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师语言文字表达与应用》第三章

(2017-05-10 10:38:39)

第三章 教师口语表达技能基础

 

本章内容:

一、理论知识篇

1.语音概说

2.发声原理与科学发声训练

二、普通话实践篇

3.普通话的学习与测试(重点)

 

一、理论知识篇

 

第一节 语音概说

我们的声音从何而来?(语音知识)

怎样的声音是美丽之声?(教师声音美标准)

一、 语音的性质

什么叫语音?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是语言的意的载体,它是人类发出的、用于表示意义进行交际的声音。

     它具有物理属性、生理属性以及社会属性。

 

物理基础:

1、音高: 指声音的高低,决定于声波的频率。

2、音强: 指声音的强弱,是由声波的振幅大小决定的。

3、音长: 指声音的长短,即声音的时值。

4、音色: 也叫音质或音品,是指声音的特色和本质。

生理属性(图片)

 

发声器官与发声原理

1、动力系统:

   动力系统指的是为人体发音提供动力的系统,主要由肺、气管、胸廓、腹肌等器官和相关肌肉组成。

 

2、声源系统:

   主要是指喉和声带,由肺呼出的气流经过气管通过喉部时,处于喉部的声带可以在气流的作用下产生振动,发出声音。

3、共鸣系统:

   人的共鸣系统主要包括胸腔、气管;喉腔、咽腔、口腔和鼻腔(包括鼻窦、蝶窦、额窦)等器官。主要起扩大和美化声音以及参与语音材料制作的作用。

 

4、吐字成音系统:

   成音系统主要包括唇、舌、齿、腭等咬字器官。这些器官的活动改变了口腔的形状并对呼出气流造成各种阻碍从而形成了可以表示一定意义的语音。

 

社会属性

人类的语音是人们在社会群体使用中约定俗成固定下来的,含有一定意义、作为意义的载体而起交际作用的声音。这也就决定了语音具有社会属性,也是语音区别自然界其他声音的最根本的性质。

 

二、教师的声音美

(一)普通话是教师的职业工具

(二)教师声音美的标准

         语音规范

         语音清晰:吐字的基本要求可以概括为:

      准确、清晰、圆润、集中、流畅

         语流流畅:思辨、语调

         语速适宜:150-190

         响度适中:不宜过低、过高、过亮、过柔

         声音变化:适当调整音量、音调、音速、以情感人

 

第二节  科学发声训练与嗓子保健

 

一、科学发声训练

1、气息训练

2、声带训练

3、共鸣训练

4、吐字训练

 

1、气息训练(几种常用方法)

闻花香

         [训练设计 

         请想象有一盆米兰或腊梅,幽幽的清香向你阵阵袭来,你柔和地、不出声地用深呼吸嗅着花香——胸部极力扩张,小腹尽量收缩,让浓郁的香气一直吸到肺的底部。

吹手心

         [训练设计]

         有如做气功那样站立,腿微微叉开,肩松头正,目平视,手臂前伸,掌心朝自己面部,用胸腹联合呼吸法作深呼吸,呼吸时徐缓均匀地吹着吐出气息,使手掌心不明显感到气流吹来。

狗喘气

         [训练设计]

         先作几次深呼吸,然后作几次快速的浅呼吸,使肌肉群兴奋起来。接着,用小腹(不是胸腔)快速的收缩、扩张方式喘气,先慢后快,直至快而均匀地起来。

气息操

         [训练设计]

         双目微闭,站立为宜。自练时心中默念口令;集体练由一人领操。共十节:快吸快呼——慢吸慢呼——快吸慢呼——慢吸快呼——深吸浅呼——浅吸深呼——鼻吸鼻呼——口吸口呼——鼻吸口呼——口吸鼻呼。

 

气推声

         [训练设计]

     吸足气——用吹方式发“u”

         吸足气——用叹气的方式发“u”

         吸足气——用咳嗽方式发“u”

     吸气数一、二、三、四┈┈十

         吸气数一二、三四、五六┈┈九十

         吸气数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吸气数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气声数数

         [训练设计]

         先吸组一口气,屏息数秒,然后用低微、均匀并带有气息的声音(如说悄悄话那样)数1——100,中间不换气。

普通话口部操训练

         开。打开口腔,提颧肌、开牙关、松下巴。

         喷。双唇紧闭,突然打开,力量往唇中部集中。

         咧。先把唇撅拢,然后尽量咧开。

         撇。双唇紧闭,撮起来,向左右撇。

         绕。撮唇绕圈。

         刮。刮舌。

         弹。弹舌。(此节可换成,即舌头后缩)

