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戏剧鉴赏题库8——中国戏曲音乐鉴赏

(2016-05-18 14:06:18)
标签:

艺术

戏剧艺术

题库

熙子原创

第九讲 中国戏曲音乐鉴赏

 http://s4/mw690/003sKC2Vgy71MhZLM0b83&690


1、戏曲音乐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1、音乐的民间性。第一,戏曲音乐植根于民间,与各地的方语音、民歌及说唱音乐有极为密切的联系。第二,各个剧种的音乐,是世世代代集体创作的果。第三,戏曲音乐通过口头传唱而不断衍变。形成不同特色的流派。第四,演唱(奏)家同时也就是作曲家,即作曲的过程与演唱(奏)的过程,往往合而为一。

2、音乐的贯串性。戏曲表演从头到尾都有器乐、打击乐演奏或伴奏。戏曲表演的唱、念、做、打,都离不开音乐旋律或节奏。念白在声调上、节奏上有抑扬、有顿挫,能与歌唱相协调。做功、武打,是具有舞蹈性的表演,融化于音乐的节奏之中。

3、音乐的程式性。戏曲音乐的程式,就是音乐创作、应用的规范。大到贯串戏剧演出的音乐结构、唱腔体制的形式,小到曲牌、唱腔、锣鼓点等的结构、技术及其运用,无所不在,非常丰富。譬如各腔调有基本板式;有各种曲牌和锣鼓经;

4、音乐的可变性。音乐程式在具体运用时可以灵活自由地掌握。 每一场演出遇上观众等情况不一样,演员表演不会刻板不变。因此伴奏有灵活性。一切为演员舞台表演服务,而不是相反。

 

2、西皮及其特点是什么?

戏曲腔调,京剧唱腔的主要腔调之一。

出于梆子腔,明末清初秦腔流传至湖北襄阳一带,同当地民间曲调结合演变成襄阳调,后称为湖广腔,又称西皮。

胡琴定弦为la,、mi,唱腔最后大多结束在宫音上。眼起板落。

西皮腔与二黄相比,具有高亢、激越、活跃、明快的情调特点,又用于表现活跃轻快、慷慨激昂的情感。

西皮的板式类别丰富,有原板慢板快三眼二六流水快板导板摇板散板等,也有反调。 

 

3、二黄及其特点是什么?

京剧唱腔的主要腔调之一。二黄腔流传甚广,涉及南部大半个中国。

二黄腔属板腔体,所谓板起板落。旋律多级进,曲调流畅平和,节奏较稳定,速度较慢。与西皮腔比,具有低回凝重、稳健深沉的情调特点。

胡琴定弦为Solre,唱腔最后大多也结束在此两音上,

二黄板式类别有原板慢板快三眼导板散板摇板”“垛板等,并发展出庞大的反调系统,称为反二黄 

 

4、什么是戏曲的文场?

伴奏的乐器群。主要有京胡、京二胡、月琴、三弦、阮等,程派戏有时候还加有笙,以烘托气氛。

青衣戏和小生戏的二胡尤为重要,老生、花脸、老旦等许多行当不使用京二胡。

 

5、什么戏曲的武场?

戏曲伴奏的打击乐群。大致有鼓板(单皮鼓与檀板),大锣,铙钹,小锣以及大小堂鼓,梆子,星子(碰钟),小汤锣,大筛锣等。 现有的还增加了吊钹,大钹,定音鼓等。

 

6、什么是京剧曲牌?

在京剧音乐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主要作用是描写环境,烘托舞台气氛,配合演员的表演,其衬托作用。京剧曲牌和打击乐的各种锣鼓点子构成的场景音乐,具有很强的表演力。演奏一支曲子可以是舞台上的气氛,发生为剧情所需要的变化,为演奏增光添彩。

常用曲牌有:

《哭皇天》。在京剧舞台上起到烘托气氛等作用,常用于祭奠等场合。

《朝天子》。原为著名牡丹品种朝天紫,讹为朝天子

《夜深沉》。京胡独奏曲。在京剧《击鼓骂曹》和《霸王别姬》中用以配合弥衡击鼓和虞姬舞剑。

《大开门》。西皮曲牌,多用于配合帝王、后妃升殿时的仪仗、先导,以及他们本身念引、入座和大臣们参拜等动作,如《宇宙锋》中秦二世的升殿等。

《小开门》。京剧胡琴曲牌,最早名称叫《小开蒙》,意义是京胡初学者开蒙用的曲子,后来有人叫顺口了,用于一般动作,且不限于人物身份,如《空城计》中的老军扫街。

《万年欢》。曲牌将西皮、二黄和反二黄三种原曲牌通过转调的手法加以改编、发展串连而成。表达了一派节日的喜庆气氛和万民同庆的热烈场面。全曲活泼跳跃,一气呵成。

 

7、《夜深沉》有何特色?

