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玉亭:巧遇香梨婆

分类: 朋友们的生活 |
浅山评论家群
陈玉亭
悠悠(长春)
这世界真小,竟然在“你”家遇到了在沟口卖香梨的于美锦。听说话的意思是来干活的。难道不卖香梨而去做家政服务了!或许与季节有关,真是能干的女人!
这里几个人物同时登场,有点眼花缭乱。但又个个分明。
我和于美锦,还有你,互相聊认识早晚的问题;
“你”家爷们老付,“一个白胖穿灰色圆领短袖衫扎着深绿围裙趿拉着鞋的男人走了出来……感觉到这男人的火力旺,有一种强势气息扑面过来,和我的目光正在对接。”
互相介绍,互相握手……
而“她”,一直没说话,安静地看着眼前发生的一切。终于有机会说话了。她说“这回大哥你呀,又有写作素材了,就写写今天在这里看到的面子。”看来她的心思都在写作上。
面子,因为我的面子?因为“你”们夫妻的面子?或许就是互相都认识,也就都有了面子。反正于美锦是留下来了!
于美锦是个头脑灵活的人,利用扔垃圾的机会,也不是“利用”,而是有意的找个借口,下楼去买几瓶啤酒丰富饭桌内容,看得出她是个讲究人!
一个算是和谐的场景,几个不同身份的人,组成一个多维画面,看似纷乱,但线条清晰,个自特点鲜明。这让我想到了达芬奇“最后的晚餐”。我说的不是画儿的内容,更不是画儿的价值,而是对那些人物的刻画技巧,展现了不同人物的外部特征之后,还要用明明暗暗的线条与色彩,去渲染人物背后的那张面孔。你看无论是耶稣还是犹大……每一个人的背后都有与表面极不相符的故事……虽然这有些夸张,但我读了这篇文字,从写法上去分析,确实有这样的感觉。或许是我想得过于复杂了!
悠悠(洛阳)
真心
戚玉珠
和平胡同
涟漪
晓莉
在你的盛情邀请下,你,我,她三人离开了小区书屋,去了你家。
真是无巧不成书。敲开你家门,开门的是卖香梨的于美锦。真是意外,难道是走错门了。这时你忙解释说于美锦是来家打扫卫生的。原来如此,冬天外面不能摆摊了,就转入室内打工了。真是个能干的女人!
话说于美锦一看你家来客人了,急忙要走。你没说留,你老公却留。最后还是老师有面子,于美锦不走了,并去楼下买来了六瓶啤酒。看来于美锦很会来事,这个女人干什么都能行。
厨房里传来了你老公的声音,鱼炖好了,就等你们来起锅啦。
好温馨的画面,让人感到朋友家庭聚餐,更方便,更融洽,更和谐。好想知道故事的下一步进展,好期待明日的大餐啊!谢谢!
笔耕
王克江
华尔兹
侯秀坤
徐歌
今天的浅山非小说,谈谈文字以外的内容,也可算作是利用此地儿想啥说啥吧!前两天飘香醉说到“凤头、猪肚、鱼尾”让我耿耿于怀。然而,自己用外行或者说小学生的语文水平来分析、判断、理解为开头、高峰、结尾三部分也不算错,但不准确。应该是开头像凤尾一样小巧精美,中间像猪肚内容充实,结尾像豹尾简洁有力,我想这样回答应该是正确吧!今天曹老师的文字又涉猎到了一个新的写作范畴,把故事的发生发展集中到了一个人的身上,在这里又拎出了卖梨的于美锦。她又成了家政阿姨,描绘出了家政阿姨的共同特点,在她身上充分的体现:那种敏感和会处理事情的特点给予她一身。令人联想起了她卖梨时的情景。无不让我们记忆犹新。到底她是不是做了家政做家政以后又发生了什么,这就要靠作者去掂掇了。我猜想小说的发展和延伸还应该有她的出现。
以上是我的瞎想瞎说。既然说“瞎”,那么就说明是自己闭着眼睛意会的,没有什么根据。
关注微信公证号:浅山笔记
曹利君非小说《猫不猫冬》系列
·猫不猫冬(1~4)
·你不看我看(5~8)
·人是一样的(9~12)
·隔~~空喊话(13~16)
·请按照当前道路直行(17~20)
·终于来电话了(21~24)
·今夜你会不会来(25~28)
·原来如此(29~32)
·政府(33~36)
·红衣女人(37)
·红与青蓝(38~40)
·警告(41~44)
·地灯(45~48)
·还有故事(49~52)
·所谓生活就是拜你所赐(53~56)
·来了(57~60)
·如影随形(61~64)
·打包吧(65)
·都有面子(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