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840、热议曹利君非小说系列《城市微风光·那个人来了》

(2022-10-11 21:36:26)
分类: 朋友们的生活


浅山评论家群

 

戚玉珠:

首先祝大厨和浅山家人节日快乐!那个人是谁,是招儿吗?招儿又是谁?富康想去茶馆,郑晓勉坚决反对,我也支持郑晓勉,茶馆一般都是啥人去,老板之间谈生意会去那里,清净,你们仨去那里不合适,如果富祝老师家长,小朋友们节日快乐!健康长寿!幸福满满!和郑晓勉一言不合再争吵起来,大厨得多没面子,让人家感觉没素质,更何况还有富康前一段时间去那里的经历,让他俩这么一折腾,大厨的故事还能讲出来吗?“小咣当”没了激情,还是去酒馆吧,大厨三杯酒进肚,故事就来了。

 

云开日朗:

这集写的真带劲儿!

富康去找招儿的事儿郑晓勉也知道了。郑晓勉当着大厨的面戳破了,终于解开了这个困惑我多天的疑团。原来富康与招儿只是偶见,事情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复杂,富康还是理性的。可是,与大厨同感,郑晓勉也觉得富康火走一经,对招儿用情了,可话说回来,别管二人天差地别,富康有追求招儿的权力,哪条老牛都喜欢嫩草地呀。

我觉得这事没完。富康有枣没枣打三竿子,不碰头破血流怎么知道追不到招儿?满地的好白菜,大多数被猪拱了,也不差招儿这一棵。

大厨最高明的一笔,是郑晓勉的先生本没出场,可是三个人都觉得比他在场还可怕,怕他们三人的密切关系被先生嫉妒和误解。从郑晓勉的神色判断,他先生这情绪断然是有了,郑晓勉的麻烦恐怕不远了。

大厨生活阅历丰富,文学功底深厚,把文中的三个人心理活动临摹得唯妙唯肖,细腻质感,充分展示了曹氏语言的文学张力和作品艺术感染力,一幅幅生活场景的展开,都像一出出好戏连台,引人入戏,叫好声不断。更可赞的是,这看场不收门票,而且欢迎品头论足,摸肩拍背扯膀子大厨也笑脸相迎,随手咯究咯究他也不跟你急眼,包容,宽容,从容,确是大家风范!

 

胡英兰:

那天郑晓勉邀请老师与富康去黄丹路茶馆喝茶,富康对那里的服务员“招”有了好感,念念不忘,又专门去见“招”了,郑晓勉知道后很不高兴,招是大哥的人,这个大哥虽然沒表,但肯定不是一般人,如果富康有勾引“招的行为和动机,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另外郑晓勉的先生也忌讳男女关系过于亲密,知道是郑晓勉从中联系的,怕对自己有影响,警告富康不要再联系“招”了,这是明智的。

 

陈玉亭:

作家节日难得闲,旅居沈阳续新篇。晓勉忌讳去茶馆,在意那人要避嫌。

 

悠悠:

《那个人来了》,由始至终,带有一层神秘的色彩。

茶馆,招儿,大哥,始终是神秘的。特别是今天郑晓勉谴责富康的一番话,也让“那个人”显得神秘莫测。

“那个人”是谁?并没有交代,只是沿着文中郑晓勉的话去推测,“你咋就不替姐想想,我家先生知道了,会怎么看你,怎么看我……本来他就挺在意我这方面的交往。”

郑晓勉的敏感是因为他家先生,他家先生难道与茶馆有关?如果是,那么郑晓勉也就不那么简单了!

表面看,富康是矛盾冲突的“症结”所在,那么郑晓勉将成为解开这个“症结”的关键。但从这个系列主题看,好像又不是。如果按照小说的惯性思维,大的矛盾冲突即将爆发,但对于非小说的脉络及走向,还未可知。

人物关系说不上错综复杂,但也云遮雾绕,朦朦胧胧。或许“麻烦”初露端倪?

故事越来越好看了……

 

华尔兹:

真巧啊!富康在外面遇见了招儿。都见着招儿了,为啥富康还张罗去茶馆呢?着魔了。

都知道招儿是大哥的人,而郑晓勉的先生和大哥认识,富康这个时候脑袋瓜子咋不活泛了呢?

 

优雅:

看起来郑晓勉真的很在意这次婚姻了,二婚的烦心事要来了?那个人都紧跟着呢?