京胡独奏曲。以昆曲《思凡》一折中《风吹荷叶煞》的四句歌腔为基础,经历代京剧琴师的加工改编发展而成。乐曲标题沿用我国词牌取名时常用的办法,以唱词首句夜深沉三字命名。  在京剧《击鼓骂曹》和《霸王别姬》中用以配合弥衡击鼓和虞姬舞剑。

乐曲结构严谨,布局合理,流畅激昂,充满激情。原曲的精华,就是刚劲且优美,作曲家大胆地把单一板式发展成由行板、小快板、快板、垛板、急板等多板式的大型曲牌。

 

 

8、什么是锣鼓经?

戏曲伴奏的打击乐的各种伴奏乐谱。根据剧情、人物动态、心情的变化,通过鼓板指挥,让大锣、铙钹、小锣以及大小堂鼓等有序地敲打演奏,形成铿锵有力、高低有序、节奏分明的打击乐效果。戏曲离开锣鼓经则不成为戏。

锣鼓经可以用文字记录。如:

大:鼓单击;八:鼓双同击;多:鼓单轻击;嘟:鼓双滚击;七:哑钹;扑:铙钹击闷音;光:大锣单击;仓:大锣小锣铙钹同击;台:小锣;令:小锣轻击;顷:大锣轻击或大,小锣铙钹 同时轻击;才:铙钹单击或铙钹与小锣同击;衣个:休止;

锣鼓经有几十种。如《住头》、《四击头》、《切头》、《风点头》、《急急风》 、《扑灯蛾》、《纽丝》等。

9、越剧简介

是中国第二大剧种,有第二国剧之称。发源于浙江嵊州,发祥于上海,流传最广,繁荣于全国。它汲取了昆曲、京剧、绍剧等特色,经历了由男子越剧到女子越剧为主的历史性演变。

越剧长于抒情,以唱为主,声音优美动听,表演真切动人,唯美典雅,极具江南灵秀之气;多以才子佳人题材的戏为主,艺术流派有十三大流派之多。

著名剧目,如《梁山伯与祝英台》《碧玉簪》《孟丽君》等。

 

 

10、豫剧简介

与京剧、越剧同为中国戏曲三鼎甲。是在河南梆子的基础上,不断继承、改革和创新发展起来的。建国后称豫剧。流行区域主要在黄河、淮河流域。

豫剧唱腔铿锵有力,富有热情奔放的阳刚之气,具有强大的情感力度。质朴通俗、本色自然,更紧贴老百姓的生活。

剧情节奏鲜明强烈、矛盾冲突尖锐、故事情节有头有尾、人物性格大棱大角。再加上曲调诙谐欢快,使得豫剧不仅适合演出轻松的喜剧,它又恢宏大气故又适合演帝王将相的大场面戏。

 

11、评剧简介

是清末在河北滦县一带的小曲对口莲花落基础上形成,20世纪30年代以后,评剧表演在京剧、河北梆子等剧种影响下日趋成熟,以《刘巧儿》、《花为媒》、《杨三姐告状》等剧目在全国产生很大影响。

评剧的艺术特点是:以唱工见长,吐字清楚,唱词浅显易懂,演唱明白如诉,表演生活气息浓厚,有亲切的民间味道。它的形式活泼、自由,最善于表现人民生活。

评剧唱腔是板腔体,有慢板,二六板,垛板和散板等多种板式。

 

12、黄梅戏简介

旧称黄梅调或采茶戏,发源地是在安徽安庆地区与湖北黄梅县。曲源于宋元,盛于明清,剧种起于十八世纪后期。

黄梅戏唱腔委婉清新,分花腔和平词两大类。花腔以演小戏为主,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民歌风味,多用衬词呼舍喂却之类。有夫妻观灯蓝桥会打猪草等;平词是正本戏中最主要的唱腔,常用于大段叙述,抒情,听起来委婉悠扬,有梁祝天仙配等。

黄梅戏以高胡为主要伴奏乐器。古装人物化妆造型与京剧有不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