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乐于助人2022.3.13星期日晴

(2022-03-15 13:34:10)
       昨天下午,我到小家伙补课的地方去接小家伙,补课结束后,开始只有小家伙和另外一个小朋友先出来了,在我与小家伙往回家的路上走的时候,那个小朋友的妈妈对她的儿子说:“你去跟洪卓智说说,他的妈妈说马上就来接他,叫他等一等,不要走了。”可是她的儿子就是不听他的妈妈的话,并且几次说:“我就是不去跟他说。”当说到第三次的时候,小家伙对我说:“爷爷,你等一等,我转去跟洪卓智说一说。”说完就往回走,去告诉洪卓智,他的妈妈马上要来了,叫他等一等,不要走的事情。
        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书法天下闻名,但是他轻易不肯给人写字。有一天,王羲之在路上遇见了一位贫苦的老婆婆,提着一篮竹扇在集市叫卖,却没有什么人去买,他看到后心里很感同情,于是他就帮老婆婆在每把扇子上都题了字。人们知道后,纷纷围拢来抢着购买,一篮子竹扇被抢购一空。等着买米下锅的老婆婆非常高兴,十分感谢乐于助人的大书法家。
        孙儿今天的行为正像大书法家王羲之一样,也是乐于助人。
        其实,孙儿乐于助人的行为早在上幼儿园的时候就开始了,这也是他的全班小朋友都喜欢他的原因之一。
        我想,有一个故事,孙儿可能早就知道。
         这个故事就是:

           一个漆黑的夜晚,一个远行的苦行僧,也就是那极力克制欲望、物质生活非常刻苦的僧人走到一个荒僻的村落中,漆黑的街道上,络绎的村民们在默默的你来我往。
          苦行僧转过一条巷道,他看见有一团晕黄的灯从巷道的深处亮过来。身旁的村民说:“孙瞎子过来了。”瞎子?苦行僧愣了,他问村旁的村民:“那挑着灯笼的真是一位盲人吗?”
      “他真的是一位盲人。”村民肯定地告诉他。
        苦行僧百思不得其解。一个双目失明的盲人,他没有白天黑夜的概念,他挑起一盏灯岂不令人迷惘和可笑?
         灯笼渐渐近了,百思不得其解的僧人问:“敢问施主,你真的是一位盲者吗?”挑灯笼的盲人告诉他:“是的。从踏进这个世界,我就一直双眼混沌(模糊)。”
        僧人问:“既然你什么也看不见,那你为何挑一盏灯笼呢?” 
        盲者说:“你听说在黑夜里没有灯光的映照,那么满世界的人都和我一样是盲人,所以我就点燃一盏灯笼。”
        僧人若有所悟地说:“原来你是为别人照明。”
         但那盲人却说:“不,我是为自己!”
        “为你自己?”僧人有愣了。
         盲者缓缓地对僧人说:“你是否因为夜色漆黑而被其他行人碰撞过?”
         僧人说:“是的,就在刚才,还被两个人不留心碰撞过。”
         盲人说:“但我没有。虽说我是盲人,我什么也看不见,但我挑了这盏灯笼,既为别人照亮了路,也更让别人看到了我自己,这样,他们就不会因为看不见而碰撞我了。”
         为别人点亮的灯,照亮了别人,也帮助了自己,这就是聪明人乐于助人的心得。乐于为别人点亮生命的灯,所以,自己的人生道路上也能平安和灿烂。
         人抬人,人帮人,学习才会成功,做起事来才会顺利,事业才会发达。聪明人看到需要帮助的人,就会本能地伸出援手。当他们自己遭受困难时,也会有人奇迹般地出现,并且会予以“相同的报答”。 正如美国散文作家、思想家、诗人爱默生所说:“帮助了别人,同时也就是帮助了自己。”
        乐于助人是一种美德,是人格升华的标志。正如刘备所说的“不因善小而不为”,从小事做起是一种崇高的精神。乐于助人,是一种朴实的中国传统美德。关爱别人就是关爱自己,在自己需要帮助的时候,别人会来回报自己。
        我相信,孙儿会把乐于助人这一美德发扬光大,当然,同时我也相信孙儿在助人这个方面不会被骗子所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