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6、徒劳中凸显的生活意义
(2022-06-01 14:56:13)分类: 浅山评论家群 |
浅山评论家群
云开日朗(吕唯)
《白费》中的两个人比较虚化,两个人在玩概念,玩逻辑,玩意象,玩哲学,所以才让我感到如入迷宫。文中藏头露尾,对那公园里都有啥,哪是看到,哪是想到,哪是亲历,哪是梦游,搞得云山雾罩,飞龙在天。
大厨文思灵动,笔力奇绝,一件平常小事在他笔下能被他掂兑得七荦八素,演绎得九转千回。这功力,真不是盖的。
悠悠
这一篇我读出两层意思:
一是观察。这是自己的事情,别人无法替代,毕竟听说不如一见。
二是留白。需要读者去思考,去想象,去根据文章内容细细地品味。于主题,于情节,都有不同寻常的意义!
另外,文中这段话很值得咀嚼:“这公园的别样妙处。犹如文章开口不大,意境非凡。字斟句酌一番,仍然说不清哪是见到,哪是想到,哪是亲历,哪是神游……”“文章开口”,我理解为选择切入的角度。可能是一句话,一个词语,一个现象,也或者如文章中那个要求“讲一讲”的请求……
开口小,就容易集中精力,容易写得充实,容易凸显文章的主题,与那种大海捞针的写法相比,要聪明得多!省力气得多!像极了一只窄口坛子,开口小,却肚子大,装得多,收口容易!(丰富的经验)
就如曹老师这篇文字,表面上讲的不多也不难理解,只是文字却张力十足,需要好好地咂摸才能品出点儿味道来!
还有,听别人讲总不如自己去亲身经历,公园风景是,一件事情也是。听别人讲可能让你云里雾里,晕头转向。如果自己去看,山就是山,水就是水……印象清晰。有一句话说“实践出真知”就是这个道理吧!
越发觉得曹老师的文字不仅禅意十足,且富含哲理,与前面的直白有了截然不同的感觉,真的有那种“欲说还休”
不说尽,不道破,“拿捏”的分寸感,这是摆了读者一道,不反复读,不仔细品,也会云里雾里不知所以然了。就是我现在所说的,也不是十分确信,仅凭感觉罢了!
致敬文字!致敬曹老师!
陈玉亭
胡英兰
璇沐瑶
戚玉珠
优雅
我今天似儿童心情,心态不服老,晨练后又去早市,微信运动记载我走了7100余步。
再次,欣赏老师作品。
上集“什么事”这集“白费”就是在路的尽头建了一个公园,平常人,谁会拿这个说事?
但在有学问的曹老师笔下,却写的如此笔力超群,让读者脑海产生许多遐想。不但没有白费经历与时间,更没有白费那二个闲人的时间,他们
没事就凑在一起,现在退休在家闲人多,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不同爱好,不同类型,甚至都以退休金高低无形分开而聚,谈论各非而议,有时,看似白费了?但在不同角度都有收获,都有愉悦,做什么,只要用心,都不白费。
晓莉
赵晓光
关注微信公众号:浅山笔记(曹利君著)
城市街道·非小说系列
1、街道
2、两棵杨树
3、倒木和小秋
4、博信路
5、灰色砖垛
6、堂食
7、什么事情
8、白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