         顶。以舌顶两腮。

         转。舌围口转。

         立。舌左右立。

打开口腔的练习

         来龙去脉   来日方长   狼狈不堪   浪子回头  牢不可破   老当益壮   老生常谈   雷厉风行 冷嘲热讽   两袖清风   量力而行   燎原烈火 龙腾虎跃   包罗万象   超群绝伦   刀山火海 道貌岸然   调兵谴将   泛滥成灾   光明磊落

 

2、声带训练

1)清晨吊嗓子

2)改善音色练习

         a,达到闭音稍开

           安宁  傲气  奥秘  八股  拔河 来去

         b,达到开音稍闭

           技法  机械  巨大  苦熬  抵挡 提拔

         c,达到后音稍前

           提高  难过  鼻孔  帝王  笔触  实况

         d,达到前音稍后

           刚毅  告诫  戈壁  谷雨  帮办  可以

 

3、共鸣训练

放松喉头,用哼哼音唱歌

学鸭叫,声发gaga

学牛叫,声发eng

学汽笛鸣声,发di

4、吐字训练

出字:声母发音要准确有力

立字:韵腹发音要拉开立起

归音:韵尾发音干净利落

      广guang(上声)江jiang(阴平)

选择标准的普通话语音资料进行模仿训练

 

二、嗓子保健的一般常识

         总的原则:要积极的保护,而不要消极的保护。

1、用声适度是嗓音使用的基本原则。

2、发声方法科学是嗓音保健的重要条件。

3、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嗓音保健的积极措施。

 

 

第三节 普通话的学习与测试

一、普通话概说

1、什么是普通话?

  指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2、现代汉语七大方言区

  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粤方言

3、普通话的推广

 

二、普通话训练基础(参考书目:现代汉语)

声韵调与普通话中的音变

(一)普通话语音的三大部分:声母、韵母、声调

    普通话的音节一般由声母、韵母、声调三部分构成。一般说来,一个汉字的读音就是一个音节。它是由14个音素组成的。声母是音节的起始部分。普通话有22个声母,其中21个由辅音充当,此外还包括一个零声母(零声母也是一种声母)。

    声母后面的部分是韵母,普通话有39个韵母,其中23个由元音充当,16个由元音附带鼻辅音韵尾构成。因此,普通话的韵母是由元音或以元音为主要成分构成的。

    声调是指一个音节发音时的高低升降,声调主要是音高变化现象。

 

声母

  普通话的声母按照发音部位可以分为7类:

 1)双唇音有3个(bpm);

 2)齿唇音有1个(f);

 3)舌尖前音有3个(zcs);

 4)舌尖中音有4个(dtnl);

 5)舌尖后音有4个(zhchshr;

 6)舌面前音有3个(jqx);

 7)舌面后音有3个(gkh)。

 

    普通话的声母按照发音方法可以分为5类:

 1)塞音有6个(bpdtgk);

 2)鼻音有3个(mnng,其中只有mn作声母);

 3)擦音有6个(fhxshsr);

 4)边音有1个(l);

 5)塞擦音有6个(jqzhchzc)。

  普通话的声母按照发音时声带振动与否又可分为清音、浊音两类。普通话声母中除了mnlr为浊音外,其余都是清音。

  通常被大家称为“零声母”的音节,也就是没有辅音声母的音节,例如“安”(ān),这个字音不是辅音开头,而是用元音a开头的,这样的音节就是“零声母”音节。

 

b:宝贝  冰雹  卑鄙  辨别  奔波  禀报   褒贬

 

p:批评  偏僻  乒乓   匹配  澎湃  偏旁   枇杷

 

m:秘密  埋没  麦苗  命脉  眉毛  弥漫  牧民

 

f:芬芳  发奋  仿佛  肺腑  非法  吩咐  丰富

 

d:大地  单独  道德  电灯  等待  蹲点   颠倒

 

t:铁塔  体坛  探讨  吞吐  梯田  天堂  淘汰 

n:奶牛  男女  恼怒  能耐  扭捏  忸怩 

 

l:流利  嘹亮  浏览  冷落  玲珑  劳累

 

g:观光  梗概  尴尬  国歌  桂冠  瓜葛

 

k:开垦  慷慨  苛刻  可靠  刻苦  宽阔

 

h:花卉  横祸  浩瀚  航海  绘画  黄河   

 