富康对招儿要是真有那么点意思,那是不可以的,你得看郑晓勉与她丈夫的面子啊!别让郑晓勉为难了,也难怪你郑姐 不高兴的说你,都给你买了腰带,也系上了,就别再招惹是非了。

再说说过去那个年代,上班的,离家远,真够辛苦啦!想一想,都过来了,没有付出汗水,怎么珍惜今天的幸福。我们这一代人,赶上一步一步大的改革,到了晚年生活无忧无虑的,感谢党的领导,祖国强大繁荣富强。

 

刘丽梅:

《那个人来了》,看着这五个字就有点发毛。顺着郑晓勉的眼神,我也看了一下房门口。好像郑晓勉说的那个人就站在门外似的。这样的结尾,就更有些紧张。到底咋了,是谁让郑晓勉低声说话。希望这个人来了,是好事。

 

和平:

郑晓勉对有“招儿”的这家茶馆有些讳莫如深,文中交代“真到了茶馆里惹出点儿啥事来咋整。所以,那天我就后悔到什么茶馆来松裤腰带送包。”

注意到,这里说的是送腰带而不是“松”腰带。那么,郑晓勉忌讳的是什么呢?

倒是油面富康有些虚怀若谷之态,黄丹路上找不见这有“招儿”的茶馆,就打电话问大哥大姐,遇见了“招儿”是在路上,又不是茶馆,有啥不能去的呢?

曹老师去沈阳,不耽误发浅山笔记非小说,各位文友老师欢度国庆不忘品评佳作,赞了赞了。

 

新村:

看来茶馆又是一个是非之地!富康老是对它念念不忘,一心想见到招儿。郑晓勉极力反对,她可能知道里面的秘密。说话瞻前顾后,小心翼翼,既想交往又怕被丈夫察觉,有种“路边说话,草里有人”的谨慎。

看来,几个人要在茶馆聚集了,那将是一场什么样的场景?

给我们又留下多多猜想!

 

晓莉:

首先祝活力四射、笔耕不辍、满腹经纶的老师!祝各位评论大咖们节日快乐!幸福美满!小说非常有意思。郑、富的对话风趣幽默,即调侃又动气,半真半假耐寻味。老师旁边溜溜缝,此剧精彩又纷呈。“招儿”是谁啊?始终没正面过招。是富康情人吗?那渔夫帽往哪摆,不是情人吧,就别招惹人家。郑晓勉说得对,做人要有底线,不然二婚老公看不惯,绝不能惹事上身。老师是个闲不住的人,到大城市——沈阳了,一定会发现小说的极好素材。富康在茶馆喝茶不行,还是等“天一饭馆”重新开张再聚,再续前“缘”。谢谢老师!

 

塞外雪:

那个人还没到就似乎已经睹其形闻其声,幕布没拉开,拉开就会让人吃一惊,原来是你!大过节的,老师不愿境、净、静滴在净月家里码字,却去沈阳客串,发回永不消逝的电波,这小说拉洋片几百里,可见老师不吝惜胶片和腰带,也不管郑晓勉愿不愿意,反正节日的小说茶是沏好了,让我们和富康与郑晓勉一起举杯,祝福祖国生日快乐,祝福三个大仙旅途平安快乐吉祥如意

 

泉水叮咚:

郑晓勉还挺有家庭责任感的,有家室的人,做事情要想想另一半的感受,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人人都懂的道理,富康因为没有家庭的另一半,所以做事随心所欲,时间长了成了一种习惯,做事不考虑后果,因为不需要对谁负责。

 

关注今日头条:朋友们的生活

城市微风光系列——

1、有这样防贼的吗

2、实不相瞒

3、认识郑晓勉是一个麻烦

4、你呀,遭这一宿罪干啥

5、我就是不想再受刺激了

6、你也是天上的云

7、两个人故意弄出动静给我听

8、下厨房做肉段

9、富康和富小康是父女关系

10、富康怎么会袖手旁观?

11、刚刚开始

12、跟你吃顿饭这个费劲儿

13、自作多情,有你啥事儿

14、尴尬,在所难免

15、康与糠能一样吗

16、一天见两面,算不算奇迹

17、几级睡眠

18、中转站

19、大师不是自封的

20、天一农家菜馆是吃黄的吗

21、此间消息人士

22、郑晓勉:我俩赌气了

23、玫瑰谷相反方向

24、至今不能够原谅自己的地方

25、钻到肚子里去了

26、满世界寻找,谁敢

27、范家屯印象

28、给裤腰带找下家

29、有情怀的人

30、茶馆

31、那个人来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