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899、悠悠:始于兴趣,成于热爱

(2022-12-01 11:46:15)
分类: 朋友们的生活


——评《浅山笔记·步行漫道》

 

浅山评论家群

 

云开日朗(吕维):

看来大厨真是没少在净月潭里划圈儿,每一站都如数家珍一般,带着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让人读来眼含热泪。

爱山水,爱自然,当然也是爱生活的人。大厨对净月潭之爱是真挚的,好像就是自己家的花园子,把那净月绕潭路径说的明明白白,18公里,3万步!看,多精确,多认真,多深刻,他俨然就是净月潭的潭主了!

潭主对游潭漫道的每一站站名字特别亲昵,就像一颗颗棒棒糖,用他那张口吐莲花的巧嘴仔细地梭罗咋磨,啧啧有声,热恋中的男女,也不过如此吻戏吧。看得人脸红心热。

能把净月潭爱到这份儿上,也是没谁了!

 

悠悠:

作家说,在净月漫道徒步,那是一种深入到骨子里的浪漫。而我觉得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热爱。否则怎会如此用心,不仅把一切都放进心里,而且如数家珍。

“若要环潭徒步的话,一圈儿长度18公里,大约3万步,得花费4个小时左右。”

一定是亲自用脚步“丈量”过,再经过反复印证得出的结论。

不仅如此,十八公里、四小时的路途太远,对养生不利,那就改变方法好了。再经过实地踏查,分析路径,确定歇脚点和折返处,并根据体能和对路线的研究,制定一套12站的路线图。这很令人惊讶!这需要怎样的潜心整理啊?我想这个过程应该像地理专家勘察那样,一边走一边记录,每一站路的长度,从哪里走,在哪里歇脚最合适,都考虑得很周全。是希望为同样喜欢徒步的人提供合理的行走方案吧!

还有另外的路线呢——“抱道走”……

我仿佛看到一个身影,正在净月山水间躬身前行。也许背着旅行包,或者手上一根竹杖……

每天行走在路上,这得对漫步多情有独钟啊!

净月潭里的那些地名,那些路线,那些景点,什么网红打卡地,在曹老师这里早已烂熟于胸,且可以信手拈来。仿佛这净月潭是曹老师家的自留地和后花园,不只是熟悉,更多的是热爱!

这和曹老师坚持写作一个道理:

始于兴趣、终于坚持、成于热爱!

 

新村:

净月潭的环潭徒步十八公里,真的有点太长了,年青人还可以,老年人基本上撑不下来,还是量力而行为好。

环潭的风景真好,各具特色,名字也起得好,叫得响亮。

黄山有棵“迎客松”,它是黄山的名片,天价的保值。

净月潭有棵“松迎客”,与“迎客松”相呼应,沾了天价松的仙气,避免了重复,还显得亲切,这就是创意!

净月满山遍野松树挺且直。年复一年地,才不是傻掰掰地站着呢。每一根都那么执著,都那么守望,都那么期待,都那么洒脱,却又满含深情……”这段结尾的描述,运用拟人的手法赞美了净月的松树,让我们想到还是它的建设者们,没有他们辛勤的汗水,哪有今日之净月国家森林公园?

它是点睛之笔,寓意深远,回味无穷!

字里行间浸满了大师对家乡山水的喜爱、赞美之情。

真是神来之笔!

 

优雅:

在老师笔下,说明净月潭景区,18公里,步行4小时,约3万步,有十二个站,而且站名不仅雷人还真是吸引眼球,连养生不适合走太多的路,都注明,还指出另外一条路线,看起来,老师走净月潭景区是轻车熟路了,就是没把满山遍野的松树再数一数了。老师用了反转二字说明“迎客松”在这里变成了“松迎客”还把焦裕禄说过的话引用出来,由此可见,长春不愧是文化城,也是文人墨客聚集区域吧?老师就是其一,这篇非小说更使读者急切想去净月了。

迎客松每年每月每日挺拔执着守望含情期待远方的你来观光。

来年大地回春时,出游的第一选择必定大美长春的净月潭AAAAA景点。

为老师文学功底点赞!可谓字字珠玑。真是独一无二的净月潭形象代言人。

 

赵晓光:

净月潭景区已有十几年没去过了,最近一次见到水库大坝还是年初从电视剧《人世间》的镜头中看到的,也不知道现在的门票是多少钱,65岁以上的老年人是不是可以凭身份证免票啊?自打6岁从北京来到长春,除去下乡在集体户和当兵的几年,在这个城市已经生活了60多年了,可以说熟悉她就像熟悉我身体的每个部位,但叫起真来,还真不敢说十分熟悉,比如长春的许多地方我还真是很少去或根本没有去过,像净月潭就很少去,人民广场附近的大庙从未进去过,还有很有名气的雕塑公园也没去过,究其原因,以前是没咋想去,现在是觉着停车费劲,看过曹兄的文章后,我想有必要去很少去或没去过的地方看看了,等到明早春暖花开的季节,一定去看看大庙,去逛逛雕塑公园,去净月潭林中徒步!