舌面前部抵住或接近硬腭前部。不要读成尖音(把声母读成z c s

         j:军舰  捷径  焦急  讲解  坚决  简介  经纪  究竟

         q:秋千 崎岖  弃权  铅球  亲戚  轻巧  蜷曲  请求

         x:习性  虚心  详细  新鲜  闲暇  行星   休息  相信

 

z c s:舌尖轻轻抵住或接近齿背,音色单纯而清晰,平舌,要截然区分于翘舌音 zh ch sh

         z:藏族  祖宗  自尊  造作  栽赃  宗族  罪责  走卒

 

         c:从此  粗糙  草丛  摧残  猜测  曹操  参差  苍翠

 

         s:洒扫  色素  思索  松散  诉讼  琐碎  僧俗  搜索

 

声母诗

      m

     子 夜 久 难 明,

     l

     喜 报 东 方 亮。

     sh g  p

     此 日 笙 歌 颂 太 平,

     zh  ch

     众 口 齐 欢 唱。

 

 

韵母

普通话有39个韵母,其中23个由元音充当,16个由元音附带鼻辅音韵尾构成。按韵母的结构特点,一般把韵母分为三类,即:单韵母、复韵母、鼻韵母。

 

韵母的分类

 

第一类是单韵母:由单纯元音构成的韵母叫单韵母。普通话有10个单韵母,其中舌面单元音韵母有7个,它们是:aoe、ê、iu、ü。特殊元音韵母有3个,它们是:-i()(自私)、-i(后)(知识)、er

韵母的分类

 

第二类是复韵母:复韵母是由复合元音充当韵母。复合元音是由一串元音音素复合而成的,从听觉上已经复合成一个固定的音组。普通话中复韵母有13个。复韵母按主要元音所处的前后位置的不同可分为:

前响复韵母、后响复韵母、中响复韵母。

前响复韵母指主要元音在前的复韵母,有4个:aieiaoou

后响复韵母指主要元音在后的复韵母,有5个:iaieuauo、üe

中响复韵母指主要元音位居中间的韵母,有4个:

iaoiouuaiuei

 

第三类是鼻韵母:

  以鼻辅音nng作为韵尾的韵母叫鼻韵母。通话中鼻韵母共有16个,分两种。

一种是带舌尖鼻音n的叫前鼻韵母,有8个: anianuan、üaneninuen、ün;

另一种带舌根鼻音ng的叫后鼻韵母,有8个:angianguangenginguengongiong

 

韵母的结构(重点)

  韵母的内部结构可以分为三部分:

韵头(只有 iu、ü三个 )、

韵腹(一般由 aoe 、ê充当 )、

韵尾(韵头韵腹后面就是韵尾,如iu )。

如韵母iao,其中的i叫韵头,也叫介音;a叫韵腹;o叫韵尾。韵腹是韵母中的主要成分,发音时开口度较大,声音最响亮。

  但并不是每个韵母都具备韵头、韵腹、韵尾这三部分。有的只有韵头和韵腹,如韵母iauo、üe,其中的iu、ü是韵头,ao、ê是韵腹;有的只有韵腹和韵尾,如韵母aieiaoen,其中的aeae是韵腹、韵腹后面的为韵尾;而单韵母只有韵腹,没有韵头和韵尾。

 

韵母的练习

 

韵母对比练习
ei-en

美味měiwèi—门卫ménwè    备至bèizhì—本质běnzhì

飞沫fēimò—粉末fěnmò    废除fèichú—粪除fènchú

培土péitǔ—喷吐pēntǔ     肥效féixiào—分校fēnxiào

内讧nèihònɡ—嫩红nènhónɡ   黑市hēishì—恨事hènshì
uei-uen

规范ɡuīfàn—滚翻ɡǔnfā  桂竹ɡuìzhú—滚珠ɡǔnzhū

魁首kuíshǒu—困守kùnshǒ 会试huìshì—婚事hūnshì

晦暗huì‘àn—昏暗hūn'à   水路shuǐlù—顺路shùnlù

吹风chuīfēnɡ—春风chūnfēnɡ

追叙zhuīxù—准许zhǔnxǔ

 

