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0、云开日朗:中国底层群众的基本色调
(2022-07-18 10:42:05)分类: 朋友们的生活 |
浅山评论家群
云开日朗(吕维):
就爱看大厨零距离采访人物和他们之间的对话,问得直接,讲得坦率,揭示的是生活的真实。设想,大厨如果当记者,那肯定是一位震古烁今的名记,可惜啦!
大厨笔下这位七十四岁的老农工,能吃能喝能劳动,这是劳动给他带来的福报,如果让他养遵处优,无所事事,恐怕早就病魔缠身了。
老农工生活俭朴,精神乐观,古道热肠,是中国底层群众的基本色调,正是有了这样的群体,才使这个世界变得越来越好!
庄稼汉:
半日闲游一段春
满载而归花似云
一根麻花疗饥饿
月饼半块鼎丰真
共同回忆心愈近
舌尖老味倍温馨
谈酒更添三分热
对饮何必相识人
莫道乡野江湖远
天涯何处不知音
优雅:
拜读老师非小说《找到共同语言了》,字里行间洋溢着对农民工的深情,对劳动者的尊敬,您的那双质朴的眼神,感动了对方 ,毫不介意的和您聊的那么开心,要是环境和条件允许,你们定能喝得一醉方休。
生活就是如此这般模样,写得贴切,我时常就和陌生人搭讪,聊聊生活小事谈得来就进入角色,还能鼓励鞭策她们多学手机,多看书多点爱好,丰富精神,生活会更精彩,调整心态不服老 ,与时俱进乐逍遥。
申建华:
@曹利君(原色生活树)老师每日接地气的一文精彩文章学习点赞
和平:
敬佩曹老师对农民工近距离观察和真切描写。
胡英兰:
今读《找到共同语言了》,老师不愧是写小说的,广泛联系群众,只一顿饭的功夫,就跟七十四岁的农民老哥攀谈了那么多,而且越谈越近乎,只是眼前没饭店,不然一定会去饭店喝两口酒。从现在谈到了过去,六七十年代月饼确实不常吃,只有八月节才能吃到,所以非常珍贵,那种老作坊做的青丝玫瑰月饼真好吃,如今还回味无穷,但现在偶尔吃一块月饼,却怎么也品尝不出原来的老味道了,不是挑剔,大家都这么说。通过老哥的描述,现在生活也不错的,想吃什么都有,劳累一天晚上还能喝点酒,他对生活是知足乐观的,心态好,身体好,干点活不算什么,祝他生活幸福。
陈玉亭(网名111):
花田薅草起大早,汗湿衣裤遮阳帽。午休干嚼填饱肚,回家酒菜兴致高。
华尔兹:
七十有四的农村老汉,来城里公园做园林工作。每天薅草,自带午饭,吃的是麻花、月饼,晚上回家还能就着新鲜的蔬菜,喝三四两白酒。
能吃能喝,才能干活。
曹老师被“唤醒了一种遥远的东西”。是啊!小时候的味道,小时候的事,抹不掉的记忆。
晓莉:
今日欣赏《找到共同语言了》 。老师有颗善良的心,无论走到哪里,都会遇到知音(能够聊得来的人)。是本事,是心态,是平易近人,是追求完美,是“打破砂锅璺(问)到底”。就是认真,就是一个闲不住的人。在花海观花期间,认真观察了一位七十四岁老者薅草,休息,吃午饭的全过程,并和老者找到了共同话题,聊得非常开心。老者要把半块鼎丰真月饼送给老师,老师也要请老者去饭店吃饭,真是温馨极了。和谐社会,崇尚道德,分工不同,劳动光荣。这是时代的主旋律,是社会进步的标志。谢谢老师!
戚玉珠:
别看大厨是领导出身,但退休以后喜欢接触最底层的老百姓,这才有了老郝,她五哥,洒水车上的高个瘦男,卖水果的两口子和卖荷包女等等,去看花海又遇到爱吃甜食的老汉,攀谈中想起了自己小时候,年龄大了爱回忆,大厨在最底层的人群中能找到共同语言,最重要的是尊重对方,平等对待,当下如果管事的人,都能像大厨这样体恤民情,那该有多好,社会发展将会上一个新高度。
关注微信公众号:浅山笔记
关注今日头条:朋友们的生活
城市街道系列(曹利君著)
33、生活的脚步是纷乱的
34、有点儿怪想她的
35、想吃红烧鸡翅了
36、你还是自己留着看画吧
37、重回学生时代
38、她能有什么故事呢
39、秘密,奔牌子来的大叔
40、解封以后,这件事情值得记述
41、看上去更像撩闲
42、一张白纸没有负担
43、雨夜摸黑,给自己挖个坑
44、有人入梦,有人离开,还有人呢
45、比你会玩的大有人在
46、以对话快闪的日子和情感
47、花海人海,两个二婚者在海里过招儿
48、水果观:粉笔末的讲述
49、粉笔末老师买西瓜
50、吃瓜群众:粉笔末和闫工
51、花事人事,都是情事
52、一大锅炖菜
53、找到共同语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