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0、徐歌:柔情、蜜意与忧伤
(2022-08-01 10:02:32)分类: 朋友们的生活 |
790、徐歌:柔情、蜜意与忧伤
浅山评论家群
云开日朗(吕维):
这好像是个结局,而这样的结局又是非常理想的,很完美!!!
华尔兹:
手指划着手机屏幕,很不想看到“某年某月……”的字样,不舍得粉笔末的故事结束了,但是又觉得就像曹老师说的,故事并没有结束,只是出现了新的拐点。
闫工和粉笔末一起去半岛,是个大团圆结局。尽管再见不知是何年,说不定会有第二部的故事发生呢!
就是不知道这个半岛是远是近。
申建华:
来自于生活中的平凡小事,在老师的笔下升华出精彩文章学习点赞
优雅:
拜读老师非小说,心情复杂,也不好说什么?粉笔末和作者真是异性非常好的朋友,无话不说,很难得的信任,能有这样一位知己值得珍惜,粉笔末为了好多方面,施展才华,发挥余热,是件好事。可居住地越来越远难以见面,又感觉有些难舍难分?这句再见!深藏着依恋之感,好有放光,照亮粉笔末要去的地方,再见!再见是何年?相信缘分,一切随缘就好。
陈玉亭(网名111):
名师应聘出硬伤,初试淘汰心彷徨。远赴半岛操旧业,旅游挣钱伴侣双。
悠悠:
读《再见!再见是何年》
读这个文题,有一种依依惜别的感觉。
从文章内容看,是粉笔末要去半岛继续发挥余热,有闫工一起陪同,而且闫工也有一份事做,两个人既可以互相陪伴,又有各自的事情可做;既有钱赚,又生活充实,何乐而不为呢!
“粉笔末开心她给朋友一个大大的拥抱,也向所有认识的朋友发布了这个好消息。”我想,这个拥抱是兴奋的表达,也是一个别致的告别仪式。别离,总有点酸酸的味道!因为总会想到“再见是何年?”
从朋友角度看,感觉渐行渐远,似乎有种“再也不见的“梳离感”,但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各自选取适合自己的生活,理所当然!但网络还在,联系也不会终止!从中可见“你”是重情重义之人!
从系列整体看,有刹车的味道,主人公远走他乡,故事出现新的拐点,或许她这一走只留下背影,那么故事结束也就恰逢其时了!
无论是什么都不重要,粉笔末有一个算作圆满的结局,这个系列也就有了完美的结束!值得祝贺!
徐歌:
那么柔情,那么蜜意,有些淡淡的忧伤……
从不多的文字中读到了一个女人,因生活拮据不得不远离他乡继续挣钱……这不难看出一个单身母亲的艰难和悲哀。真是爱情使人高贵也使人卑微。他若找到了一个好的男人,顶天立地的能养家糊口,她也可以做一个娇妻,不用为生活这样去奔波了。我个人认为一个女人的初恋和基础的婚姻不好,那么就决定了他一生不会幸福。因此“粉笔末”的不幸也就是必然的了。还好她有这么一个大作家的朋友,经常能沟通和倾诉,也就算挺幸运的啦!
叶圣陶说过:“好的读者就是要读出作者的思路”。作者的思路我是读不出来了,都是凭着我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而主观臆断了。
戚玉珠:
粉笔末挺能折腾,退休了待不住,考虑孩子还没结婚,继续应聘发挥余热,好在闫工跟着,去哪里都无所谓,闫工讲究,不仅表示会承担孩子以后结婚费用,行动是后话,有这句话就够粉笔末感动的了,而且对她的初恋也显示出大度,跟这样的人过日子踏实。倒是大厨担心不少,怕见面的机会少,粉笔末来长春,近在咫尺,也不是每次都来见你,想多了,再见就看粉笔末想不想见。
晓莉:
今读《再见!再见是何年》
粉笔末的运气不错。退休后闲不住,本地应聘不成,要去往半岛工作,而且二婚的老伴闫工也愿意随同前往,过二人世界,还有一定的收入,这真是好事。等有机会了,老师也可以带着夫人去半岛旅游,有了向导。只是离得远了,不过没关系。现在,网络发达,全覆盖,无论天崖还是海角,都可以随时联系、见面,不耽误聊天。但是,离别的伤感总是有的,人总是有感情的。那就让惆怅变为祝福,祝福粉笔末夫妻在半岛好好发展,恩爱缠绵,幸福美满。祝福老师和夫人早日去半岛旅游。谢谢老师!
关注微信公众号:浅山笔记
关注今日头条:朋友们的生活
城市街道系列(曹利君著)
33、生活的脚步是纷乱的
34、有点儿怪想她的
35、想吃红烧鸡翅了
36、你还是自己留着看画吧
37、重回学生时代
38、她能有什么故事呢
39、秘密,奔牌子来的大叔
40、解封以后,这件事情值得记述
41、看上去更像撩闲
42、一张白纸没有负担
43、雨夜摸黑,给自己挖个坑
44、有人入梦,有人离开,还有人呢
45、比你会玩的大有人在
46、以对话快闪的日子和情感
47、花海人海,两个二婚者在海里过招儿
48、水果观:粉笔末的讲述
49、粉笔末老师买西瓜
50、吃瓜群众:粉笔末和闫工
51、花事人事,都是情事
52、一大锅炖菜
53、找到共同语言了
54、那都不是事儿
55、想不成怨妇都难
56、别在非小说这里耽误功夫了
57、如影随形有那么好吗
58、鸟摸悄地,你就跟我一起做梦吧
59、看上去耗子乱窜,腾笼换鸟
60、有阵雨算什么呢
61、好到底还是坏出头
·中伏是个二
62、换做是你,去不去呢
63、亲,是哪根枝儿上的树叶
64、吃水不忘挖井人,欢聚感谢召集人
65、再见!再见是何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