韵母相连练习
ei-en

    北辰běiché  贼人zéiré    费神fèishé 

    泪痕lèihé   悲愤bēifè    黑人hēiré 

    谁人shéiré  飞身fēishēn
en-ei

    门类ménlè   审美shěnmě   分袂fēnmè  

    纷飞fēnfē   分贝fēnbè    门扉ménfē   

    门楣ménmé   本位běnwèi
uei-uen

    围困wéikù   惠存huìcú    归顺ɡuīshùn

    亏损kuīsǔ   慰问wèiwè    鬼魂ɡuǐhú   

    鬼混ɡuǐhù   闺阃ɡuīkǔn
uen-uei

    昏睡hūnshuì   春晖chūnhuī    顺嘴shùnzuǐ

    尊贵zūnɡuì    吨位dūnwè    论罪lùnzuì     

    纯粹chúncuì   浑水húnshuǐ

 

 

声调

      普通话声调有四种基本调值,可以归并为四个调类。根据古今调类演变的对应关系,定名为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具体描写如下:

1.阴平。高而平,叫高平调。发音时由5度到5度,简称55。例字:妈、督、加、先、通。

2.阳平。由中音升到高音,叫中升调。由3度到5度,简称35。例字:麻、毒、荚、贤、铜。

3.上声。由半低音降到低音再升到半高音,叫降升调。由2度降到1度,再升到4度,简称214。例字:马、赌、甲、显、桶。

4.去声。由高音降到低音,叫全降调。由5度到1度,简称51。例字:骂、度、价、县、痛。

 

五度标记法

《教师语言文字表达与应用》第三章《教师语言文字表达与应用》第三章

五度标记法是用五度竖标来标记调值相对音高的一种方法。

 

 

声调的练习

1、调值练习

    一 姨 乙 艺 yī  yí  yǐ  yì
 
辉 回 毁 惠 huī huí huǐ huì
 
风 冯 讽 奉 fēng féng fěng fèng
 
飞 肥 匪 费 fēi féi fěi fèi
 
通 同 桶 痛 tōng tóng tǒng tòng
   
中华有志 zhōng huá yǒu zhì
   
坚持改进 jiān chí gǎi jìn
   
中华伟大 zhōng huá wěi dà
   
千锤百炼 qiān chuí bǎi liàn
   
光明磊落 guāng míng lěi luò
   
花红柳绿 huā hóng liǔ lǜ

 

2、声调综合练习

  分工、招生、轮流、言行、转播、爬山、象征、外观、坦白、口才、访问、幻想、蓝天、左右、支持、来宾、统筹、反常、注意、批评、同乡、特征、驾驶、欢迎、敏捷、感受、购买、普通、指南、构思、自发、问题、指标、紧急、时光、航空、场面、调查、创举、宣传、记者、录音、统一、稿件、领会、每天、广西、并且、解说、汉语、飞机、统治、严格、冲锋、

 

(二)普通话中的音变

上声变调

           在语流中,音节连续发音时,由于邻近音节声调的相互影响,有些音节的声调起了一定的变化,而与单字调值不同,这种变化就叫做变调

                   例如:组长——族长

       变调多数是受后一个音节声调影响引起的。普通话里最常见的变调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普通话上声字除单念或在词尾、句尾时声调不变外,其他情况都要发生变化。可以说上声字声调的变化最大最多,它在与其他音节结合时,不是丢掉下降的部分,就是失掉上升的部分。

 

《教师语言文字表达与应用》第三章《教师语言文字表达与应用》第三章

 

 

1)两个上声字相连(35阳平+214上声)

  奖赏  首长  反省   美好  领导  了解

       小姐  许久  口语   旅馆  粉笔  舞蹈

       冷饮  举止  采访   保险  雨伞  捆绑

 

2)三个上声字相连,可以根据词语含义适当分组:

             单双格(211+35+214

               双单格(35+35+214

            手写体     展览馆     勇敢者     演讲稿

            打靶场     纸老虎     老保守     小拇指

            李厂长     撒火种     跑马场     好领导

 

2.上声在非上声(阴平、阳平、去声)前面,变为半上,调值由214变为21211);在原为非上声改读轻声的字音前,变调情况也相同。

 

1)在阴平前:

      北京  统一  首都  奖杯  普通  始终

           产生  体操  指挥  凯歌  许多

 

2)在阳平前:

      海洋  祖国  讲台  主持  语言  坦白

           演员  彩虹  简洁  朗读  语流  口型  

3)在去声前:

      感谢   广大   美术  土地    鼓励    美貌

           体制   肯定   引力   口味   坦率    举办

4)在轻声前:(211

           打听   眼睛   本钱   老婆   脑袋   本事

 

的变读

1的变调

 

1单念或用在词句末尾,以及在序数中声调不变,念阴平。如:

