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7、憋,还是孤独?
(2022-03-26 22:25:07)分类: 朋友们的生活 |
浅山评论家群
侯明祥
悠悠
静默,是看得见的,感受也是真实的。但这联想,让客观的物像变为主观的意像,其中的涵蕴就不那么容易理解了。特别对于我这个不会写诗的人,只能大胆胡乱揣度了!
比如:
“房屋摇摇晃晃
天花板掉下来”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联想呢?我猜是因为近期突然发生的状况,让我们失去了原有生活的平静,且每日惶恐,担心“天花板”什么时候掉下来砸到自己。当然这是面对灾难时人们普遍的心理状态!
常常的流行性疾病,大都来源于自然,比如流感……这让人联想到很多不可思议的自然现象,土地龟裂,水源枯竭……我们会说这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惩罚,是对地球资源过度开采导致的结果……反思童年,生活艰苦,但那时候的天是蓝的,水是清的,空气是清新的,淳朴的人们对生活的要求也是很简单的,即使只有锅巴,也咀嚼得香甜!所以说联想绝不是空想,也不是乱想,更不是随意的猜测。
再说有关洗床单,没有脱水机,没有甩干桶,需要两个人拉住两头用力拧,互相较劲,才能把水分挤出来……如果只就字面理解那就失去了意义。所以我笨笨地想到了目前疫情与抗疫:一边疯狂的泛滥,一边拼命地抗击;你在蔓延,我在采取各种手段,消杀,阻断,抗击……一段时间的相持,“都在别样的加油,都在力透纸背……”那么谁坚定了信念,坚持到最后,谁就是赢家,就是胜者。其实很多事情都是同样的道理,不是吗?所以这首诗很值得咀嚼!
曹老师说,这首诗是憋出来的。如果“憋”出的诗句能如此精彩,那我宁愿永不出门,也许会“憋”出个诗人来!
王克江
陈玉亭
晓莉
华尔兹
平衡,在这里就很重要了。什么事儿都要讲究个平衡。不能顾此失彼。不多说了!
塞外雪
想必净月空气清新,诗潮激发,朦胧诗稿,连篇累牍,一发不可收拾,珠玑落盘。虽然封闭之中,孤独相伴,空中电波,永续不断,身在里边,心在外边,诗在云上,与日俱升,拜读三刻,已经共鸣。我心也静,我灵也平,与师同步,但祈太平。
六点起床练字至此时此刻,开机敬羡师作,迟复为歉
胡英兰
华尔兹
平衡,在这里就很重要了。什么事儿都要讲究个平衡。不能顾此失彼。不多说了!
戚玉珠
和平
静默状态,只是一种宣称,实际上,哼哼。
读来读去,许多意象在头脑盘旋,无声的盘旋,还不如这嘀嗒,嘀嗒,来得敞亮。
关注微信公众号:浅山笔记
·绿纱网(组诗)
·静默的联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