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839、热议曹利君非小说系列《城市微风光·茶馆》

(2022-10-11 16:06:21)
分类: 浅山评论家群


浅山评论家群

 

于指南:

上班的时候班组里也有在范家屯住的姐妹,每天在范家屯坐火车然后坐有轨电车到单位。晚上再如此反顺序坐火车回家。小咣当就是那时上班族每天必须坐的。小咣当消失了,退出大众视野,现在的年轻人的头脑里也不会再有“小咣当”这个富有时代气息的专属名词。

 

华尔兹:

富康挺能编故事,活灵活现的,顺着郑晓勉的话往上爬,要找个地方好好唠一唠小咣当上的故事,推荐了上次去过的茶馆。

原来还没忘呢!曹老师敢去不?

 

陈玉亭(网名111:

富康善于编故事,情节生动脉络细。非小说的好素材,绿皮火车恋爱记。

 

胡英兰:

这一集讲的是老师通勤上班,坐着绿皮火车,从范家屯到长春每天都要往返,一直坚持了五年,确实是太不容易了,五年时间在一生中不算太长,但要经过严冬酷暑的考验,大雪天和大雨天的风雨兼程,情况更难以想象了,一定是吃了很多苦的。

今天与郑晓勉,富康谈论起往事历历在目,虽然过去几十年了,老师还能旧地重游,跟富康去范家屯住了一晚,这也是在情理之中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所以要倍加珍惜。

 

云开日朗(吕维):

原以为富康这厮老实本分,现在看压根不是那么回事,不但油嘴滑舌,心眼子还特活络。明着建议郑氏与大厨到茶馆讲故事,实则借机名正言顺地再去会招儿。

大厨在辉南就经常坐小咣当,到省城之初还坐小咣当,两种咣当可能不同,可是他的人生就是在这样的咣当中不断成长,提升和成熟的,所以对小咣当仍然是念念不忘。

大厨酒后去范家屯住宿一宿,现在回想起来,觉得当时挺不着调。其实大可不必,历来大作家、大文豪哪有一个是靠谱的人?要想做非常之事,先要成非常之人。如果跟我们都一样,谁还看你的非小说系列呀?

 

悠悠:

大作家用第一人称,以“我”的视角,通过范家屯这条路,以及“我”上班所乘交通,让读者从中看到一座小镇的过去与现在,看到时代发展的脚步,也看到了祖国建设的日新月异。

过去的“水泥路”“小咣当”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硅谷大街的畅通无阻……

这种以小见大,发散思维的手法,不着痕迹地赋予了文字以意义的深刻,给了文字以厚重感,使命感!

至于郑晓勉与富康的“打情骂俏”,是串场,是佐料,是故事得以活跃,场面得以灵动的调节剂。就如正戏开场前的“小丑”,烘托气氛,不可或缺!

自上一次富康找茶馆迷路之后,茶馆这条线被绕开了。但暂时的离开并不是忘却,在非小说的故事情节中,“没有被丢掉的线头”。这不,今天带着任务归来,携着新的故事回到了茶馆。

茶馆,依然是富康的情有独钟。他说茶馆清净适合讲故事,其实是招儿的力量。

那么下一集的故事应该以茶馆为背景了……

 

戚玉珠:

大厨跑范家屯住一宿,不是犯神经病,是故地重游,虽然算不上故乡,那也是住过几年的地方。小咣当没坐过,但是当年我有个同事在大屯住,每天通勤做小晃荡,听她讲过坐车的经历,火车有固定时间,先坐公交车去火车站,好在有通勤票,她说,上下车跟百米冲刺似的,那人多的,没点力气真挤不上去,每天还得带饭盒,就差点把饭盒挤扁了,其实坐车的时间不长就一站地,但是通长春唯一的交通工具,这段经历够记一辈子的。他俩想听大厨讲故事要找个地方,富康建议去茶馆,我看不妥,这个地方不适合爱喝酒的大厨,真去了那里,大厨的故事该说不出来了,还是去酒馆吧。

 

和平:

说通勤的往事,没说完,被富康一顿神编,差点跑偏。

题目是茶馆,这还没去茶馆呢。

初来长春,进不了城落不上户,只能在范家屯西街的由大车店改装的职工宿舍与父母挤在一起,每天上下班必须通勤,绿皮火车“小晃荡”站站停,到长春站还得挤公共“大辫子”,每天长春二道河子——范家屯来回倒。这样的生活有多艰苦,范家屯的记忆就有多深刻。

曹老师的范家屯情结还是很深重的,无论和谁一起喝酒一起借住,都不为过。

这日子过得越来越好了,越是不能忘给予你艰难困苦的地方。

非小说是曹老师执笔,富康还是谁编故事也都是笑料一段,不过倒是对他的了解越来越多起来了。

 

新村:

从范家屯坐绿皮火车去长春上班,早出晚归,五年之久真的很辛苦。这种坚持才成就了在长春长期安家的生活,也是迈入上层社会的一个台阶,还是值得回忆的,或叫苦尽甘来!

另外,富康还真能编故事,想象力真丰富。竟然臆想出曹老师一段浪漫史,让我都蒙了圈。

富康情史丰富,善交朋友,臆想故事开心有趣,尽管有时迷路,但他还是一个风趣幽默的人!

最后想到茶馆进一步深聊,那里还有一个牵挂的人没有登场,后续可能与她又有瓜葛,可谓精彩连连!

我们期看下文!

 

晓莉:

小说创作,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比如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就要亲口尝一尝。没有深入实际的调查了解就成了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没有人,什么人间奇迹都创造不出来。近几集非小说围绕郑晓勉,富康,渔夫帽等人物展开,还有老师重回故地,满满的回忆。温馨,青春活力。忆往昔,看现在,不勉心生感慨。故事引起共鸣,人物有血有肉,熠熠生辉。情节风趣,环环相扣。天一菜馆已经换主正在装修,聚在茶馆也会有更大收获。期待精彩继续。谢谢老师!

 

刘丽梅:

《茶馆》如电视剧开演,有回忆,有三人对话,有富康编的故事。每个镜头都很精彩,但文章结尾更吸引人,我在想茶馆去了吗?又发生了什么呢?

 

淡淡香茗:

今天的题目是茶馆,但故事却一点也没写茶馆的场景和茶馆里的人,似乎是交代了故事的主线,并为情节的发展延伸埋下了伏笔。

 

关注今日头条:朋友们的生活

城市微风光系列——

1、有这样防贼的吗

2、实不相瞒

3、认识郑晓勉是一个麻烦

4、你呀,遭这一宿罪干啥

5、我就是不想再受刺激了

6、你也是天上的云

7、两个人故意弄出动静给我听

8、下厨房做肉段

9、富康和富小康是父女关系

10、富康怎么会袖手旁观?

11、刚刚开始

12、跟你吃顿饭这个费劲儿

13、自作多情,有你啥事儿

14、尴尬,在所难免

15、康与糠能一样吗

16、一天见两面,算不算奇迹

17、几级睡眠

18、中转站

19、大师不是自封的

20、天一农家菜馆是吃黄的吗

21、此间消息人士

22、郑晓勉:我俩赌气了

23、玫瑰谷相反方向

24、至今不能够原谅自己的地方

25、钻到肚子里去了

26、满世界寻找,谁敢

27、范家屯印象

28、给裤腰带找下家

29、有情怀的人

30、茶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