统一、单一、年初一、第一届、一楼一号、六月一日、一一述说、天下第一、一五一十。

2在与亿、万、千、百等数量词组合时,处在开头的位置就要变调。如:

一百一十元、一万一千一百一十元、一亿人、

一千一百一十一点一斤、一亿一千一百一十万

 

3在去声音节前变阳平35调。如:

一半、一旦、一度、一共、一路、一样

 

4在阴平、阳平、上声前,调值变51。如:

一天、一家、一帮、一层、一行、一年、一本、一尺、一曲、一伙、一斤、一吨、一回、一枚

 

5在两个重叠动词之间变轻声。如:

笑一笑、说一说、洗一洗、看一看、尝一尝、闻一闻、试一试、

查一查、整一整、想一想。

 

2的变调

1在单念或处在词尾时按原调念去声。如:

不、决不、要不、行不。

2在去声字前变阳平35调。如:

不必、不要、不怕、不但、不大、不让、不会、不顾、不退、不利、不定、不断、不愧、不妙、不善、不去、不信、不像、不用、不对、不够。

 

3在阴平、阳平、上声字前变半去”53调。如:

  不听、不妨、不通、不该、不美、不灵、不佳、不争、不服、不足、不齐、不想、不甜、不真、不喊、不和、不熟、不匀、不改、不鲜、不仅

 

4处在两字中间或肯定否定连用时变轻声。如:

  说不说、肯不肯、干不干、来不来、疼不疼、

  去不去、好不好、走不动、说不清、对不起、

  差不多、用不上、挡不住、写不完、快不快、

  了不起、吃不下、很不错、拿不动、买不起

 

语气的变化

         是一个用来表示语气、增加感情色彩的叹词。它一般用在句头或句尾。用在句头的时候往往是单独念,不受任何音素的影响,读音是a[A]。声调可以根据感情的需要发生变化。如:

         啊!(ā)真伟大”“啊?(á)你没听清楚”“啊?(ǎ)原来是这样”“啊(à),怪不得。如果用在句尾常跟前面音节末尾的音素连读产生音变。如,音在下列情况下变化。

1、当前一个音节末尾的音素(有的是韵腹,有的是韵尾)是aoe、ê、i、ǖ时,变成“ya”,汉字写成。如:

要注意呀!真相爱呀!原来是他呀!好大的雨呀!

2、前一个音节的末尾音素是u(没有韵尾)或aoiao中的o时,变成“wa”,汉字写成。如 :

笑一笑哇!  真好哇!   你怎么还不走哇!

3、前一个音节的末尾音素是n时,变成“na”,汉字写成。如:

你看哪!   大家加油干哪!   有没有我的信哪!

4、前一个音节的末尾音素是ng时,变成“nga”,汉字写成。如:

大家一起唱啊!  你怎么不讲啊!    不行啊!

5、前一个音节的末尾音素是-i前时,变成“za”,汉字写成。如:

我去过一次啊!   真自私啊!   不行啊!

6、前一个音节末尾的音素是-i后时,变成“ra”。汉字写成。如:

老同志啊!    真及时啊!    你还不赶快吃啊!

 

轻声

         1、定义:轻声是一种特殊的音变现象。它都是由普通话的四声——阴平、阳平、上声、去声演变而来。

         因为长期处于口语轻读音节的位置,失去了原有声调的调值后,重新构成了自身特有的音高形式,听感上表现为轻短模糊。所以,我们把失去原有调值,读成又短又轻的调子叫轻声。

轻声的判断:

    普通话里大多数轻声词都同词汇、语法上的意义有密切的关系。下列成分一般都读轻声。

    ①语气词:说呀!形吗?好啦!走吧!

  报纸呢?下课了。

    ②助词: 他的书 红的花 好得很 慢慢地走 拿着 写了 看过 他们 咱们 人们 我们

    ③名词后缀:子、儿、头桌子 身子 屋子 儿子 房子 孩子 花儿 石头 前头 骨头 木头

    ④个别量词: 一个 每个

 

⑤名词后的方位词:上、下、里 书上 屋里 地下

  

⑥作补语的趋向动词 :上来 下去 爬上 坐下 跑出 拉开 抬起 走上来 跑下去 放进去 拿出来 带回去 找回来 开过来 飞过去 站起来

 

 ⑦叠音名词的末一音节: 妈妈 哥哥 爷爷 伯伯 奶奶 姐姐 爸爸 妹妹 弟弟

  

⑧重叠动词的末一音节: 说说 读读 看看 想想

  

⑨做宾语的人称代词:老师叫你  我找他

 

轻声词的一般规律

新词、科学术语一般没有轻声音节,口语中的

常用词 才有读轻声音节的。下面几种情况在普通话

中读轻声。

1、助词的、地、得、了、过和语气词吧、嘛、呢、啊等等。如:

愉快地、站着、算了、你吃饭了吧、他到哪儿去了呢?

