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曹利君
曹利君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2,731
  • 关注人气:5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浅谈《你们咋玩》——社会底层文学群体品读和作品理解

(2021-02-06 11:37:49)
分类: 朋友们的生活

文/晓侃

 

 “不知道你咋样,我可是明显感觉弹药不足,全身除了嘴硬哪儿都不硬。”此段话,摘选长春文学爱好者曹老哥之文。看似隐晦暗藏,实则突出人物特点,使笔下人物血肉更饱满。社会底层人物,很难写出阳春白雪之感,必然下里巴人的骚动性,作者大篇幅文字叠加,最后还是用人物语言来概括底层人的社会需求和关注度。

东方文学也好,西方文学也罢,都在底层人物描写中突出当下社会阶层意识形态。尤其阶层壁垒固化后,各自阶层有了思想传代和文学作品体现。例如战国时期士族和平民,唐宋明清时期文举和农耕樵夫,各自形成不同风格作品。以及民国时期新文化和白话文出现,皆从语言文字上,突出阶层命运走向。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千百年呐喊声,何处发起?无不是底层苟且卑微之身,时代变革代表阶层壁垒重新打破固化。陈吴二者无非想活命之举,才会高呼揭竿而起,可悲最后依旧打着帝王门庭旗号,这是社会底层的命,也是社会阶层的运。社会阶层壁垒,又因时代变革重新排好座次,只不过阳春白雪还是统治阶级,下里巴人依旧两腿裹着黄泥。利益者、统治者,无非换个姓氏门庭,追根溯源还是延续战国时期士族根源。

曹老哥把写作文字称之玩,实则我也很赞同。每个人都有不同爱好,尤其退休之后的老年人,更要选择一或多项兴趣爱好,前提不违背社会公序良德。所以把日常写作当成为“玩”,不失为一个兴趣培养点,从生活中发现素材人物,结合自身经历融入人物内心世界,起笔时必为用心之作。笔下人物,定然会有诸多表向走势,文字的魅力就在于此处。

品读不是捧臭脚,读后感的文字,不是吹捧而是指出文中内因和外在。一个人作品好坏,全在读后感和品读者的层次。层次高为写实质,层次低只吹捧。就如西方经典文学作品,翻译家不是过了专八对于文学属于门外汉的人。东方文学作品,也必然出自西方汉化家之手。一个人的写作能力,必然结合其个人年代生活经历等等特征。

术业有专攻,品读也分人。用拼音识图的水准去理解黄鹤楼的名句,只能被称为笑谈。一个优秀品读者,更是一个优秀的写手和作家。流水日记和长短篇小说,又怎会一个格局。好作品,千百年流承。好品读,实乃真师者。

真才实学为品,华而不实为捧,切记吧!


浅谈《你们咋玩》——社会底层文学群体品读和作品理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