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6、非小说中的阵仗作用
(2022-04-11 17:05:42)| 分类: 朋友们的生活 |
浅山评论家群
悠悠
阵仗,是马和说话前的习惯性套路,我想也可以叫“排场”。没叫英子来,也没叫牛亮来,单单约了“大哥”一个人,一定有满肚子话想说。但今天只是前奏,只做了铺垫,文章到此戛然而止,“中篇完”,留下好大一个伏笔,给读者一个满满的期待!
再说这瓶酒的来历,感觉是《被滤过的一些事情》一篇的补叙。或许当初是被滤掉了,也或许只有今天放在这里讲才合适。看来讲故事不一定把当时发生的事情前前后后一股脑都放在一起讲,特别是有关“系列”,不能信马由缰,要精心设计安排它们的位置,合理了才更舒服。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继续丰满着老乡吃顿饭的故事,且让故事有了合理的外延和连续性,也为下篇做好了铺垫。
我突然想到了垒砖建房,工人麻利地在每一块砖背面都抹上水泥,目的让那些砖粘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那么,系列作品中,篇与篇之间或者像今天“大泉源”来历的文字,应该就是那一抹“水泥”吧。对!还有网线!这根网线一直拉着,系列就紧凑,就连贯,就不会松散。
另外,文中几处细节,挺有意思的。
第一处,伙食饭引得“伸长了脖子”。联想到的却是“一看人家这伙食饭,就知道生意不错,老板娘也是个开事儿的主儿。”有一句话说一滴水可以反射太阳的光辉,在这里是一桌伙食饭可以反映生意的红火与老板娘的开事儿。这叫做透过现象看本质吧!
第二处,“再拿目光往那边看,正好与老板娘目光对接,老板娘那里点点头。”
这里的目光不是随意的瞟,不是随便的看,而变成了被动的“拿”,是有意识的,从心里想要看的。看什么呢?我想因为前面的伙食饭想到了老板娘的开事儿,便产生了想看看老板娘其人的想法,也才有了“拿眼睛”去看的动作,有前因后果,有上下联系,决不仅仅是“风情画”和“泡沫剧”,也给读者留有想象的空间。
而老板娘的“点头”是很职业的,老板范儿的。
虽然这篇文字只是一个序曲或者叫做过门儿,却感觉很有嚼头,有很多值得学习的东西!
期待下篇!
云开日朗(吕唯)
王克江
陈玉亭
华尔兹
曹老师仔细观瞧周围的一切。店里开始吃伙食饭了,白菜炖豆腐,上面还有几大片五花肉,味碟里是酱豆和芥菜丝咸菜。
一会儿服务员也给送来两个味碟,正是酱豆和咸菜,是老板娘赠送的下酒菜。
说起马和自带的白酒,是从曹老师家拿来的。上次聚会启开了,没喝,赵小丽让马和拿着了。
这瓶白酒是不能不写的,而且这瓶白酒就是唠起英子的话题。马和在那天的第二悠还想喝这白酒,是英子不让,金山蓝湾喝啤酒,这酒才留下来了。
接着唠吧!看马和说些啥!
胡英兰
戚玉珠
和平
文笔的阵仗大过喝酒的阵仗,不然呢?假如大阵仗的喝酒,喝到喝断片,喝到倒在沙发上,怎么还会读到这细腻的《阵仗》呢?
小马扎
马和牛亮金色蓝湾们有您这样的良师益友好老乡,真是生命所遇的一大幸事。以及酒局所在的一个个老板们也同样有此一幸啊,你看所出的菜品美味传至大河上下,五湖四海了吧,你说排面不排面,你说其意义你看重大不重大!崔颢叫世人知道了武汉那个城市里有个黄鹤楼,范仲淹更叫岳阳这个小地儿名震一世,那么,于家沟虽这么个小汤圆丸子一般的地方,但一定也会深刻于人人心间!
今文细节描写到位,叫人隐约感到了接下来的精彩故事……似那次的融合菜馆,与川字额的牛亮一样这马和心情微妙到不易察觉地将一大截烟屁股栽到烟灰缸里。由此,评者大胆猜测,马和拉这位活百科全书来聚来喝,纯粹就是诉苦来的。
有所不同的是牛亮让您分析开解他和李树斌之间的朋友关系,而马和接下来要吐露心声的八成是和英子之间的恋人关系。
这里有一个感慨,曹老师的一天可真是太忙啦!或说本事大的罪业多。不过,对于一作家来说许是好事吧,故事都是在人与人之间产生的。(只是,有个寄语必须要给到您,就是说好好书写生活的同时,要多多注意身体呀,像那次您分享来的啤的也可以替代白酒啊。为了幸福生活计,人到一定年纪,酒要尽量更换成柔一点的,预防断片儿了就不大好了。)
晓莉
两人吃饭,排场挺大。落座、点菜、斟酒、开篇,一道程序不落。此饭店选得不错!单看那伙食饭就能看出八九不离十。老板娘很开事,前后台及后厨人员围在一起就餐,热气腾腾的肉炖白菜大豆腐,大伙“唏哩呼噜”吃得香,外加两个小咸菜。要说老板娘明事理,这两个小菜也赠予了就餐的客人。正如人们所说,满桌佳肴有时真不如小咸菜下饭。今天吃饭仅有老师与马和两人,摆好的阵仗,就看怎么进行了。预知精彩,请继续关注。谢谢老师!
关注微信公众号:浅山笔记(曹利君著)
都是自找的系列——
83、轮值国
84、判若两人
85、罚酒
86、拔丝地瓜与虎皮花生
87、持续兴奋
88、厢秀
89、照顾
90、被滤过的一些事情
91、几个意思
92、再看三人行
93、再见姚家巷
94、阵仗(中篇完)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