2、叠音词和动词的重叠形式后面的字。如:

妈妈、弟弟和叔叔都来了、看看星星、读读小说。

研究研究、合计合计。

3、构词用的虚词素”“”“等等。如:

同志们、把孩子们叫过来、桌子上头有箱子。

但要注意实语素不能念轻声。如:原子、电子、中子、窝窝头。

4、用在名词、代词后面表示方位的语素或词有时读轻声。如:

桌子上、屋里、山上、树下、地底下。你从这边往那边走。

5、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表示趋向的来、去、下去等词。如:

你走过去把桌上的东西拿下来。

 

6、量词常读轻声。如,一个,几个。

 

7、有一大批常用的双音节词,第二个音节习惯上要读轻声。如:

大夫、玻璃、先生、歇息、窗户、明白、商量、秘书、打听。

         轻声练习

 

         他的师傅  关上抽屉   三个亲戚  

         知道消息  干净衣服   擦擦玻璃  

         天上星星  风筝飞吧   摔个跟头 

         谁的裙子  容易明白   什么毛病  

         葡萄甜吗  喜欢打扮   打个比方

 

儿化

儿化,是指一个音节带上卷舌动作,韵

母发生音变,成为卷舌韵母(儿化韵)。

要点:

 1指卷舌动作,

 2是说卷舌动作应柔软地融化在前一个音节上,

 3)儿化韵听觉上是一个音节。

  如:脸蛋儿、有点儿、味儿、倍儿棒

 

儿化韵的读音

1、音节末尾是aoeu、ê的韵母直接卷舌。如:刀把儿  bar  人家儿  jiar   山坡儿 por    方格儿  ger    台阶儿  jier 小刀儿  daor   小肚儿 dur

 

2、韵尾是in的,丢掉韵尾,主要元音卷舌。如:锅盖儿  gar   一块儿kuar  花篮儿 lar   笔尖儿jiar

 

3、韵尾是 i、ǖ的,主要元音仍由i、ǖ充当,在韵母后加er。如:小鸡儿  jier   玩意儿yier   有趣儿quer   金鱼儿 yuer

 

4、韵母是-i(前)、-i()的,儿化后韵母 -i(前)、-i()完全失去,声母直接与er相拼。如:瓜子儿 zer    没词儿 cer   树枝儿 zher   没事儿 sher

 

5、鼻韵母inun、ǖn儿化后失去n,加上er。如:听信儿  xier   没劲儿  jier    打盹儿 duer

 

6、韵尾是ng的,韵腹即主要元音带鼻音,发音时口腔鼻腔要同时共鸣,称做鼻化音并加上卷舌动作“r”。如:体形儿 xir    小名儿  mir     帮忙儿 mar      没声儿 sher

 

儿化的注音:

 一般情况下,对于儿化词的注音要求是:被儿化的音节保持原型不变,直接在其后面加注表示卷舌动作的符号“r”;专门用于指导发音的时候除外。

 

儿化词朗读练习

号码儿   戏法儿    在哪儿    找茬儿   打杂儿  

名牌儿   壶盖儿    老伴儿    蒜瓣儿   雨点儿

栅栏儿   门槛儿   掉价儿     照片儿   冒尖儿  

鼻梁儿   麻花儿   拐弯儿     酒盅儿   口罩儿

饭馆儿   杂院儿   哥们儿   纳闷儿   提成儿  

走味儿   记事儿   送信儿   脚印儿    绝招儿

旦角儿   围嘴儿   钢蹦儿   针鼻儿   肚脐儿  

花瓶儿   合群儿   蛋清儿   儿媳妇儿  加油儿

 

绕口令练习:

 

进了门儿,倒杯水儿,喝了两口运运气儿。

顺手拿起小唱本儿,唱一曲儿,又一曲儿,

练完了嗓子我练嘴皮儿。

绕口令儿,练字音儿,还有单弦儿牌子曲儿。

小快板儿,大鼓词儿,又说又唱我真带劲儿!

 

 

下面部分听录音学习

然后进入普通话试题分析练习阶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