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唐迎:对细节的描写

(2021-10-19 21:48:18)
分类: 朋友们的生活


浅山评论家群

 

唐迎  陈静虽然不大露面,但是每次看到描写她的桥段,就好像看到一个性格鲜明,活生生的人。写人物是不是就得有这样的效果?陈静这个人物代表了生活中的一种人,这样的人外冷内热,特立独行,从来不在意别人的眼光、别人的看法,我行我素,活得自在而自我。

曹作家非小说引人入胜之处,还在于对细节的描写。看书怎么看?拿着书,捧着书看呗。老杨却不同于常人,他用铁夹子夹住书页,这样就解放了双手。于是就有了只属于他个人的经典动作,把两只手插在腿间——“坐在那里前后俯仰,幅度不是很大。插在两腿之间的双手也不拔出来,就那么顺势插来插去,插上插下,插进插出……”

这样的细节描写,形象而独到,鲜明地写出了“这一个”。

 

悠悠  读《大腿内侧》

每个人都会有一个自己的动作习惯。就如有的人思考问题爱摸后脑勺,有的人遇到问题把眉心拧成大疙瘩,有的人站在人前喜欢抱着膀子……

老杨这动作挺特别的,一定是多年用铁夹子读书养成的习惯。书页被铁架子固定,双手便解放了。从之前以及本篇对老杨的形容,书呆子”“老僧坐定,足以说明他是规规矩矩的人。人的动作习惯,是与性格有关的。

脑补一下老杨双手插在大腿内侧,背微倾,专注读书的样子,你会想到一个刚刚离开妈妈的怀抱,走进幼儿园的孩子,不哭不闹;乖乖地坐着,眼睛盯着老师,不声不响;手放在一个地方,一动不动……你感觉他在认真地学习,他也是在学习,其实他自己感觉极度的不适应,就坐在人群中,

周围那么多双眼睛,明亮的阳光下,还有陈静这样热心的美女特别的关注,关心,他内心一定有手足无措的感觉……这样的动作,也只有规矩人,内向的人,缺乏安全感的人,才会有!

这动作很符合老杨这个人!

可见,对于老杨,不只是认识……

总感觉这个文题有些扎眼!

 

云开日朗  这老杨是个有定力的人,一本古汉语让他全神贯注,说明他真是个用苦功的人,不像老高,讲吃喝,爱挑逗女生。

每人精力集中时都有自己的习惯,也叫下意识动作,比如老杨的插大腿里子。他插的是自己的大腿里子,没毛病。如果插在别人的,那就欠揍了!

 

小马扎  一群大老爷们能有多大意思?美好的校园生活一定缺不得女人。大胆猜测,往后即将开启动人心弦的别样情事,好奇老师如何冲破藩篱,将悬在心头的达摩克里斯之剑(松板红漆箱)拿去!

作为一枚才华冒顶的热血小伙,真希望您能干出一番作为来,好给邻居下一场热战来个经典的铺垫

 

陈玉亭  茶缸积垢成茶山,无茶泡水色也酽。同学帮助洗干净,事与愿违讨人嫌。

 

塞外雪 ,智逗!非常有意味、醋味的争斗!每句话都智慧满满,一出精彩的沙家浜成功上演。老高同学,您似乎已经嗅出陈静的理所当然的画里画外,追问下去其实是不会有结果的,佛心无边,且又无形,常人是难以琢磨的。宋朝叶绍翁老师说得好: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个谜语多好多美多雅,真是迷迷糊糊的一双醉眼,老高的心很细,很习惯的出有意人的眉目,但是又有点憨,表达的过直,怎么不会受到抢白?胡传魁不懂阿庆嫂的精密也罢,但是冬瓜也不应太熟得直截了当。还是曹老师理解得深,老杨的路子走得正,就是一门心思的按部就班的体会“古代汉语”知识,不怕把牢底坐穿,何况大腿内侧和衣袖的磨破。曹老师的细节描写徐徐风来,趣味横生,精益求精。

 

林中月  原色生活树题材新颖,立意高深。敢于写出:人人心中皆有,人人笔下皆无的意思来。可见作者生活阅历丰富。能够引出高于生活的活水来。

 

吕波  有趣

 

张安敏  用铁架(夹)子

 

