭着进了教室,父亲沮丧地回了家。王慧马上把孩子领回家,找出女儿的衣服从里到外,连鞋带袜换了个遍。给孩子冲完一杯热乎乎的感冒冲剂喝下去,安顿好孩子上课,又把孩子换下的衣服鞋袜洗净甩干。忙完这一切浑身已湿透,她顾不上换衣服,马上打电话给她家里报了个平安。电话那头,孩子的母亲声音哽咽着,只是连说“老师,谢谢!谢谢……”
2009年3月的一天,一个学生不小心划破了手,伤势很重,王慧马上把学生送到医院缝合处理伤口并联系家长。当时天还较冷,为便于伤口愈合,当天晚上,王慧回家连夜用棉花絮了个筒套,第二天一早给学生套在受伤的手上。之后一直骑自行车带他到医院换药,直至拆线,既没耽误学生的学习也没耽误家长的工作
2009年6月王慧带队中考,因为要在考点学校住宿,学生难免出现考前紧张,为安慰学生,王慧承诺出现任何问题都可向老师求助,老师保证能做到药到病除。第一天晚上12点多一个女生来敲门说“老师,我睡不着”。王慧让她躺在自己的床上,关上灯在黑暗中给她做头部按摩,直至学生睡着,她则和另一名带考老师挤在一张70公分宽的学生床上,连身也不敢翻,怕吵醒了刚刚睡着的学生,后来干脆到隔壁这个学生的床上一直坐到早晨四点半天放亮,又到楼下溜达到六点半多才回去,组织学生吃饭并准备参加第一场考试。第二天夜里十二点半,又一个女生因紧张睡不着觉来敲门,王慧又给她按摩直至她说着梦话睡着了,才悄悄上床。后来,这两个学生都顺利考上了重点高中。
几年来,这样的事情王慧做了很多:给学习刻苦个长得特别快的姜志远在中考前的一个多月每天从家里煮两个鸡蛋补充营养;冬天学校没有热水每天给来例假的女生从家里提来热水烫脚,灌来热水袋热敷;给家境比较困难的女孩拿来女儿好看的毛衣、外套;中考前的冲刺阶段,每天晚上给七八个孩子热奶,一直到中考前,一天也未间断。王慧像关心自己的女儿一样关心着学生的衣食住行。她总是用很轻松地方式关心帮助学生,使他们能没有任何压力而坦然接受。她说:我只是希望学生们能从自己身上感觉到力所能及地关爱帮助他人不是付出而是快乐,希望在他们以后的人生道路上,在别人需要帮助,而他们有能力对别人进行帮助的时候,能毫不犹豫的伸出援助之手且不求报酬,让这种关爱与温暖在他们身上延续和传承下去。
“朋友”老师:做学生心灵的使者
近几年来,青少年杀母弑父的恶性案件频频发生。自私、偏执、不善交流是他们共同的特点,犯罪青少年无一例外的存在心理不健康的问题。这越来越让王慧感到,培养教育学生形成健康、健全的心理与人格、教会学生做人远比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
从初一暑假,到初三寒假是中学生逆反情绪最严重的时期,最突出的问题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普遍不愿和家长沟通,顶撞父母是家常便饭,严重的,有的男孩子甚至和父亲动手。二是涉足“早恋”。针对这些问题,王慧不厌其烦地找出现问题的学生谈心,倾听他们的心声,利用周末和节假日家访遍了胶东街道20多个自然村,并利用家访和家长会等时机对家长进行青春期教育方法方面的辅导。同时,抓住时机,有针对性地组织各种活动,帮助学生排解成长中的烦恼。如利用母亲节组织专题班会,对学生进行“孝敬父母”的感恩教育;利用召开家长会的机会让每个学生给家长留一封情真意切的信,以促进父母与孩子的情感沟通;组织班会“说出我的心里话”,让学生畅所欲言,谈男女同学如何正确交往,以加深同学友谊,淡化早恋情结;汶川地震发生后,第一时间临时把历史课改为班会,组织学生为死难同胞默哀并发动捐款,引导他们从以自我为中心的狭隘情感中走出来,增强社会责任感。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活动,家长普遍反映孩子懂事了,知道体贴父母了,不乱花钱了,有的学生还主动调解父母之间的矛盾甚至母亲与爷爷奶奶间的矛盾,也就是农村比较敏感的婆媳关系。羞于表达的农村孩子不仅懂得了感恩父母而且懂得了感恩老师感恩社会,开始主动问候辛劳的父母、生病的老师,并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赢得学校、家长、社会的广泛好评。
(胶州市委宣传部 刘振华 殷学金 82288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