 

和平:

今天随曹老师《步道漫行》,领略净月唯美。

你看那“经由月亮湾、避暑山庄、青松岭、鹿苑、张二麻岭、松迎客……

有意思吧,听听看看步行漫道这站名,一个比一个浪漫,一个比一个雷人。

总而言之,都是文化,大美不是小美,自然而不是造作。

月亮湾够温婉,青松岭有故事,张二麻岭纯泥土,松迎客够反转。”

不熟悉的看得一头雾水,熟悉的如数家珍。惭愧惭愧,和平属于不熟悉的这一类人,真是有愧于长春人。

期待跟着曹老师领略大美净月,先过过阅读瘾。

 

陈玉亭(网名111:

净月景区健身路,徒步一圈三万步。谁说多走伤骨骼,请看泰山老挑夫。

 

戚玉珠:

大厨继续话说净月潭,而且是掰饽饽扒馅,地名一个接一个,当年徒步在六月份还参加过净月瓦萨国际森林徒步节,声势浩大。难道电影《青松岭》是在净月潭拍的,此刻想起“长鞭哎一甩哎啪啪的响,赶起大车出了庄……”电影情景一幕一幕出现在眼前,如果再看,钱广赶车的地方会不会就是如今的滑雪场,记忆中那个坡很长,一晃四十多年过去了。其实不用专家说,咱也知道,无论是运动还是饮食,过度都不好,更何况到了年龄,方方面面功能都在下降,别盲目跟风就好。

 

胡英兰:

老师笔下的净月潭,有着神奇的色彩,就是那些站名都是有故事的,如月亮湾,青松岭,迎松客…等都赋有诗意,没去过的人一定很想去看看的,估计绕潭一圈是走不了了,但可以分两条路线走,老师说的第一条路线我已经走过了,只是到了空中索道为终止,没有往下走,我准备有时间再走第二条路线,看看青松岭,迎客松等风景区,一定有种到了深山老林的神密感,无形中,老师的小说起到了向导的作用,按照指引的路线就不走弯路了。等春暖花开时一定再去净月潭走走。

 

惠文:

文化名城长春,固有文化名人曹老师。步行漫道,沙沙环潭。不仅语文脑洞反转松迎客,环潭数学更门清:徒步一圈儿长度18公里,大约3万步,用时4个小时左右。两条路线(内环、外环)。

没兴网红打卡时,抱着不环净月潭,妄作长春人的想法,我也环过。体验过1-12站,美成啥样?听曹老师说,别样浪漫我就讲两句。

那日,我随风一半,住足净月满山遍野松林中,累成不容选择的“抱道走”,因为是环,往前走也是9公里,折返也是9公里。无奈汗太多,满含深情把浪沉潭了,就剩慢了……

大环仅一次,记忆却犹新。

 

华尔兹:

看曹老师介绍的净月潭景区,喜欢徒步的人,可以有很多种走法。看体力,看心情。一次没走完,别遗憾,来年再来一次呗。

 

淡淡香茗:

大厨美文,如同一部详实的净月徒步攻略,展现在读者面前。从线路,距离,到步数,时间,以及路线上适合停留歇脚的站点名称都详细道来,若要环潭徒步的话,根据个人体能,可以按照老师的路线图行走,到某一站那里再折返往回走,最为时尚流行的网红打卡。老师真是做足了功课,这得需要付出多少时间啊!老师就像勘探队员,把净月适合徒步的线路踏查测绘的如此精准详细,又用作家的笔墨,描绘出线路的不同特点与浪漫。最有意思的是“抱道走”这条线路,经由月亮湾、避暑山庄、青松岭、鹿苑、张二麻岭、松迎客……

听听看看步行漫道这站名,一个比一个浪漫,一个比一个雷人。”

这段文字,牵扯了我的目光,让我有一种想马上去净月来一次“抱道走”的冲动,去看看净月那满山遍野松树挺且直的风姿,即使寒风凛冽,也不想在家静默。

 

关注今日头条:

朋友们的生活(曹利君著)

浅山笔记——

18、搬家、转学及其他

19、文化视野:另一只袜子

20、听会

21、当时和现在都像做梦

22、票都拿到手了吧

23、外面多好,又是秧歌又是戏的

24、一出溜儿与一脚油门儿

25、算不算是一种人生?

26、友友:后来见过一次面

27、饭局、群主和老曲

28、后半夜,开始眼望房巴

29、性本爱丘山?

30、不是八卦

31、厨房听歌,最讲究的是味道

32、开车去延吉

33、延边苹果梨

34、裘田这个人

35、毫无征兆

36、要么你来,要么我去

37、净月山和净月潭

38、仙风与龙骨

39、丁家沟

40、丁家沟与日本房

41、玫瑰谷和户外运动

42、净月林海

43、步行漫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