马惠玲  勤奋的作者

 

徐歌  陈静咋那么贱!又有言语又有行动。看来老杨还是有一定定数的人,否则就容易站不住脚跟倾斜于她。

 

泉水叮咚  像陈静这样的女人生活中常见,看好了一个异姓,也不管人家是否有家室,毫不忌讳的去关心,搞得人家很不自在,还有好事者喜欢拿这种剃头挑子一头热的事情取笑说事,老杨这样的男人有定力,自律能力很强,是个能担当重任的人。

女人应该自尊自爱,这么低贱的讨好男人图个啥呀,谁都知道便宜没好货。

 

胡英兰  今读《大腿内侧》原来是老杨的看书习惯,我也看到过这种习惯看书的人,也许觉得这样更舒服些,更专注些,也没有什么不雅观的。对于陈静同学,几篇连贯起来看,是个外冷内热的性格。对老杨也是格外的关心,所以高同学拿老杨开涮也是有一定道理的。那个时代的人男女之间交往是比较保守有分寸的,因为名誉比其他方面更重要。我很佩服老杨对自己的约束力,这种人是值得信赖和尊重的。

 

泉水叮咚  我老公一直穿单位发的衣服,这可成全了我,省掉了拆棉衣的麻烦,他们发的外裤设计很科学,就是在膝盖、臀部、腿腋处垫了一层薄绸布,正面完全看不出多了一层,这些部位都是磨擦比较多的地方,像老杨这种人最适合穿这样的裤子。

 

和平 老杨读书的样子,已经在我的记忆里扎下了根。

“面前课桌上,摆着一只泡了花茶冒着热气的搪瓷缸。缸子外面是铁印的红花,蓝缸子沿儿和白缸把儿都有磕掉的漆,缸子里面却挂了一层很厚的茶锈。

搪瓷茶缸,那个时代的标配。大都是为着某种纪念或者是奖励而颁发的。

回忆使用搪瓷大茶缸子的使用经历,的确有这一说,茶缸子里积累的茶锈越厚,颜色越深,越有茶味,越显得资历深而霸气。

岂不知陈静是对的。

茶垢,不过是茶叶不溶于水的某种成分的沉积,对人体健康并无益处。

想看看老杨拿着被洗刷一新的大茶缸时候的心里感受和在同学中的表达,可惜,作者文中没表。

估计沉稳的老杨,不会有啥不乐意的。

有陈静这样的女同学,挺好的。

 

真心  大腿内侧。一看这题目就吓了一跳。可是你不能说我邪心巴道。老杨看书时,把两只手放在大腿内侧,只是习惯而已,也无可厚非。哈哈,大家可千万别想多啦!

 

晓莉   今日美文,风趣幽默。桌上摆好书,双手合十在大腿缝中取暖,这也是我们上小学时的情景。那时教室是平房,冬季取暖烧炉子。同学们秋天去郊外拔豆根做引柴,学校给各班分煤。一班四五十名同学,离炉子近的烤的满脸通红,离的远的还是挨冻。所以看书时,就像老杨这样。老师写的朴实幽默,真实情景再现,回味无穷。谢谢老师!

 

山哥  这个读书姿势曾一度有过,整个求学阶段,基本都是在相对艰苦的条件下度过的。每到冬天,教室里只有一个火炉烧豆根取暖,室内的温度很低,坐在那里一会就会手脚冰凉。于是两手就会习惯地,放到全身最方便取暖的地方。是一种本能动作,久而久之也成了一种习惯。而且很多人都有这种情况。至于书本,可以用文具盒压住,很少用到小夹子,不过记忆里看有些女生是用发卡把书页夹住,使其不自动翻页,也很实用。不过不管怎么说,这也不是一个优雅动作,后来随着条件改善,加之自己有意识扳正,把这个习惯改掉了。

 

关注微信公众号:浅山笔记(曹利君著)

金秋往事知多少系列——

·砌炉子烧炕

·大箱子小箱子还是小箱子

·零星战斗和小铺老杨

·美丽的姑娘千千万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显而易见的麻烦

·七荤八素和貌似废寝忘食的时候

·另类的老杨

·心里住着一个人

·再也忘不掉的酒香

·人活着,要敢于正视自己的心愿

·路遇高冷

·大腿内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