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班艺术领域:歌唱活动——孤独的牧羊人说课稿

(2019-09-11 15:49:54)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来自第五幼儿园的教师乔安娜,今天我所说的活动是大班艺术领域:歌唱活动——孤独的牧羊人。

艺术是实现生活或内心体验的符号化反应,适宜的艺术活动对于幼儿想象、创造、表达能力的发展及健全人格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作为教师要唤起幼儿的情感体验,调动幼儿参与艺术活动的强烈欲望,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他们在艺术方面获得个性化发展。

此次活动结合本班京剧脸谱主题即将走进尾声,在幼儿接触了很多京剧作品知道京剧是中国特有的音乐剧的情况下,让幼儿接触一些有着不同特色的国外优秀音乐剧作品,初步体验与京剧唱法截然不同的约德尔唱法,以利于幼儿接触多种艺术风格,开阔幼儿的艺术视野。

教材分析(首先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教材

1.音乐剧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艺术,是一种音乐、戏剧、舞蹈综合的艺术形式,通过音乐和动作以及固定的演绎来传达出情感,更容易被幼儿接受。

2.“孤独牧羊人”这是一首著名的外国乐曲它来源于经典的美国音乐剧音乐之声中的一个小插曲,演唱者惟妙惟肖的声音模仿,使歌曲诙谐而又有风趣。整首歌曲旋律简洁,节奏明快,乐段清晰,富有感染力,深受幼儿喜爱。

幼儿分析:(下面我们来了解幼儿

1. 大班幼儿对歌曲中由二分、四分、八分音符构成的一般节奏已掌握较好,甚至也能较好的掌握带附点的节奏和切分节奏。到了大班末期,大多数幼儿能够比较自如的把握常见的幼儿歌曲的节奏,歌曲速度的稍快和稍慢时也不会影响他们表现节奏的准确性。

2.大班幼儿在音准把握能力上有了一定进步,一般都能基本唱准曲调,他们一般能够学会呼吸时自然而迅速,不耸肩不发出很响的吸气声。这一年龄段幼儿容易出现喊叫现象,因此要提醒幼儿发出好听的声音,保护好自己的小嗓子。

3.班幼儿对歌曲的形象内容、情感的体验与理解能力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增强。幼儿更加积极主动的在唱歌中用声音变化来表达感情,还能积极争取使自己表现更独特和完美

4.结合本班幼儿经验,在京剧脸谱主题下幼儿对唱衬词有一定经验,如演唱过京剧《卖水》等,在以往的活动中幼儿也对图谱有一定的认知。

本节歌唱活动我确定的目标为三点:

1.认知目标(重点):初步感受约德尔唱法的演唱方法。

2.能力目标(难点): 能够用不同的速度、音色,按照角色形象的特点用相应的歌声演唱衬词部分。

3.情感目标:体验歌曲活泼、诙谐的风格,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喜爱。

下面我来说说我的设计思路:

结合以上思考,我将本次活动分为以下四个大环节来达成目标。

我的活动分成4个大的环节:

第一环节:故事导入,激发幼儿兴趣,熟悉旋律

第二环节:欣赏歌曲,感受音乐风格(活泼、诙谐、幽默)

第三环节:看图谱学习演唱衬词部分 

第四环节:多种形式,表现歌曲

下面我对活动过程进行具体阐述:

第一环节:故事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兴趣是活动的关键,为了引起幼儿的兴趣,在活动开始我用准备好的牧羊人手偶进行提问,激发幼儿对此次活动内容的好奇心及兴趣,然后以故事的形式引入情景,为整个教学活动做好铺垫。

我的引导语是:“今天乔老师带来了特别的朋友。(出示牧羊人手偶)他呀住在高高的山顶上,山上只有他一个人,能够陪伴他的只有他的羊儿们”重点提问是:“这位朋友是什么人?如果你是他你会有什么样的感觉?”提问在前欣赏在后,让幼儿带着目的听故事。通过故事讲述幼儿了解到牧羊人并不孤独,大家都非常喜欢他唱的歌,他是快乐的!同时也对牧羊人到底唱了什么歌让大家这么喜欢产生了好奇。                                                                                     

第二环节欣赏歌曲,感受音乐风格(活泼、诙谐、幽默)

在本环节中首先让幼儿先来欣赏歌曲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同时达到幼儿熟悉旋律的作用。为下一环节的演唱学习打下基础。

在这里我的引导语是:“你认为这首歌什么地方最有趣?为什么?谁来学一学?”“嘞咦呦哩嘞咦欧哩嘞咦噢”引出重点的衬词部分,这种高低音的变化有趣的唱法叫做约德尔唱法。通过这一环节实现了本次活动的认知目标得以实现。

第三环节:看图谱学习演唱衬词部分

 在歌唱活动中利用图谱能够让幼儿进一步理解音乐。启发幼儿在理解图谱的基础上掌握不同的音高位置,使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表现力得到有效发展。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看图谱演唱的技能。这是突破难点最关键的一个铺垫环节。

第四环节:多种形式,表现歌曲

观看视频感受不同角色演唱者的音色和速度变化,我的引导语是:“视频中的人物与声音有什么样的变化?你能不能模仿出这些不同的人的声音呢?小姑娘的声音应该是什么样子的?老山羊呢?

然后跟老师初步探索用不同的音色模仿音乐中的角色唱歌看老师的指挥提示与老师对唱,巩固熟悉歌曲。

最后让幼儿自由组合分角色表演,满足幼儿想尝试不同角色演唱的欲望。用音乐感染他们的心灵,抒发他们的情感,在此技能目标和情感目标在这一环节得到了完成和突破。

我想通过以上过程会达到以下效果:

1.通过此次活动幼儿对国外的音乐作品有了初步认识,幼儿接触了不同的艺术风格,开阔幼儿的艺术视野。                                                       

2.通过完整的欣赏激发了幼儿的演唱兴趣,教师巧用图谱与视频结合的方式,以及自由合作分角色表演的方式,符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有助于孩子更快的理解歌曲内容、表达歌曲情感。

3.通过看图谱学唱了解约德尔唱法的特点与分角色表演分散重难点,在分解歌曲过程中探索不同角色的演唱方法,最后的自由组合表演升华本次活动,本节教育活动目标基本完成。

纲要》中指出:音乐具有开放性、宽容性和自主性,在音乐活动中允许幼儿参与、自由的发挥。总之在音乐活动中我们要引导幼儿自主探索、主动学习,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玩中乐。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