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醋和地瓜》《留饭》
(2021-10-24 14:00:31)分类: 朋友们的生活 |
浅山评论家群
1、《醋和地瓜》
陈玉亭
戚玉珠
胡英兰
晓莉
朋友就是情意深,
甜和酸来没法分。
特产醋儿酸,地产地瓜甜。
甜里带着酸,酸里含着甜。
有情有义一年年,真情到永远!
谢谢老师!
云开日朗
亲朋间有来有往,这是常情,会越走越近。如果有来无往,那友谊的泉水也会干涸的。
作为礼仪之邦,中国人的送礼是一门大学问,送对了万事亨通,升官发财,送不对或根本不送那就对不起了,只能自立更生,个人奋斗了。
当然,送礼也不是都有功利心,比如亲友间的走动,不必报以琼琚,家乡的特产最能让人勾起乡愁,感到亲切。
多有几个马和这样的同学,曹大厨家的柴米油盐酱醋茶的钱就都省了,而且食材完全可靠。
悠悠
新的系列开始了,马和这个人物出现在笔端。
这一篇信息量不大:马和是曹老师和牛亮的共同朋友。他
是一位村官儿,每次进城,总会带家乡特产——醋和地瓜。
牛亮说“马和从老家带来的醋和地瓜不一样,不是一般的酸,不是一般的甜”。
是啊,无论是酸还是甜,都是加了情感这种催化剂的,因此味道也就更醇厚,更加暖意洋洋的了,当然是不同的了!
可牛亮这个人不咋地,人家对你的真诚,不辞辛苦的带东西给你,一个“马活”,让人感觉是活该的,替马和不值!另外结尾处的“牛亮多多少少有点瞧不起马和”,下文一定会有故事发生的!
打开记忆的闸门,记忆之水会倾泻而出……故事也就开始了!
期待明天的精彩!
徐艳丽
真心
今天新开一篇,讲马和、牛亮和曹老师三位小学同学的故事。
马和是乡官儿。以前可以借上城里公出的机会,给老同学带一些土特产。现在退休了,没有这个方便条件了。但是每年来城里还是坚持给老同学带土特产品,这足以说明马和是很重情义的。另外呢,马和在城里有情人,这本来应该是保密的事儿,可是他对老同学一点儿也不保密。是友谊太深了吧。那牛亮为什么还对马和有点儿瞧不起呢?且听下回分解吧!
和平
塞外雪
西皮
2、《留饭》
云开日朗(吕唯)
当然了,同学无忌,不会揭发,马和好这口儿,那女人心甘情愿,民不举官不究后院没起火,大家相安无事。
说起来马和与那女人就是情人关系,这样一想,不但不会让人反感,还多了浪漫色彩。生活真是五光十色,在那乡野间的罗曼蒂克一定别有意味,且听大厨下回细细道来。
和平
这是老家的牵挂,是马和给强化过的内心里的乡愁。
无论是不是老乡,每个人心中的乡愁,都是一样的浓烈。
乡愁,可以打破地域界限,同学之间的老家情节,凭添了更多的话题与共鸣。
泉水叮咚
陈玉亭
胡英兰
乡愁是文人笔下常说的题目,是一个魂牵梦绕的地方,有孩童的梦想,老去的亲人,淳朴的乡邻,简陋的生活,小时候的玩伴与同学。也许还有不太走动的亲戚。总之是一生中的牵挂而又不常回去的地方。这次马和来省城,带来了地瓜和醋,也是有些事情求牛亮帮忙,牛亮请马和吃饭,是尽地主之谊,非常好,这就淡化了上一集说的牛亮看不起马和的印象了。马和虽然在生活上不检点,有了情人,而且是帮情人办事求牛亮,但也是挺坦诚的,不藏着掖着,这样也就不见怪了,愿他们的友谊长存。
真心
马和要找牛亮给小嫂子办事。究竟办什么事呢?显然,这又为下文打下了伏笔。
晓莉
乡情,亲情,爱情,同学情。人生一世处处情!一个情字话人生,心中有爱情更浓。同学相聚撮一顿,顺情顺理很好的。只因马和为情人,求牛亮办事不地道,但也是道德来谴责。下面一定有故事,且听老师慢慢到來。谢谢老师!
小马扎
人是不可以脱离于群体意识而存活于世的,人生的意义有很多,但全部是围绕着与人的关系而展开。千百年来人类思想早以由自然存在迈向了自觉存在。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
孟子说从愚钝浑昧中开化而来的士(读书人),他的终身大事就是崇尚志向,躬行践履仁义。换句话说就是务必建立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的关系,即仁。而要想建立起相互亲爱的关系,就必须要选择或者说遵循最佳的行为方式,这便是义的要旨。
曹氏非小说总是念叨着乡心乡情,但凡故土的一草一木一花一叶都时时刻刻烙印在作者的意念之中,而不经意流露于作品的犄角旮旯。这是怀抱着仁义之心常常念想起全天下的仁义之人仁义之事了!世间万物,爱最柔软,最义无反顾。每每读《曹氏非小说》到动情之处,不知为何我会陷入久久沉思!———这也许就是《曹说》所能存活于读者之心的重要意义吧。
作为读者,遇见曹老师可谓天赐之缘、天赐之福。而曹老师这挺笔杆子真是非等闲之辈所能企及的特殊禀赋,学生钻坚仰高,愿时时跟之、随之。
戚玉珠
悠悠
在第一篇里面,提到马和城里有个情人,马和曾说“时间太长了,甩不掉了”这样的话。本文中这位情人堂而皇之的登堂入室了,可见已经把自己当成了虽然不合法却也合情合理的存在了。为此,最初以为憨厚淳朴的乡官马和在读者心里有了不一样的感觉……
所以,有话这样说:看人,不要用眼睛去看,容易看走眼,更不要用耳朵去听,因为可能是谎言。只要用时间,用心去感受,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
的确是啊!
就如牛亮,第一篇出现时,对马和有些瞧不起,语言也曾轻薄,有些令我生厌。可是就是这位看不起马和的人,不仅非常和时宜的称呼马和的情人为“小嫂子”,还热情的留饭……
文字一两篇,人物三四个,迷局已巧设,云里又雾里。读下去,是继续探究的唯一办法!
曹老师,好手段!
关注微信公众号:浅山笔记(曹利君著)
都是自找的系列——
·醋和地瓜
·留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